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湯圓大王”五芳齋變了

《支點》記者 肖利瓊

傳統老字型大小“扮起嫩”來,決心也是很大的。

1月28日,位於杭州的五芳齋文三路老店,剛剛擁有了一個新的名號:支付寶口碑首家24小時無人智慧餐廳。

在距杭州700餘公里外的武漢,改頭換面過一次的中山大道五芳齋回味餐廳,或即將迎來一場智能化的變身。

此時,離浙江五芳齋和武漢五芳齋“聯姻”已3年有餘。

變年輕,這是3年來,武漢五芳齋最顯著的變化。該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支點》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這個過程中,

五芳齋曾遭遇一些尷尬,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的結果尚令人滿意。

首開分店被質疑是“冒牌貨”

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

這天中午,位於百年老街中山大道的五芳齋回味餐廳裡,不少人點了一碗八寶飯,配上一碗經典的黑芝麻湯圓。

也有年輕的顧客謔著“爆料番茄牛小排面”,或是啃著“性☆禁☆感魔都小排飯”裡的排骨,再來上一碗“纏綿紅豆沙”。

若是4年前,在這家店裡,是斷然看不到這般場景的。

彼時,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都是湯圓的擁躉,其中大多是銀髮族。

武漢五芳齋,1946年創立,是國家商務部授予的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以軟糯湯圓聞名荊楚,是江城市民耳熟能詳的“湯圓大王”。

浙江五芳齋,創始於1921年,也是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五芳齋粽子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名副其實的“粽子大王”。

2015年8月,武漢五芳齋被浙江五芳齋收購。兩家從事甜蜜事業的企業一朝聯姻,

成就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

武漢五芳齋總經理吳峻是浙江人,在來武漢之前,一直在五芳齋總部工作。他做過產品研發,當過產品經理,也管理過連鎖門店。

他告訴《支點》,兩家企業成功牽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融合。五芳齋的目標是實現兩個願景:成為米製品行業的領導品牌,並打造中式速食連鎖的著名品牌。

首先是產品的融合。在武漢,除了原先的湯圓、糕團保留外,

融入了粽子產品,還有江浙風味的梅菜肉、大碗外婆飯、八寶飯等,接著是真空滷味醬鴨、鹹雞、醬牛肉等。

在上海、杭州的五芳齋門店,熱騰騰的黑芝麻湯圓也能很快端上食客的餐桌。

其次是品牌定位的融合。聯姻後,五芳齋武漢總店啟動升級換代,參照浙江五芳齋“3.0”門店標準重新裝潢。2016年5月1日,武漢五芳齋在武昌珞喻路開出第一家分店。但是分店開業第一天,

就被投訴不是正宗的五芳齋。

珞喻路分店是參照浙江五芳齋“4.0”門店標準,不但裝修風格上時尚感十足,還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機點單,資料直接切入內廚,出餐。此外,店裡還銷售牛肉麵、排骨飯等新產品,儼然一家連鎖快餐廳。

“這怎麼可能是正宗的五芳齋?”“五芳齋還賣牛肉麵?”對武漢人來說,五芳齋就是湯圓大王的代稱,顧客因此質疑紛紛,認定遇到了冒牌貨。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多月,新門店才慢慢被顧客認知並接受。截至目前,五芳齋在武漢已擁有10家門店。

武漢五芳齋珞喻路分店

新產品被漸漸接受

產品線豐富帶來的最大變化,是讓五芳齋不再是“做一季吃一年”。

此前,五芳齋每年僅在春節期間瘋狂銷售,剩下的時間平淡經營。現在則是“沒有淡季”:春節賣湯圓,端午節賣皮鹽蛋和粽子,中秋節賣糕團、滷味,平時還有各種速食銷售。

銷售資料顯示,2017年春節期間,武漢五芳齋僅湯圓銷售就實現營收700萬元,相當於2014年全年收入的兩倍。此外,除了春節期間,五芳齋武漢總店日均銷售額也穩定在5萬元左右。

新行銷方式的引入為銷售額提升助了一臂之力。

如今,在五芳齋的任何一家門店,都可用手機支付買單。在武漢五芳齋總店,記者看到,不少顧客會提前在口碑上領取優惠券,再使用口碑或支付寶結帳。

五芳齋開始從“坐商”向“行商”轉變。據瞭解,老武漢五芳齋沒有任何線上管道,主要靠老字型大小的招牌吸引回頭客。在當時,若想吃上正宗的五芳齋湯圓只能來總店堂食,或打包一份生湯圓回家煮。

