華文網

容客KOL熱議:思域“秒天秒地”,為何卻五菱宏光“秒”了?

最近,思域已經從一款車變成了一個梗,雖然“秒天秒地秒空氣”引發了群嘲,但思域的熱度卻日漸高漲。隨著事件幾經發酵,思域以及思域車主已被推到風口浪尖。

針對本次事件,有人說,“秒天秒地”的思域目的是通過新穎的宣傳方式博人眼球;也有人說,這只是車主的自發行為,廠家也是無辜的受害者。對此,容客平臺的KOL們有何高見?

參與本期容客觀討論的嘉賓:

大家車言論 顏宇鵬

華山論劍V、汽車女記者 黃少華

SUV大百科 雲鵬

汽車葫蘆圈 鐘昆

不二車 吳才剛

汽車大內零零扒 薛冰

汽車有文化 周海濱

如何看待思域引發的社會現象?

最近,南京一個十代思域的群聊天記錄讓全國思域車主背了鍋。各種性能車、超跑都在馬路上尋找思域並發起挑戰,一時間,網上充斥著大量火藥味極濃的飆車視頻,吃瓜群眾看得津津有味,無辜的思域車主卻萬分無奈。對於思域引發的社會現象,容客平臺的KOL們,你怎麼看?

顏宇鵬

黃少華

第十代思域上市後一直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據說現在買車還要加價,而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動力。可以說,

思域的車主應該是比較年輕的,至少心態上年輕、愛玩,所以才有了各種車主群裡“秒天秒地”的做法。我認為這是一種車主的自發行為,估計車主和廠家也都沒有想到,最後會鬧成現在這樣。

雲鵬

簡而言之,就是幾個沒開過什麼好車的井底之蛙自信爆棚(也可能是在微信群裡開玩笑被別人當了真),

招致其他運動車車主群起攻之,讓其他思域車主莫名其妙背了黑鍋。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大家的參與感都很強,再加上同廠CR-V“機油量增多卻拒不召回”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一不小心就把車友們的憤怒引爆了。

鐘昆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的“馬6車主圍攻悍馬”事件。雖然熱度很高,但是對車型和汽車品牌的美譽度來說卻不是好事。事實上後來我在路上開車的時候遇到馬自達6的確都會敬而遠之一些,因為知道這款車的車主都“不好惹”。

思域的車主都屬於年輕時尚人群,有比較獨立甚至張揚的個性表達,在這次的思域“神車”話題熱點中無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實我認為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對錯,也就是年輕的思域車主對於自己愛車的一種喜愛表達而已,類似家長覺得自己的兒女是大明星一樣。但在中國社會崇尚低調、務實與謙虛的文化中,就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了,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吳才剛

在思域之前,飛度也是本田粉心中的神車,就連GK5、GK4之間也有互看不爽的陣營區分。只是之前這種激烈氛圍的營造大多集中在愛好者之間,這次思域群體的私下吹牛被刻意放大,形成更具輿論導向的事件。當然這也是口碑積累的結果,畢竟雪鐵龍C4L和比亞迪秦也搞過秒超跑的事件行銷,後續傳播就沒有這麼廣,只能說本田近年來在技術上的大躍進讓自身車迷過分膨脹,才有了如今被落井下石的局面。

薛冰

如果說思域的這個“秒天秒地秒空氣”真是東本解救CR-V的危機公關,那只能說明東本的公關公司屬於豬一般的隊友。思域並不是一款冷門車,因此它並不需要製造這種惡搞噱頭來博眼球。相反,這樣的惡搞,對於思域而言只會引發“正常人群”的反感。這無論對於思域的名聲還是本田的名聲來說,都是有害無益的。

更關鍵的是,這種“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大放厥詞,不切實際的秒殺一切,很容易引發“正常人群”的反感。當然,這種惡搞更不會絲毫減少人們對於本田1.5T發動機“產機油”的擔心。如果進一步“小人之心”一點,與其說這是東本的危機公關,倒不如說它更可能是競爭對手的惡搞。因為再傻的公關團隊,也不至於想出如此自擺烏龍的昏招來。

周海濱

我聽說,法拉利在找思域、布加迪在找思域、戰鬥機也在找思域,這是車型文化的體現,是好事。當然,公關的目的之一是要通過傳播溝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協調關係,達到優化社會心理環境的作用,從這點上考慮,公關在早期是應該涉足的。

思域VS五菱宏光待遇咋就差那麼多呢?

