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基層年輕軍官想轉業的6大表面原因和5大真正根源

作者: 楚俠南冠

天寒地凍年關日,又到一季轉業時。這個時候,天南海北、軍營上下都在按照“底數摸查、上報需求、教育動員、黨委研究、按級上報”的流程,推動著2018年度幹部轉業退役工作。

雖說今年一切都如往常,但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了5年的“老司機”,我感覺到今年於以往有很明顯的不同——

以前轉業幹部只有零星點點,而現在往往是成群結隊;以前擔心完成不了指標給單位抹黑,而現在因擔心爭不到名額苦悶:以前一百個連排級軍官中有三十個想走那是“問題”,而現在一百個單位中有一百個“不符合條件也想走的人”也是一種常態。

筆者所在的旅級單位,

地處西北邊陲。至今未通高鐵,南下到陝西簡直是40公里的龜速;至今還喝著苦澀的地下水,每隔一個月掏出來的沉澱物都是白花花的茶鹼;至今還沒有室內體能訓練場,每當冬季來臨,為了落實訓練計畫官兵必須在零下14度的氣溫下,全副武裝卻只能凍手凍腳。所以,客觀上條件艱苦,幹部自然“蹲不住,待不長”。

營以下幹部轉業退役指標下來了,只有55個名額,僅僅夠編餘幹部一半的員額。通過平常和有意願的幹部聊天,走的理由基本有以下幾條:

一是家庭情況不好。老人生病、子女年幼無人照顧,需要回家照顧;

二是身體狀態不好。這痛那癢,不能適應軍旅生活;

三是關係處理不好。兩地分居,夫妻感情、婆媳關係等出了問題,

急需回家調解;

四是職業發展不好。年齡偏大、發展受限,想到地方發展;

五是心態調整不好。與地方同學比,覺得自己的能力應該可以獲得更高的待遇;

六是利益分配不好。比如面臨動遷安置,如果不回家,家庭拿不到應有的補償等。

這麼看來,好像每個人都有走的充分理由, 但深入想一想,上述原因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嗎?怎麼以前不想走,而現在都主動強烈要走呢?我想,

除了裁軍因素、走的口子開得比較大外,深層次原因更多的還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環境觀念轉變

以前覺得軍官也算是一種“公務員”,端的也是“鐵飯碗”,所以大家都比較珍惜,不想轉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軍官“鐵飯碗”越來越成“紙飯碗”,常態化換防讓職業軍人居無定所。

工作父母倒是越來越需要幹部帶車、帶隊了。而且所謂的“軍官是軍隊的精英”這種觀念,再也沒有人提。

大家越來越模糊軍官的“官”,越來越強調幹部的“幹”。人們戲謔著“辛辛苦苦幹到營,轉業回家等於零”。所以在這種大的環境下,軍人轉業願意自然而然也會增強。

二是幹部身份貶值

以前是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身軍裝成為全村人合影圍觀的“香餑餑”,頗有幾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意味。而現在仇軍現象、涉軍炒作,不禁讓人感到幾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寒意, 連十九大報告都要強調“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不正是承認了現如今軍人地位處於低谷嗎?

三是戰友感情變淡

以前所謂的“四鐵關係”,其中就有一條是“一起扛過槍的”,那是戰場上以命相托、 相互擋子彈的過硬交情。

而現在,只要出錯犯錯,不 問原由就是一次連帶、一次處分,“一人生病全家吃藥”。批評處分“如崩”,人心回暖“如登”。各種“連帶傷害”讓內部關係發展到“風聲鶴唳”,導致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不好辦、人不想幹。

四是職業信心不足

以前像我們指揮類,雖然幹部第一任職都是排長崗位,只有優秀的幹部才會被選撥的機關崗位上,但是至少還是有可能“一朝步入天子堂”的。

而現在由於機關編制縮水凍結,編餘的參謀幹事助理一大把,不僅影響“借調”幹部正常納編,而且出現優秀的、幹活多的“借調”幹部兩邊不討好、進步滯後的現象,加上今後轉業政策變化無常,導致部分幹部失去職業信心,轉而萌生向後“轉”的念頭。