2016年開始,武漢五芳齋的菜品首度登上各大外賣平臺,湯圓也進入天貓店進行銷售。隨著五芳齋門店的陸續開業,外賣的輻射面越來越廣,這也令更多年輕顧客開始成為五芳齋的粉絲。

在老、新顧客承接中,新產品是重要的連接品。

為了抓住這些年輕顧客,2016年起,五芳齋湯圓開始開發新口味。除了傳統的黑芝麻、紅豆沙、花生蓉餡料,又陸續開發出蓮蓉、椰香餡料。

起初,武漢市場對新產品的接受度有限。蓮蓉、椰香湯圓銷量不理想,黑芝麻餡兒的湯圓銷量依然一枝獨秀。

不僅是湯圓新品,醬鴨等真空滷味品,一開始進入市場時也因為顧客“認為太甜”而銷量不佳。

現任五芳齋武漢公司副總經理龔學平,在五芳齋已經工作24個年頭。

“說起甜度,黑芝麻湯圓可是最甜的。1年時間,不足以證明新產品是否適應市場,必然有一個培育過程”,龔學平說,從2017年的銷售資料來看,幾款滷味產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醬鴨,銷量屢創新高。為此,五芳齋在2018年還將新推出5款真空滷味產品。

五芳齋手工湯圓製作現場。

“扮嫩”不丟核心價值

在口碑上,顧客“安靜”評價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五芳齋的糯米粉名不虛傳,貨真價實。

在浙江五芳齋入主之前,武漢五芳齋已經實現了標準化生產。3年來,原有標準被進一步提高細化。不但要固定白糖、桂花等原材料的採購產地、指定品牌,還要細到使用該品牌何種品質規格的產品,以更精准地捕捉、體現湯圓傳統的風味。

“其實,誰也無法準確說出這個正宗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吳峻覺得,這可能就是一種溫馨的味道,也許是你兒時一次跟父母到五芳齋來吃湯圓的回憶。而為了保留這種味道,除了傳承武漢五芳齋製作工藝,還有湯圓文化的傳承。

一年一度的湯圓節因此被延續了下來。

2017年春節,五芳齋舉行第29屆湯圓節。儘管聽說此前的火爆場面,但是當天顧客們的熱情還是讓吳峻深受感動。有的爹爹婆婆淩晨兩點半就過來排隊,不少是從青山、漢陽大老遠趕到中山大道總店,就是為了十點半能買到第一鍋疊式湯圓。這讓他感受到,武漢人對老品牌傳承的念想。

老字型大小搶抓無人風口

來漢3年,吳峻對武漢市場有自己的認識。“這個市場非常多元化。不論是哪裡人,在武漢,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小吃的豐富度和延展性都很高,對傳統小吃的包容度比其他城市都來的廣,什麼樣的小吃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

武漢市場看似平靜,但是各大品牌都在暗自角力。很多餐飲、小吃品牌近兩年在漢發展速度驚人,兩三個月就開出幾十家店。相比而言,五芳齋的步子邁的似乎有點慢。

“我們看重湖北省、華中地區市場,先要把武漢這個根據地做好,再往周邊延伸。資金和標準化的條件,五芳齋都具備,如果想開店,可以很快。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眼前利益,而是未來5年五芳齋品牌的定位。”

根據武漢五芳齋的規劃,在2018年,將對目前所經營的門店進行技術、管理、產品許可權的進一步升級,提升品種豐富度來滿足不同季節市場的需求。

無人經濟無疑是當下一個較大的風口。

“武漢未來也許會導入五芳齋無人智慧餐廳”,吳峻透露。無人餐廳的整個用餐過程,不管是排隊、點餐,還是取餐、結帳,都靠顧客自助完成,就連菜品推薦、行銷方案也都由基於大資料的系統自主完成。

不僅於此,不久的將來,武漢可能還會推出無人售賣湯圓機。在寫字樓、商業體,顧客可以通過這種智慧設備,隨時吃到熱騰騰的湯圓。

記者手記

傳承和創新不是反義詞

近幾年,有關老字型大小復興的話題屢被熱議。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中華老字型大小是百年商業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然而,這些老字型大小總體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據統計,我國目前有約1.5萬個老字型大小品牌,但只有10%左右發展較好。

