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強烈士——康平縣張強鎮因英雄而命名

為什麼寫這個,首先感謝粉絲的提醒可能不夠嚴謹,儘管康平是在1992年歸瀋陽管轄,以前是歸鐵嶺管轄,但是既然歸瀋陽管,就是不夠嚴謹的,因此呢今天寫一下張強鎮!

張強村原名哈拉沁屯,

蒙語哈拉沁的意思是 “守衛者”。據說,清朝初期有包姓蒙古貴族在張強東山梁建墓地,其守陵人在此首居,故名哈拉沁屯。因地理位置甚好,聚居者漸多。

當時,由於地處蒙漢交界,歷史上即為康平西部重鎮,長期承擔著遼寧與內蒙古糧食集散地的職能,被稱為“拉不敗的哈拉沁屯,填不滿的新民城”。

解放後,張強鎮大集是與彰武哈爾套大集齊名的遼北集市。“每逢農曆的二五八張強鎮有大集,

這是我記事起就有的規矩。”村支書滑孟奎告訴記者,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淳樸的農家人喜歡將自家的勞動成果拿出來,互換有無。慢慢地,這個位於遼吉蒙三省交界的遼北小鎮就成了人們默認的大集。過往的年景裡,一進了臘月,十裡八村的人們天不亮就起床,攜老帶幼地向張強趕。

鎮幹部李德偉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是張強大集最火爆時候,

趕上年節到張強趕集的人近兩萬,很多人不為買多少東西,只為沾沾這裡熱鬧的年味兒。到張強鎮趕集不僅是一種交易的必須,而且還是與鄉鄰誇耀的資本,若某人到張強鎮趕集丟了“口袋”、被偷了東西,都不覺得倒楣丟人,反而有點沾沾自喜,張強鎮當年的喧鬧繁華、在康平地區的顯赫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張強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南經法庫于瀋陽相通。

西與阜新市章武縣毗鄰,北與內蒙古科左後旗接壤,建國前稱哈拉沁屯,由於地處蒙漢交界,歷史上即為康平西部重鎮。1984年由鄉變鎮,成為遼北地區最早的建制鎮。面積153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人口25700人。彰開公路橫貫境內,南北環路交會。鎮內農貿大市場是三縣一旗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民行批[1992]160號遼寧省人民政府:你省一九九二年九月九日《關於將康平、法庫縣劃歸瀋陽市管轄的請示》收悉。
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鐵嶺市管轄的康平、法庫兩縣劃歸瀋陽市管轄。兩縣只變更隸屬關係,不增加機構、人員編制和財政支出。

張強,河北省肅寧縣人,1937年參加抗日鬥爭,曾任肅寧縣財政科科長、肅甯二區區長,他在8年抗戰中積極組織群眾挖地道,與敵人展開戶戶相通、村村相連、一夫當關、萬夫難開的地道戰,多次粉碎敵人的清鄉掃蕩,最後把敵人擠在炮樓裡不敢出來。

日寇對他恨之人骨,經常搜捕,毫無結果。抗戰勝利後,張強灑淚告別妻兒老小,奔赴東北戰場,因其有豐富的8年對敵鬥爭經驗,被分配到康平縣反動勢力最囂張的五區當區長,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領導反奸清算鬥爭很有成果深受人民擁戴。1946年3月報10日,在反奸清算鬥爭中被惡豪陳夢齡殺害。張強犧牲時年僅30歲,用年輕的生命奠定了民主政權的根基。

為紀念張強烈士,建國後將五區機關駐地哈拉沁屯改名為張強鎮,建立了張強烈士陵園,使烈士英名永垂。

張強鎮的由來——為紀念張強烈士而命名。

張強,河北省肅寧縣人,1916年出生于邵莊東高口村一個貧民家庭。一家六口僅靠父親打短工度日,雖家境貧寒,也節衣縮食供張強讀了二年書。並給他取了個響亮名字,希望他日後有出頭日子,使張家富強起來,終因經濟拮据,失學隨父種田。