早在思域之前,五菱宏光就已是家喻戶曉的“神車”了。後者帶的梗更多,為何卻能讓群眾喜聞樂見、自發追捧,而思域收到則更多是負面效果?

顏宇鵬

這兩個事件最大的不同在於,五菱宏光整個過程只是自嘲自諷,自娛自樂,它並沒有樹敵,但你看看思域的整個傳播,幾乎每一個傳播點都是在樹敵,秒這個秒那個,於是整體上就呈現了負面的效果。

黃少華

五菱宏光的案例確實是汽車行業非常難得的現象級事件,這源於五菱自身策劃的一個“秋名山對比試駕”的活動,活動本身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之後網上出現了神車飛飆的視頻,讓人瞠目結舌,所以就有了百萬豪車掛五菱標的跟風現象,我覺得這種案例有些可遇不可求。思域與五菱最大的區別在於,五菱是口口相傳得來的名聲,而思域是車主自己“秒天秒地”,就容易讓人反感。

雲鵬

因為五菱宏光便宜呀,車主基本都是本分老實的小業主,再怎麼說也是勤勞致富的勞動階層,誰能恨得起來?而十幾萬的思域除了代步工具的角色外,還頂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謂“高性能”光環,本來就經不住推敲,再加上車主大多是“自帶爭議”的泛90後群體,很容易陷入被輿論群起攻之的局面。

鐘昆

五菱宏光的“神車”話題帶有調侃性,因為誰都知道一輛5萬元不到的麵包車除了拉貨也不能幹什麼了。這就跟做夢一樣,大家覺得那是假的所以不會怎麼在意。但思域卻跟五菱宏光不同,它具備一定的實力,或許部分思域車主真的覺得自己這輛愛車所向無敵。而車主一當真大家也就當真了,一輛15萬的車真的能夠秒掉50萬以內的所有車麼?都不說斯巴魯STI、野馬這些車,就連比亞迪秦思域也是跑不過的。正因為思域車主良好的自我感覺與實際情況不怎麼符合,所以引發了線民的圍攻。

吳才剛

五菱宏光代表的是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它封神的道路是以底層小人物逆襲的故事大綱演繹的,這是普通觀眾最喜歡的爆米花劇情。思域車主群體代表的雖然不是更具話題性的富二代,但過分吹捧加速性能和改裝潛力,很容易把他們和街頭小霸王聯繫到一起,而這部分人群在普遍範圍內是很難受到認可的。

薛冰

這個很好解釋。五菱宏光是真屌絲,它的某種逆襲反而容易獲得一些共鳴。就好像王寶強那樣。思域屬於不上不下而且競品如林的車型。再加上新一代思域上市後一直在標榜它的動力性,而且這台發動機也確實是本田寄予厚望想重點推廣的方向。這本身就容易引發一些抵觸情緒。在這種輿論環境下,出現“秒天秒地秒空氣”這種近乎“傻缺”的極端言論,觸發人們的反感情緒,成為“負面事件”是理所當然的。

周海濱

思域這次是網路狂歡,網路時代的特點,雖有負面調侃,但蘊含著正面認可。五菱宏光則是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一些路況下,五菱宏光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捧殺出來的。

給東風本田支一招

如果您是東風本田的公關,您覺得怎麼做能扭轉目前的局面?