說起“老字型大小”,總離不開傳承二字。正如五芳齋,一碗黑芝麻湯圓熱乎了六七十年,始終“穩坐”銷量第一的交椅。但是,再熱的湯也會有涼透的時候。

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一些老字型大小的態度是值得讚賞的。85歲的老字型大小百雀羚獲封“段子手”稱號,行銷文案屢屢刷爆朋友圈。在杭州,阿裡的大本營,五芳齋成為口碑無人智慧門店的第一選擇。1月15日起,冠生園、片仔癀、稻香村等近千家老字型大小和國貨品牌通過天貓“天字型大小”計畫進軍全球市場。一天之後,皇上皇、中茶等百余老字型大小應京東召集成立“中華老字型大小互聯網無界零售聯盟”……

老字型大小品牌通過觸網開拓了新路,卻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品牌老化的問題,如何讓品牌重新煥發活力,仍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產品,尤其是食品企業,要成為老字型大小的守衛者,需先成為“守胃者”。時光荏苒近百年,顧客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多變化,特別是年輕顧客們,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好吃,更要好看,最好是能發到朋友圈引來諸多點贊。

走出這一步其實是需要勇氣的。正如五芳齋,因為賣牛肉麵和套餐被質疑是冒牌,推出的新餡料湯圓一開始不被接受。好在五芳齋堅持下來了,並取得不錯的成績。

除了產品推陳出新外,老字型大小企業也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企業領導者應該持有開放性思維,瞭解新思想、新需求的變化,重塑品牌形象。

期待更多的老字型大小在創新路上取得成功,留住老顧客的同時招來更多“小鮮肉”。

新門店才慢慢被顧客認知並接受。截至目前,五芳齋在武漢已擁有10家門店。

武漢五芳齋珞喻路分店

新產品被漸漸接受

產品線豐富帶來的最大變化,是讓五芳齋不再是“做一季吃一年”。

此前,五芳齋每年僅在春節期間瘋狂銷售,剩下的時間平淡經營。現在則是“沒有淡季”:春節賣湯圓,端午節賣皮鹽蛋和粽子,中秋節賣糕團、滷味,平時還有各種速食銷售。

銷售資料顯示,2017年春節期間,武漢五芳齋僅湯圓銷售就實現營收700萬元,相當於2014年全年收入的兩倍。此外,除了春節期間,五芳齋武漢總店日均銷售額也穩定在5萬元左右。

新行銷方式的引入為銷售額提升助了一臂之力。

如今,在五芳齋的任何一家門店,都可用手機支付買單。在武漢五芳齋總店,記者看到,不少顧客會提前在口碑上領取優惠券,再使用口碑或支付寶結帳。

五芳齋開始從“坐商”向“行商”轉變。據瞭解,老武漢五芳齋沒有任何線上管道,主要靠老字型大小的招牌吸引回頭客。在當時,若想吃上正宗的五芳齋湯圓只能來總店堂食,或打包一份生湯圓回家煮。

2016年開始,武漢五芳齋的菜品首度登上各大外賣平臺,湯圓也進入天貓店進行銷售。隨著五芳齋門店的陸續開業,外賣的輻射面越來越廣,這也令更多年輕顧客開始成為五芳齋的粉絲。

在老、新顧客承接中,新產品是重要的連接品。

為了抓住這些年輕顧客,2016年起,五芳齋湯圓開始開發新口味。除了傳統的黑芝麻、紅豆沙、花生蓉餡料,又陸續開發出蓮蓉、椰香餡料。

起初,武漢市場對新產品的接受度有限。蓮蓉、椰香湯圓銷量不理想,黑芝麻餡兒的湯圓銷量依然一枝獨秀。

不僅是湯圓新品,醬鴨等真空滷味品,一開始進入市場時也因為顧客“認為太甜”而銷量不佳。

現任五芳齋武漢公司副總經理龔學平,在五芳齋已經工作24個年頭。

“說起甜度,黑芝麻湯圓可是最甜的。1年時間,不足以證明新產品是否適應市場,必然有一個培育過程”,龔學平說,從2017年的銷售資料來看,幾款滷味產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醬鴨,銷量屢創新高。為此,五芳齋在2018年還將新推出5款真空滷味產品。

五芳齋手工湯圓製作現場。

“扮嫩”不丟核心價值

在口碑上,顧客“安靜”評價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五芳齋的糯米粉名不虛傳,貨真價實。

