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送轉”的時代結束了?

近兩年送轉的比例已經達到30%,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高送轉一直受到上市公司、投資者的青睞的原因,市場更多認為個股的上漲資金追捧是最重要原因,也就是資金推動型。從本質上看:上市公司高送轉之後本質上沒有受到任何變化,

從而使得“高送轉”幾乎淪落成上市公司進行股價操縱的工具。

進入2017年,滬深交易所對於“高送轉”的問詢密度空前加大,僅在3月下旬的一周時間裡,火炬電子、千和味業、凱中精密、東音股份、江蘇神通等多家上市公司因為“高送轉”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問詢內容包括“高送轉”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業績是否匹配、與相關股東減持是否關聯、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等,

致使股價遭到市場資金的打壓。

光頭看到自劉主席講話後,高送轉似乎成為了個股的利空,準備高送轉的公司紛紛修改股價,順應監管層政策取向。其實高送轉本身就是投機炒作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提供的炒作的機會。

上市公司通過高送轉擴大股本,總體基數上來了,讓市場不明真理的韭菜感覺股價便宜,通過炒作把股價拉起來,

達到總股本上一個臺階,明真理的資金到高位達到套現的目的,而苦了追高的小散,給市場製造了炒作的機會。

從目前的政策取向看高送轉時代結束了,是否有新的“高送轉”取代需要進一步觀望,總之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給劉主席點贊,他的舉措,使得上市公司用心於公司經營與治理,遠離資本炒作,扛起對國家、行業、股東、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