抗日戰爭爆發後,肅甯縣有了領導抗日的共產黨組織,年已20歲的張強抱著“參加抗日,趕走日本鬼子”的決心,找到黨組織,要求參加革命,被批准擔任一區助理員,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秘書,縣財政科科員,不久提升為財政科科長。

1942年5月,日寇在冀中搞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蕩”,敵後抗日根據地遭到極大破壞,許多黨員幹部被敵人殺害,肅寧縣黨組織損失嚴重。為了堅持敵後鬥爭,縣委決定派張強到二區任區長,恢復二區工作。

二區是敵情最嚴重的一個區。張強到任後,恢復黨的基層組織和抗日武裝,在二區又燃起了抗日鬥爭的烈火。他的行動,引起了日偽的極大恐慌。敵人對他恨之入骨,派出特務到處偵察他的行蹤,伺機對他下毒手。敵人幾次到他家搜捕,找不到張強,就亂翻亂砸。全家人擔驚受怕,只得東躲西藏,受盡了白色恐怖的折磨。但張強沒有被日偽的反動氣焰下倒,繼續堅持鬥爭。他帶領群眾抗稅抗糧,建立、發展堡壘戶,為抗日武裝籌糧籌款,破壞日軍交通線,襲擊搶糧的日偽軍,剷除漢奸走狗,以頑強的革命意志通敵人進行殊死的鬥爭。

1945年抗戰勝利後,組織上決定派他參加赴東北幹部工作隊。當時父母年邁,妻子體弱,小妹才13歲,兩個孩子年幼,父母流著淚對他說“你要是走了,家裡可怎麼著哇!”。他家裡離不開他,但也知道革命更需要他,毅然與親人告別,踏上挺進東北的征程。

1945年12月,張強隨同一批冀中幹部被分配倒康平縣,任五區區長。到任後,放手發展群眾,開展反奸清算鬥爭。該區大黃家窩堡陳夢齡三兄弟,曾投靠日寇分別當上了開明、二酉、立德3個村德偽村長,霸佔糧田百餘坰,騾馬50餘匹,魚肉鄉里,稱霸一方,被人們稱為“西霸天”。?張強調查瞭解倒陳夢齡、陳松齡一家殘害百姓的罪惡事實,決定清算“二陳”,逮捕陳夢齡,沒收陳家浮產。並於1946年1月15日,召開全區群眾鬥爭大會,有60多人登臺控訴陳夢齡罪行,會場群眾激憤,高呼“清算陳夢齡”、“打倒西霸天”的口號。會後,區政府決定扣押“二陳”,罰款抵罪,限期交款。陳夢齡預感末日來臨,3月7日夜越獄逃竄。區政府發現後立即組織區小隊搜捕,但沒有抓到陳夢齡。張強區長與區小隊指導員陳宜華、龐庚喜研究決定,沒收陳家全部資產,並決定4月10日“農民掃蕩隊”查抄陳家大院。

陳夢齡逃跑後,秘密組織了一夥匪徒陰謀暴動,並潛回家中,準備用武力抗拒清算鬥爭。

4月10日清早,陳宜華、龐庚喜及通訊員劉廣林3人去陳家大院偵察情況,準備偵察後帶“農民掃蕩隊”查抄陳家大院。3人走到陳家大院“卡子門”裡,早有準備的陳家東西兩炮臺同時開槍,龐庚喜、陳宜華、劉廣林中彈犧牲。匪徒們將3位屍體拖至院內掩藏,準備待“農民掃蕩隊”到來時,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反清算。

張強烈士陵園

早8時過後,張強帶領通訊員武鳳彩、滿海山來到大黃家窩堡。發現街上無人行走,情況異常,唯恐“掃蕩隊”查抄行動有差,決定進村看看情況。他們策馬從街頭進入陳家“二卡子門”,見院門緊閉,院內無聲無息,更覺有疑,,3人下馬向陳家大院走去,沒走幾步,陳家炮臺突然開槍,張強隨槍聲倒下,武鳳彩跑過去一看,張強已中彈犧牲,滿海山見此情景忙喊:“武鳳彩快撤!”話音剛落,武鳳彩前胸中彈,栽倒在張強身上,滿海山急忙上馬向“卡子門”外沖去,沒跑多遠,也中彈落馬。負傷的武鳳彩蘇醒過來,帶傷突圍,在群眾的掩護下,甩掉追敵,趕到四區向縣政府報告。滿海山被抓進陳家大院後遇害。“農民掃蕩隊”聞槍聲撤回,倖免遇難。