顏宇鵬

我覺得這事說起來也要批評東本,也包括本田的公關吧。一直以來,思域都帶有很強的運動DNA,但它在中國沒有做過任何這方面的傳播,因此使得這些本田車迷都憋著一股勁,很想去給自己的愛車呈現這方面的個性。廠家其實應該在接下來立足長遠,做更多真正的良性的運動DNA的打造和輿論引導。

黃少華

這是個很難的問題,畢竟,這是車主自發的行為,公關部能做的,我覺得是發個倡議書,同時可以針對思域車主對於極限駕駛的熱愛,組成官方的車主俱樂部或者駕駛訓練營,優勝者可以與一些知名賽車手進行互動,從而改變關注點。同時組織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任何時候,做好事都是正確的選擇。

鐘昆

其實完全可以因勢利導,把現在自發性的輿論熱點引導到東風本田想要的路上來。比如直接做一場思域車主的改裝大賽,把全球範圍內的比如日本、歐洲與北美的思域車主也請來,搞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思域大會,一方面可以展現思域在賽車運動領域深厚的沉澱;另外也可以讓思域的車主看一下真正的改裝和賽車文化是怎麼樣的。相信真正見多識廣的人,就不會輕易說出一些衝動的話了。

吳才剛

如今靠負面訊息成為當紅炸子雞,會讓思域銷量打折、加價減少嗎?我看並不能有這樣的結果。所以東風本田沒有引導輿論的必要性,甚至是樂見其成的令其促進外界對本田技術的肯定,順帶給焦頭爛額的CR-V擋槍。

薛冰

有一句話,叫越描越黑。對於這種惡搞形成的負面影響,如果確實不是東本所為,那麼最好的辦法還是冷處理。各種解釋和辯解都是於事無補的。就好像CR-V的“產機油”,越解釋越是提高這一事件的知名度,越是坐實了此事。

周海濱

一個概念,一個短暫過渡時期,成功的企業對於危機公關有很多高明的計謀,這些計謀就是危機公關的“陰謀”。我覺得無需扭轉,這是思域車主自信的體現,而網上的文章則是自媒體追求流量的洗稿行為,不足為慮。而且,這個事情已經過氣了,不是熱點。

我覺得東本公關可以借此認識到“新聞群組”的作用。新聞群組中聚集著有共同主題的公眾,他們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評論和分析。新聞群組可以建立和鞏固組織與受眾的關係、開展公關所需的市場調查研究、通過資訊監測,可以進行危機預防與控制。目前新聞群組已成為國際公關界交流中最重要的一個管道。

品牌銷量會受影響嗎?

去年,東風本田在先後兩次上調銷量目標的情況下,依然超額完成任務,實現同比增長25.3%,讓不少處於低迷期的車企羡慕不已。然而,2018年開年,東風本田卻接連遭遇了當家車型CR-V“機油門”和思域被黑兩檔糟心事,您認為這會影響品牌形象和今年的銷量嗎?

顏宇鵬

我認為銷量肯定是會有短期影響的,尤其像CR-V這種明顯的品質問題,肯定在這一兩個月會影響到銷量。至於品牌,我一直覺得東本就是一個不做品牌的企業,純粹是靠產品在打市場的。所以,如果這個事件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對他們也是一種警示吧。

黃少華

我覺得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是呈現出波浪型的發展走勢,有波峰有波谷,這幾年本田系產品發力,無論東風本田還是廣汽本田都發展很好。最近,東風本田確實遇到了一些麻煩,我覺得這也是快速發展的“後遺症”,需要企業加以重視。在快速發展之後,提升經銷商的服務能力等體系能力。只有這樣,企業才有進一步發力的基礎。

雲鵬

說沒影響是不可能的,關鍵看這事兒的熱度能持續多久,後續會不會繼續升級。畢竟誰也不想高高興興買輛新車,卻遭受莫名其妙的非議甚至挑釁。

鐘昆

我認為應該不會,相反有關注才有話題。最近這些都是一些小插曲,並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真正硬傷。本田是一個靠技術起家的品牌,其發展節奏一直比較穩健。其實我更關心的是在未來新能源成為趨勢的背景下,這個“技術宅男”品牌怎樣去完成自我的革新。

吳才剛

現階段中國消費者具有較強的跟風勢頭,喜歡追漲,忘性大的同時還總抱著僥倖心理,所以大眾汽車才能在這裡橫行無阻。如今東風本田就是行走在浪尖的弄潮兒,連續兩款熱賣車型讓它絲毫不用為銷量擔憂,稍微在產能和終端價格上給予傾斜,就能將消費者玩弄在股掌之間,至於後續故障不斷對品牌的損害嘛……都是本田粉,能理解和包容的。