五是打仗能力不足

以前當慣了“和平官”,“考不好、跑不動、寫不了”雖是問題,但不影響進步。而現在部隊要練兵打仗,想晉升調職的,想學習提高卻得不到有效時機,在軍事訓練一票否決制下,與其被動轉業“顏面無存”, 還不如主動要走“落落大方”。

雖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轉業時幹部選擇 “走”與“留”都是常態,甚至可以說是個人的事, 但這麼多的幹部,尤其是一些優秀的年輕幹部主動選擇“自我淘汰”,卻值得我們思考,畢竟 再偉大的事業也需要一個個具體的人去落實。

如何走老留新、走弱留強,實現幹部隊伍健康進去,梯次配備,光靠簡單的行政手段,是遠遠不夠的,筆者感到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一是要避免基層瞎忙。

以前常講“上面千條線、 下面一根針”“基層兩眼一睜、忙到天黑”,現在這千條線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都自帶了“尚方寶劍”,不落實就刺得皮開肉綻,往往是“機關分頭髮通知,基層一線抓落實”,大家心身疲憊,不堪重負。有必要通過“合文合電合會”來統籌協調,進而讓基層少弄“針線活”。比如,在機關各部下面的各科室下發文電通知之前,應該由職能值班科室將內容加以歸類整理,如果與之前下發過的內容有重複,就將之刪除,讓文電內容“減肥”,讓基層官兵“減負”。

二是要直面現實問題。

不能一味地回避,用理想信念來掩蓋現實問題,領導首先需要認清“走得快、走得穩、走得遠”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認識到幹部培養不能只顧眼前“蹲苗”,更要“澆水”實現將來“拔節”。

為此,不妨按照“給任務就是給榮譽”的思路,多給年輕人成長機會和空間,防止在人才培養上出現“只要馬兒跑,不讓馬吃草”的現象。讓新同志一上來就挑重擔、幹不好就挨重罰,只會使“好苗子”心灰意冷、過早夭折。

三是要提高工資待遇。

最近,各涉軍微信公眾號都在轉發“2018年3月份漲工資,並且從2017年8月份開始補發”這一則“內部消息”。為什麼每次都說、每次大家都這麼關注呢?

還是那句老話:“越是缺少什麼,越是宣傳什麼;越是宣傳什麼,越是需要什麼”——我們的工資待遇真的需要“雄起”!大家明明都是靠死工資吃飯養家,為什麼不能要求提高標準呢?雖然我們比不上美國大兵“一張卡養活全家”的土豪,雖然我們比不上巴鐵士兵“節假日可以回家”的溫馨,但是我們不能讓中國軍人,守衛著全世界最長的邊境線,保護著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數,卻“享受著”排不上號、說不出口、笑不出來的工資待遇?所以,在人民能接受、軍費能負擔起的範圍內,對於工資待遇,請多多益善。士兵五千打底、幹部一萬起步,讓軍人用多的錢安慰自己,讓軍屬用多的錢排遣“孤獨”,又有何不可呢?

轉業工作裡有人心,轉業幹部有社會的未來。因此,必須正視“轉業熱” 現象,讓轉業幹部“走得了、走得好”!這樣,才能讓這支軍隊新陳代謝、步伐穩健!

頗有幾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意味。而現在仇軍現象、涉軍炒作,不禁讓人感到幾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寒意, 連十九大報告都要強調“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不正是承認了現如今軍人地位處於低谷嗎?

