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密:成就一樣,為何孫子比伍子胥段位高

功遂身退,天之道

春秋時期,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

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終於報了父兄之仇,他也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輔助吳王闔閭奪得了國君之位,助力吳國成為一方霸主。吳王闔閭彌留之際封其最高爵位,稱相國公。吳王夫差繼位後,帶領吳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多次勸諫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再後來,伍子胥和夫差因為先攻齊還是先攻越又起了衝突,最後夫差聽信讒言,認為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
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一代名將伍子胥自殺身亡。

伍子胥終究是不懂得適可而止,如果他要能像他的後輩范蠡一樣,功成名就之後就趕快撤退,也不至於落得和他父親一樣被奸臣陷害的下場。與伍子胥同效力于吳王的孫武,就看穿了吳王兔死狗烹的想法,急流勇退,適可而止,既保全了性命,又保全了名節,成就了一代“兵聖”之名。

孫武被後世稱為“孫子”,要知道能被人們稱為“子”的,

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必然是做出巨大貢獻,影響深遠的,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而孫武的著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現如今更被翻譯為多國譯本,被稱為“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不僅在軍事領域,還在經濟、體育、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追捧。

中國式管理智慧

西班牙著名智者巴爾塔沙·葛拉西安在《進退規則》中有句至理箴言:不要等到千夫所指的時候,

才想到退讓。明智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一匹賽馬退役,他們不會讓它在比賽中倒下而成為眾人的笑柄的。

《易經》八卦中“山”叫“艮”,艮就是叫你適可而止。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過分奢求。我們爬山的時候,爬累了就要休息一下,不能一味硬撐,否則還沒到山頂就累死了。爬山要慢,這樣才能欣賞美景;爬山快,

那就變成挑夫了。所以,有的事情要快才好,有的事情卻是要慢一點才好。

大多數人不懂得適時而退的原因很簡單:他們沒一個具體目標。面對勝利的誘惑不能控制自己、在勝利中只知一味前進的人,遲早走向衰亡。明慎的人常常能統攬全域,事情一開始,就看到了結局。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人,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此乃順應天道之人。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千古名言,雖有些許傷感,但其中蘊涵的哲理卻非常發人深思。漢高祖劉邦誅殺異姓王、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等案例不勝枚舉,老子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看出了玄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遂身退”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退”字。一般認為“退”就是隱退逃避、不問世事,是一種消極避世、明哲保身的做法。其實不然。“功遂身退”最深遠的意思則是讓人們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處世哲學。成功的時候要內斂、反思,不要一味冒進,一味求大求強,而是要適時而退,停下來想一想、歇一歇,再思進取。俗話說“兵家之道,一張一弛。商家之道,進退自如”,在商業社會裡,進則取利,退則聚力;進必成,退亦得,有時退讓更能海闊天空。

一個人,即使是不世之材,立下奇功,也不能鋒芒畢露,功高震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必須認識到,利他才能利己,功勞很大一部分是別人加在你頭上的,是眾人的功勞,是歷史的機緣,一個人不能獨佔獨享,懂得分享才能讓你的分享成為引玉之磚,為你贏得更多的東西。

雖然俗話說的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我們也要記住,“高處不勝寒”,承受不了時,就要及時效仿水甘往低處流的秉性,這也是功遂身退的一種智慧。

一般認為“退”就是隱退逃避、不問世事,是一種消極避世、明哲保身的做法。其實不然。“功遂身退”最深遠的意思則是讓人們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處世哲學。成功的時候要內斂、反思,不要一味冒進,一味求大求強,而是要適時而退,停下來想一想、歇一歇,再思進取。俗話說“兵家之道,一張一弛。商家之道,進退自如”,在商業社會裡,進則取利,退則聚力;進必成,退亦得,有時退讓更能海闊天空。

一個人,即使是不世之材,立下奇功,也不能鋒芒畢露,功高震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必須認識到,利他才能利己,功勞很大一部分是別人加在你頭上的,是眾人的功勞,是歷史的機緣,一個人不能獨佔獨享,懂得分享才能讓你的分享成為引玉之磚,為你贏得更多的東西。

雖然俗話說的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我們也要記住,“高處不勝寒”,承受不了時,就要及時效仿水甘往低處流的秉性,這也是功遂身退的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