當天,康平縣政府得知張強遇害的消息後,立即報告地委,地委即刻調分區十四團攻打陳家大院。陳夢齡從地道潛逃,更名改姓藏匿於北京。1952年被公安部門逮捕處決。

為表彰與紀念張強等烈士,上級決定將哈拉沁屯命名為張強鎮,1959年,在張強鎮建烈士陵園。

【東溝】自然屯,原名包令山,應為包陵山。清朝中葉,有蒙古貴族包姓在屯南山梁建墓地。山梁被命名為包陵山,“令”乃“陵”的諧音誤傳。新中國成立初有呂姓、孫姓、鄭姓、耿姓等人家陸續來此居住,文革時改名東溝。

【攔頭窩堡】自然屯,清朝初期,賓圖王設置收取地租的小吏,稱地攬頭,在此首居,故而得名。較早的居民有王姓、周姓、樊姓等。

【新集街】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人在鎮中心街北端聚居,形成村落,取名新集街。

【東山】自然屯,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穀,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清朝中期有山東紀姓、張姓、蔣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溝中攔腰築壩蓄水,建成水庫,壩東水庫北坡的屯落原名頭道溝,壩西為東山,有山東田姓、錢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因位於鎮區東邊山梁,故名東山。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頭道溝和東山統稱東山。

【小黃家窩堡】自然屯,清中晚期有河北人黃昌來此首居,故名黃家窩堡,為和大黃家窩堡區別,加小字而得名。後又有方、郭、薛等姓人家陸續聚居。

【良種場村】建制村,轄2個自然屯。

【良種場】自然屯,村駐地,本是哈拉沁村的一部分,1964年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縣政府決定各人民公社都設立一個良種場,故把張強大隊南部從張強大隊分出獨立,取名良種場。

【二道溝】清朝晚期,有山東薄姓、劉姓、盧姓、楊姓李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穀,東山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依次向南排。故名二道溝。

【兩家子村】建制村,轄四個自然屯。

兩家子,自然屯,村駐地。原名褚家溝,清朝晚期有河北褚姓人家來此首居而得名。後又有河北申姓人家在褚家溝北山建磚瓦窯。該地稱申家窯。新中國建國初期,把褚家溝和申家窯住戶動遷合併到現屯址,取名兩家子。

【腰溝】自然屯,原名窯溝。因申家窯有一武姓師傅在此首居溝的中間部而得名。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兩家子村,1964年搞社教時改為腰溝。

【劉溝】自然屯,清朝晚期有河北劉姓人家來此首居,其次子身材高大魁梧性情暴戾,人稱劉傻子,地痞習氣,不務正業,危害鄉里,時常到外地惹禍。劉傻子的哥哥和叔叔為恐其惹怒蒙古兵,禍及鄉鄰,便趁其熟睡共同以巨斧殺之。因劉傻子知名度高,故稱該屯為傻子溝。原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兩家子村,文革時因其名不雅,改名劉溝。

投資20億的大強煤礦

【三道溝】清朝中期,有山東李姓人家來此首居,逐漸形成村落。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谷,張強村東山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依次向南排。自此為第三道溝,以此取名。

【敖寶村】建制村,轄兩個自然屯,原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五區.