薛冰

個人認為,思域的“秒天秒地秒空氣”,更多是一些情緒性的影響,倒不至於波及銷量。當然,對於品牌形象,或多或少會有傷害,但也不是致命的。倒是最近愈演愈烈的1.5T“產機油”事件,如果問題解決不好的話,它的“後勁兒”可能會很大。也就是,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臺本田1.5T發動機存在設計缺陷,作為車主還需要時不時查看機油如此累心的話,在最終選擇時用腳投票是很有可能的。

周海濱

我覺得“思域秒天秒地秒空氣”,不會影響到今年的銷量和品牌,相反會強化。

結語

思域之所以能引發一種社會現象,主要原因是它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而再多惡搞和“挑釁”都是短暫的,正如容客平臺的KOL們所說,東風本田應將目光放長遠,因勢利導,讓產品的運動DNA更加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品牌決不能抱有用思域現象掩蓋CR-V“機油門”的心態。俗話說品質無小事,更何況出問題的還是品牌的主銷產品。東風本田乃至本田都應該認真反思,彌補過失,不要讓喜愛本田技術的車迷們失望。

思域的車主都屬於年輕時尚人群,有比較獨立甚至張揚的個性表達,在這次的思域“神車”話題熱點中無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實我認為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對錯,也就是年輕的思域車主對於自己愛車的一種喜愛表達而已,類似家長覺得自己的兒女是大明星一樣。但在中國社會崇尚低調、務實與謙虛的文化中,就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了,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吳才剛

在思域之前,飛度也是本田粉心中的神車,就連GK5、GK4之間也有互看不爽的陣營區分。只是之前這種激烈氛圍的營造大多集中在愛好者之間,這次思域群體的私下吹牛被刻意放大,形成更具輿論導向的事件。當然這也是口碑積累的結果,畢竟雪鐵龍C4L和比亞迪秦也搞過秒超跑的事件行銷,後續傳播就沒有這麼廣,只能說本田近年來在技術上的大躍進讓自身車迷過分膨脹,才有了如今被落井下石的局面。

薛冰

如果說思域的這個“秒天秒地秒空氣”真是東本解救CR-V的危機公關,那只能說明東本的公關公司屬於豬一般的隊友。思域並不是一款冷門車,因此它並不需要製造這種惡搞噱頭來博眼球。相反,這樣的惡搞,對於思域而言只會引發“正常人群”的反感。這無論對於思域的名聲還是本田的名聲來說,都是有害無益的。

更關鍵的是,這種“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大放厥詞,不切實際的秒殺一切,很容易引發“正常人群”的反感。當然,這種惡搞更不會絲毫減少人們對於本田1.5T發動機“產機油”的擔心。如果進一步“小人之心”一點,與其說這是東本的危機公關,倒不如說它更可能是競爭對手的惡搞。因為再傻的公關團隊,也不至於想出如此自擺烏龍的昏招來。

周海濱

我聽說,法拉利在找思域、布加迪在找思域、戰鬥機也在找思域,這是車型文化的體現,是好事。當然,公關的目的之一是要通過傳播溝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協調關係,達到優化社會心理環境的作用,從這點上考慮,公關在早期是應該涉足的。

思域VS五菱宏光待遇咋就差那麼多呢?

早在思域之前,五菱宏光就已是家喻戶曉的“神車”了。後者帶的梗更多,為何卻能讓群眾喜聞樂見、自發追捧,而思域收到則更多是負面效果?

顏宇鵬

這兩個事件最大的不同在於,五菱宏光整個過程只是自嘲自諷,自娛自樂,它並沒有樹敵,但你看看思域的整個傳播,幾乎每一個傳播點都是在樹敵,秒這個秒那個,於是整體上就呈現了負面的效果。

黃少華

五菱宏光的案例確實是汽車行業非常難得的現象級事件,這源於五菱自身策劃的一個“秋名山對比試駕”的活動,活動本身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之後網上出現了神車飛飆的視頻,讓人瞠目結舌,所以就有了百萬豪車掛五菱標的跟風現象,我覺得這種案例有些可遇不可求。思域與五菱最大的區別在於,五菱是口口相傳得來的名聲,而思域是車主自己“秒天秒地”,就容易讓人反感。