在浙江五芳齋入主之前,武漢五芳齋已經實現了標準化生產。3年來,原有標準被進一步提高細化。不但要固定白糖、桂花等原材料的採購產地、指定品牌,還要細到使用該品牌何種品質規格的產品,以更精准地捕捉、體現湯圓傳統的風味。

“其實,誰也無法準確說出這個正宗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吳峻覺得,這可能就是一種溫馨的味道,也許是你兒時一次跟父母到五芳齋來吃湯圓的回憶。而為了保留這種味道,除了傳承武漢五芳齋製作工藝,還有湯圓文化的傳承。

一年一度的湯圓節因此被延續了下來。

2017年春節,五芳齋舉行第29屆湯圓節。儘管聽說此前的火爆場面,但是當天顧客們的熱情還是讓吳峻深受感動。有的爹爹婆婆淩晨兩點半就過來排隊,不少是從青山、漢陽大老遠趕到中山大道總店,就是為了十點半能買到第一鍋疊式湯圓。這讓他感受到,武漢人對老品牌傳承的念想。

老字型大小搶抓無人風口

來漢3年,吳峻對武漢市場有自己的認識。“這個市場非常多元化。不論是哪裡人,在武漢,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小吃的豐富度和延展性都很高,對傳統小吃的包容度比其他城市都來的廣,什麼樣的小吃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

武漢市場看似平靜,但是各大品牌都在暗自角力。很多餐飲、小吃品牌近兩年在漢發展速度驚人,兩三個月就開出幾十家店。相比而言,五芳齋的步子邁的似乎有點慢。

“我們看重湖北省、華中地區市場,先要把武漢這個根據地做好,再往周邊延伸。資金和標準化的條件,五芳齋都具備,如果想開店,可以很快。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眼前利益,而是未來5年五芳齋品牌的定位。”

根據武漢五芳齋的規劃,在2018年,將對目前所經營的門店進行技術、管理、產品許可權的進一步升級,提升品種豐富度來滿足不同季節市場的需求。

無人經濟無疑是當下一個較大的風口。

“武漢未來也許會導入五芳齋無人智慧餐廳”,吳峻透露。無人餐廳的整個用餐過程,不管是排隊、點餐,還是取餐、結帳,都靠顧客自助完成,就連菜品推薦、行銷方案也都由基於大資料的系統自主完成。

不僅於此,不久的將來,武漢可能還會推出無人售賣湯圓機。在寫字樓、商業體,顧客可以通過這種智慧設備,隨時吃到熱騰騰的湯圓。

記者手記

傳承和創新不是反義詞

近幾年,有關老字型大小復興的話題屢被熱議。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中華老字型大小是百年商業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然而,這些老字型大小總體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據統計,我國目前有約1.5萬個老字型大小品牌,但只有10%左右發展較好。

說起“老字型大小”,總離不開傳承二字。正如五芳齋,一碗黑芝麻湯圓熱乎了六七十年,始終“穩坐”銷量第一的交椅。但是,再熱的湯也會有涼透的時候。

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一些老字型大小的態度是值得讚賞的。85歲的老字型大小百雀羚獲封“段子手”稱號,行銷文案屢屢刷爆朋友圈。在杭州,阿裡的大本營,五芳齋成為口碑無人智慧門店的第一選擇。1月15日起,冠生園、片仔癀、稻香村等近千家老字型大小和國貨品牌通過天貓“天字型大小”計畫進軍全球市場。一天之後,皇上皇、中茶等百余老字型大小應京東召集成立“中華老字型大小互聯網無界零售聯盟”……

老字型大小品牌通過觸網開拓了新路,卻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品牌老化的問題,如何讓品牌重新煥發活力,仍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產品,尤其是食品企業,要成為老字型大小的守衛者,需先成為“守胃者”。時光荏苒近百年,顧客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多變化,特別是年輕顧客們,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好吃,更要好看,最好是能發到朋友圈引來諸多點贊。

走出這一步其實是需要勇氣的。正如五芳齋,因為賣牛肉麵和套餐被質疑是冒牌,推出的新餡料湯圓一開始不被接受。好在五芳齋堅持下來了,並取得不錯的成績。

除了產品推陳出新外,老字型大小企業也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企業領導者應該持有開放性思維,瞭解新思想、新需求的變化,重塑品牌形象。

期待更多的老字型大小在創新路上取得成功,留住老顧客的同時招來更多“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