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光荏苒“老茶頭”

茶頭是指普洱茶在渥堆發酵時結塊的茶,相對條索狀茶,發酵度正常範圍的茶頭內含物更加豐富,茶湯更濃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後也仍然有大部分茶頭不會散開,還是粘稠在一起。

普洱熟茶都是經過人工灑水渥堆發酵的,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一堆茶的中間會升溫,然後茶葉通過自身含有的酶發酵,漫漫變成熟茶。在這個過程中,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人工把這堆茶翻幾翻,以免裡面溫度太高把茶給燜焦。

發酵過程中經過反復不斷地翻,

茶葉會分泌出一些果膠來,因為果膠是比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等茶葉發酵完畢後,人們會把這些一團一團的茶葉疙瘩揀出來,用手把它解開,然後放回到茶葉堆裡,而有的實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解開的話會將茶葉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變成了"疙瘩茶",所以也叫"老茶頭"。

老茶頭的特點和功效:

老茶頭除了有普洱熟茶的內質外,還含有更豐富的果膠質。相比正常的熟茶,豐富的果膠質所產生的特殊效果主要有:一是非常耐泡;二是茶湯醇厚柔滑,湯色透亮;三是對胃腸道的保健功效明顯:幫助消化熱毒及解酒,驅除疲勞,提神醒腦,減肥降脂等。

老茶頭的沖泡:

老茶頭及其耐泡,能夠沖泡30次左右,由於老茶頭成自然陀形態,為了泡開老茶頭,最好先洗茶一至兩次,根據茶頭的緊實情況,每次浸泡10—20秒。可用蓋碗或者紫砂壺,以沸水沖泡,開始時茶湯較淡,浸泡時間依個人所好,也可適當延長,使茶湯濃度更深。有年份的老茶頭泡到最後也有大部分茶頭不會散開,

依然黏在一起,非常直觀的展示了老茶頭發酵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