雲鵬

因為五菱宏光便宜呀,車主基本都是本分老實的小業主,再怎麼說也是勤勞致富的勞動階層,誰能恨得起來?而十幾萬的思域除了代步工具的角色外,還頂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謂“高性能”光環,本來就經不住推敲,再加上車主大多是“自帶爭議”的泛90後群體,很容易陷入被輿論群起攻之的局面。

鐘昆

五菱宏光的“神車”話題帶有調侃性,因為誰都知道一輛5萬元不到的麵包車除了拉貨也不能幹什麼了。這就跟做夢一樣,大家覺得那是假的所以不會怎麼在意。但思域卻跟五菱宏光不同,它具備一定的實力,或許部分思域車主真的覺得自己這輛愛車所向無敵。而車主一當真大家也就當真了,一輛15萬的車真的能夠秒掉50萬以內的所有車麼?都不說斯巴魯STI、野馬這些車,就連比亞迪秦思域也是跑不過的。正因為思域車主良好的自我感覺與實際情況不怎麼符合,所以引發了線民的圍攻。

吳才剛

五菱宏光代表的是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它封神的道路是以底層小人物逆襲的故事大綱演繹的,這是普通觀眾最喜歡的爆米花劇情。思域車主群體代表的雖然不是更具話題性的富二代,但過分吹捧加速性能和改裝潛力,很容易把他們和街頭小霸王聯繫到一起,而這部分人群在普遍範圍內是很難受到認可的。

薛冰

這個很好解釋。五菱宏光是真屌絲,它的某種逆襲反而容易獲得一些共鳴。就好像王寶強那樣。思域屬於不上不下而且競品如林的車型。再加上新一代思域上市後一直在標榜它的動力性,而且這台發動機也確實是本田寄予厚望想重點推廣的方向。這本身就容易引發一些抵觸情緒。在這種輿論環境下,出現“秒天秒地秒空氣”這種近乎“傻缺”的極端言論,觸發人們的反感情緒,成為“負面事件”是理所當然的。

周海濱

思域這次是網路狂歡,網路時代的特點,雖有負面調侃,但蘊含著正面認可。五菱宏光則是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一些路況下,五菱宏光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捧殺出來的。

給東風本田支一招

如果您是東風本田的公關,您覺得怎麼做能扭轉目前的局面?

顏宇鵬

我覺得這事說起來也要批評東本,也包括本田的公關吧。一直以來,思域都帶有很強的運動DNA,但它在中國沒有做過任何這方面的傳播,因此使得這些本田車迷都憋著一股勁,很想去給自己的愛車呈現這方面的個性。廠家其實應該在接下來立足長遠,做更多真正的良性的運動DNA的打造和輿論引導。

黃少華

這是個很難的問題,畢竟,這是車主自發的行為,公關部能做的,我覺得是發個倡議書,同時可以針對思域車主對於極限駕駛的熱愛,組成官方的車主俱樂部或者駕駛訓練營,優勝者可以與一些知名賽車手進行互動,從而改變關注點。同時組織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任何時候,做好事都是正確的選擇。

鐘昆

其實完全可以因勢利導,把現在自發性的輿論熱點引導到東風本田想要的路上來。比如直接做一場思域車主的改裝大賽,把全球範圍內的比如日本、歐洲與北美的思域車主也請來,搞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思域大會,一方面可以展現思域在賽車運動領域深厚的沉澱;另外也可以讓思域的車主看一下真正的改裝和賽車文化是怎麼樣的。相信真正見多識廣的人,就不會輕易說出一些衝動的話了。

吳才剛

如今靠負面訊息成為當紅炸子雞,會讓思域銷量打折、加價減少嗎?我看並不能有這樣的結果。所以東風本田沒有引導輿論的必要性,甚至是樂見其成的令其促進外界對本田技術的肯定,順帶給焦頭爛額的CR-V擋槍。

