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樓夢》裡不但有曹雪芹童年回憶,更有成年後故地重遊的感受!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甯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

在家族沒落後遷居北京,開始寫作留有明顯南京風情的《紅樓夢》,其中也有不乏行宮花園及兩江總督署的印跡。

1759年,45歲的曹雪芹南游江寧,出任兩江總督尹繼善的幕僚,雖然時間不長,但故地重遊足以喚起童年回憶。曹的友人敦敏作詩《閉門悶坐感懷》雲:“故交一別經年闊,往事重提如夢驚。”指的就是曹雪芹南遊、經年未歸而言。曹雪芹回京,繼續寫作《紅樓夢》,

兩江總督署的一些建築忽隱忽現地出現在書中。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憚機”中寫道:寶玉吃了黛玉、湘雲的悶氣,忽然想起《南華經》:“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蔬(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有人推斷,曹雪芹於乾隆二十四年重游南京,

進入兩江總督署為幕僚,遊觀了“不系舟”後,次年返回北京,將“不系之舟”寫進了《紅樓夢》中。

《紅樓夢》中還寫道,賈母讓梨香院的女伶們到對面石舫奏樂,樂曲通過水面及周邊建築的反射傳來,音效特別,音聲優美,清潤悠揚,悅耳動聽,猶如天籟之音。不難看出這“賞心樂事”的“良辰美景”,

正是坐在漪瀾閣觀看“不系舟”上表演的情景。(本文選自陳寧駿著《南京地標——總統府》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另外,在寶玉的夢中出現的“大船”,或許也有石舫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