三是戰友感情變淡

以前所謂的“四鐵關係”,其中就有一條是“一起扛過槍的”,那是戰場上以命相托、 相互擋子彈的過硬交情。

而現在,只要出錯犯錯,不 問原由就是一次連帶、一次處分,“一人生病全家吃藥”。批評處分“如崩”,人心回暖“如登”。各種“連帶傷害”讓內部關係發展到“風聲鶴唳”,導致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不好辦、人不想幹。

四是職業信心不足

以前像我們指揮類,雖然幹部第一任職都是排長崗位,只有優秀的幹部才會被選撥的機關崗位上,但是至少還是有可能“一朝步入天子堂”的。

而現在由於機關編制縮水凍結,編餘的參謀幹事助理一大把,不僅影響“借調”幹部正常納編,而且出現優秀的、幹活多的“借調”幹部兩邊不討好、進步滯後的現象,加上今後轉業政策變化無常,導致部分幹部失去職業信心,轉而萌生向後“轉”的念頭。

五是打仗能力不足

以前當慣了“和平官”,“考不好、跑不動、寫不了”雖是問題,但不影響進步。而現在部隊要練兵打仗,想晉升調職的,想學習提高卻得不到有效時機,在軍事訓練一票否決制下,與其被動轉業“顏面無存”, 還不如主動要走“落落大方”。

雖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轉業時幹部選擇 “走”與“留”都是常態,甚至可以說是個人的事, 但這麼多的幹部,尤其是一些優秀的年輕幹部主動選擇“自我淘汰”,卻值得我們思考,畢竟 再偉大的事業也需要一個個具體的人去落實。

如何走老留新、走弱留強,實現幹部隊伍健康進去,梯次配備,光靠簡單的行政手段,是遠遠不夠的,筆者感到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一是要避免基層瞎忙。

以前常講“上面千條線、 下面一根針”“基層兩眼一睜、忙到天黑”,現在這千條線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都自帶了“尚方寶劍”,不落實就刺得皮開肉綻,往往是“機關分頭髮通知,基層一線抓落實”,大家心身疲憊,不堪重負。有必要通過“合文合電合會”來統籌協調,進而讓基層少弄“針線活”。比如,在機關各部下面的各科室下發文電通知之前,應該由職能值班科室將內容加以歸類整理,如果與之前下發過的內容有重複,就將之刪除,讓文電內容“減肥”,讓基層官兵“減負”。

二是要直面現實問題。

不能一味地回避,用理想信念來掩蓋現實問題,領導首先需要認清“走得快、走得穩、走得遠”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認識到幹部培養不能只顧眼前“蹲苗”,更要“澆水”實現將來“拔節”。

為此,不妨按照“給任務就是給榮譽”的思路,多給年輕人成長機會和空間,防止在人才培養上出現“只要馬兒跑,不讓馬吃草”的現象。讓新同志一上來就挑重擔、幹不好就挨重罰,只會使“好苗子”心灰意冷、過早夭折。

三是要提高工資待遇。

最近,各涉軍微信公眾號都在轉發“2018年3月份漲工資,並且從2017年8月份開始補發”這一則“內部消息”。為什麼每次都說、每次大家都這麼關注呢?

還是那句老話:“越是缺少什麼,越是宣傳什麼;越是宣傳什麼,越是需要什麼”——我們的工資待遇真的需要“雄起”!大家明明都是靠死工資吃飯養家,為什麼不能要求提高標準呢?雖然我們比不上美國大兵“一張卡養活全家”的土豪,雖然我們比不上巴鐵士兵“節假日可以回家”的溫馨,但是我們不能讓中國軍人,守衛著全世界最長的邊境線,保護著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數,卻“享受著”排不上號、說不出口、笑不出來的工資待遇?所以,在人民能接受、軍費能負擔起的範圍內,對於工資待遇,請多多益善。士兵五千打底、幹部一萬起步,讓軍人用多的錢安慰自己,讓軍屬用多的錢排遣“孤獨”,又有何不可呢?

轉業工作裡有人心,轉業幹部有社會的未來。因此,必須正視“轉業熱” 現象,讓轉業幹部“走得了、走得好”!這樣,才能讓這支軍隊新陳代謝、步伐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