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股市學堂:如何收穫陽線?

(一)什麼是戰略視角

所謂戰略性,無非兩個方面:

一個是大時間尺度上,我認為未來10年是中國保險的大發展週期(其實過去10年也是。保險的大發展週期其實往往是40年左右。但這40年,

前面10年保險公司基本沒上市,最後10年保險股的發展被充分認識,也就沒什麼好說了。)

第二個是估值的空間上,市場長期對保險股的估值太低,過去5年,保險股的估值平均只有1EV,但EV平均增速達到20以上,這對持有者來說,每年妥妥的百分20的收益,這種大便宜哪裡找啊?(銀行理財4-5;股市長期回報8-10)。所以,我認為,保險股平均2EV,才是合理的估值。(主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保險股的各項假設非常保守---保守到不合理的保守。

如果再有一個,就是中國長期的經濟形勢在全世界的視角下,依然保持足夠穩健同時增速足夠快---很多人沒看懂中國的經濟。)

(二)1個月的預期沒有實現

這個月保險股總體走勢很一般,看了一下中國平安,是上漲的。其實中國太保H股也是上漲的,還有中國太平,人保也是上漲的。(太平和人保漲幅其實很好)。好吧,我重倉的新華保險H股是下跌的。

但其實跌幅有限。

下面這張圖是中國平安的:

(三)看月線,是到半空上看地面

很多人會捲入股市中,不可自拔。然後就去田裡拔小麥,以為這樣就能長高。

上面這張圖,我其實想給大家看的是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這半年的走勢。這半年,平安的股價基本上是沒漲的。

這個區域,我認為都是很好的買入的機會。是一個底部區域。只要這個區域買的,2017年都能收穫一根長陽線。

所以,當時買入中國平安,33買的,還是37買的,其實沒有區別。重要的是你買到了,而且買夠了。

再看一張圖。中國太平的。17年的時候,我說,20元以下的中國太平都極度低估。17年中國太平前面9個月,偶爾突破20元,大多時候都在20元以下。20元以下,包括16年,都是在底部區域運行。18個月。這18個月買的,

都是對的,都能收穫陽線。

(四)一葉能知秋嗎?

開門紅的話題從來沒有今年那麼熱過。5年前我開始關注,當時沒人討論;3年前我關注預售,當時還沒人關注。因為券商都知道,開門紅的新業務價值貢獻有限。

關於新業務價值增長的討論,有些人大有一葉知秋的討論方法。即便真的是冬天要來了,但這個冬天註定很快就冰融雪化,因為開門紅不夠紅的一個原因,是保監會在冰凍理財保險這個市場,

但大家忽略了一點,保監會還有一個5年計畫在那裡。有關,必然有開;有限制理財,就有推進保障性保險的銷售。保費是GDP增速的一倍,這個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五)近視眼看不清真實的世界

認為開門紅不行,保險就要進入冬天。顯然是近視眼,不瞭解保險新業務價值增長的動力

新業務價值,主要取決於兩個要素,代理人增長,保單利潤率。

1、代理人高增,新業務價值就能高增

2、保障型產品銷售多,新業務價值就能大幅增加

和其他保險公司走的路不太一樣,新華保險這幾年方式比較特殊。總保費下將,但提升了健康險。新華在2017年上半年個險代理人基本沒有新增的情況下,其健康險新單仍然逆勢增長達到43.9%,所以17年中期,新華依舊保證了新業務價值百分30的增速。

(六)低估是一個區域,持有是抱住下金蛋的鵝

怎樣收穫陽線?簡單就兩步:

第一,在底部區域買入。這個底部區域的判斷,就是股價的低估值區域。

第二,要收穫這個底部區域帶來的陽線,是上漲中拿住再拿住。有些人賺了三五次短差,高拋低吸,多賺了百分10,最後失去了百分100的漲幅。那是後話了,過一陣再談。(作者:流水白菜)

新業務價值就能高增

2、保障型產品銷售多,新業務價值就能大幅增加

和其他保險公司走的路不太一樣,新華保險這幾年方式比較特殊。總保費下將,但提升了健康險。新華在2017年上半年個險代理人基本沒有新增的情況下,其健康險新單仍然逆勢增長達到43.9%,所以17年中期,新華依舊保證了新業務價值百分30的增速。

(六)低估是一個區域,持有是抱住下金蛋的鵝

怎樣收穫陽線?簡單就兩步:

第一,在底部區域買入。這個底部區域的判斷,就是股價的低估值區域。

第二,要收穫這個底部區域帶來的陽線,是上漲中拿住再拿住。有些人賺了三五次短差,高拋低吸,多賺了百分10,最後失去了百分100的漲幅。那是後話了,過一陣再談。(作者:流水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