薛冰

有一句話,叫越描越黑。對於這種惡搞形成的負面影響,如果確實不是東本所為,那麼最好的辦法還是冷處理。各種解釋和辯解都是於事無補的。就好像CR-V的“產機油”,越解釋越是提高這一事件的知名度,越是坐實了此事。

周海濱

一個概念,一個短暫過渡時期,成功的企業對於危機公關有很多高明的計謀,這些計謀就是危機公關的“陰謀”。我覺得無需扭轉,這是思域車主自信的體現,而網上的文章則是自媒體追求流量的洗稿行為,不足為慮。而且,這個事情已經過氣了,不是熱點。

我覺得東本公關可以借此認識到“新聞群組”的作用。新聞群組中聚集著有共同主題的公眾,他們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評論和分析。新聞群組可以建立和鞏固組織與受眾的關係、開展公關所需的市場調查研究、通過資訊監測,可以進行危機預防與控制。目前新聞群組已成為國際公關界交流中最重要的一個管道。

品牌銷量會受影響嗎?

去年,東風本田在先後兩次上調銷量目標的情況下,依然超額完成任務,實現同比增長25.3%,讓不少處於低迷期的車企羡慕不已。然而,2018年開年,東風本田卻接連遭遇了當家車型CR-V“機油門”和思域被黑兩檔糟心事,您認為這會影響品牌形象和今年的銷量嗎?

顏宇鵬

我認為銷量肯定是會有短期影響的,尤其像CR-V這種明顯的品質問題,肯定在這一兩個月會影響到銷量。至於品牌,我一直覺得東本就是一個不做品牌的企業,純粹是靠產品在打市場的。所以,如果這個事件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對他們也是一種警示吧。

黃少華

我覺得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是呈現出波浪型的發展走勢,有波峰有波谷,這幾年本田系產品發力,無論東風本田還是廣汽本田都發展很好。最近,東風本田確實遇到了一些麻煩,我覺得這也是快速發展的“後遺症”,需要企業加以重視。在快速發展之後,提升經銷商的服務能力等體系能力。只有這樣,企業才有進一步發力的基礎。

雲鵬

說沒影響是不可能的,關鍵看這事兒的熱度能持續多久,後續會不會繼續升級。畢竟誰也不想高高興興買輛新車,卻遭受莫名其妙的非議甚至挑釁。

鐘昆

我認為應該不會,相反有關注才有話題。最近這些都是一些小插曲,並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真正硬傷。本田是一個靠技術起家的品牌,其發展節奏一直比較穩健。其實我更關心的是在未來新能源成為趨勢的背景下,這個“技術宅男”品牌怎樣去完成自我的革新。

吳才剛

現階段中國消費者具有較強的跟風勢頭,喜歡追漲,忘性大的同時還總抱著僥倖心理,所以大眾汽車才能在這裡橫行無阻。如今東風本田就是行走在浪尖的弄潮兒,連續兩款熱賣車型讓它絲毫不用為銷量擔憂,稍微在產能和終端價格上給予傾斜,就能將消費者玩弄在股掌之間,至於後續故障不斷對品牌的損害嘛……都是本田粉,能理解和包容的。

薛冰

個人認為,思域的“秒天秒地秒空氣”,更多是一些情緒性的影響,倒不至於波及銷量。當然,對於品牌形象,或多或少會有傷害,但也不是致命的。倒是最近愈演愈烈的1.5T“產機油”事件,如果問題解決不好的話,它的“後勁兒”可能會很大。也就是,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臺本田1.5T發動機存在設計缺陷,作為車主還需要時不時查看機油如此累心的話,在最終選擇時用腳投票是很有可能的。

周海濱

我覺得“思域秒天秒地秒空氣”,不會影響到今年的銷量和品牌,相反會強化。

結語

思域之所以能引發一種社會現象,主要原因是它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而再多惡搞和“挑釁”都是短暫的,正如容客平臺的KOL們所說,東風本田應將目光放長遠,因勢利導,讓產品的運動DNA更加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品牌決不能抱有用思域現象掩蓋CR-V“機油門”的心態。俗話說品質無小事,更何況出問題的還是品牌的主銷產品。東風本田乃至本田都應該認真反思,彌補過失,不要讓喜愛本田技術的車迷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