敖寶,自然屯,清朝晚期由河北崔姓人家來此次居住,屯南曾有蒙古人的敖包,故屯名敖寶,“敖寶”實為“敖寶”之諧音訛誤。

【黃金窪子】自然屯。清朝晚期有山東人黃姓來此首居,因地勢低窪,故而得名。

【東一棵樹】建制村。現在轄三個自然屯。

東一棵樹村,自然屯,原名“一棵樹”,又名“北一棵樹”,清朝同治年間,有蒙古族葛姓一戶在此地東開荒占地,建房居住,有漢族趙姓一戶在此地西居住,中間則是一片荒地,荒地中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樹,故憑此樹稱此地為“一棵樹”。民國年間,民國時期與南面二牛鎮興盛村的“一棵樹”自然屯區分,則稱為“北一棵樹”;1949年,康平縣成立十區後,為與西面東紮哈氣的“西一棵樹村”區分起見,則又改為現在的“東一棵樹”。

【後辛力】自然屯,原名“辛立窩堡”又稱“後辛立窩堡”,建屯前,此地為內蒙古遊牧地。明朝末年河北永平府辛姓一戶來此墾荒圈地,築舍首居,後有胡姓、韓姓、叢姓遷居此地,人口始增,故稱此地為“辛立窩堡”,後來辛姓、胡姓他遷,不知去向。清朝末年由河北灤南縣趙姓一戶在該屯南面開荒占草成立自然屯“前辛窩堡”,為區分區分而更名為“後辛窩堡”現名為“後辛立”。1923年屬哈拉沁屯管轄,1949年9月歸屬歸屬林家窩村管轄。1969年後歸屬東一棵樹管轄。

【長城窩堡】自然屯,原名“常玉成堡”。清朝光緒年間有蒙古族人常玉成來此墾荒圈地,築成簡陋居舍,且經營小買賣,後來又陸續有曲、李兩姓來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則稱此地為“常玉成堡”。現名“長城窩堡”是後人長時間口傳得名。

【官寶窩堡】建制村,現轄官寶窩堡和十二家子兩個自然屯。官寶窩堡大米在遼北地區頗有名氣,以質優味香著稱,淡水養殖初具規模,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官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原名“官寶堡”。該村建屯前屬內蒙古遊牧部落之地。官寶藏語“官布”,意思是“拯救、救星”多指人名。清朝道光年間有蒙古人官布來此墾荒圈地,苫草抹泥,築成簡陋屋舍首居,以後陸續有漢人來此定居,稱此地為“官寶窩堡”。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更名為“向陽大隊”。文革結束後又改回原名“官寶窩堡”,首戶官布已他遷,不知去向,沿用其名至今。

【十二家子】自然屯,亦稱“雙六家子”,建屯前此地為大水溝、葦塘南有一道小山梁,屬內蒙古所轄之地。其名因12戶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清中期有白、葛、包、韓等六戶蒙古人家居住於此,後又有田姓等六戶漢族人家在山梁居住,因此稱“雙六家子”後改為現在的名字“十二家子”。

【後辛屯村】建制村,1937年歸康平縣直轄,名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縣政府撤銷,恢復原名“後辛屯”。現轄2個自然屯。

後辛屯,自然屯,村駐地,建屯前此地為荒地,屬內蒙古所轄的遊牧地。清朝嘉慶年間河北順天府高家莊高姓一戶來此墾荒圈地,建舍首居。開始了農耕生活,依從蒙語稱為“埃力”。後有河北李姓、鄭姓、夏姓等戶遷居此地,使此地人口開始增加。民國十二年,奉天省實行區村制,將此村更名為後辛屯。1937年歸康平縣管轄,時名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縣政府撤銷,恢復原名“後辛屯”沿用至今。

【和平街】自然屯,原名達“達子營”。南宋時期,此地為蒙古族達子過往的驛站以及屯兵之所,故稱“達子營”。據傳完顏宗弼(金兀術)率軍南下曾路過此地。1981年康平縣人民政府將村名“達子營”更改為“和平街”,沿用自今。

張強鎮的油田

【華家窩堡村】建制村,轄四個自然屯。

華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又名“華家堡”,該村首居戶而得名。清朝咸豐年間,有河北華姓一戶在此地開荒圈地,搭建窩棚,首居於此,開始稱為“華家窩堡”,後有河北順天府馮姓挑擔逃荒來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文化大革命時期,華姓一族他遷,不知去向,原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林家窩堡】自然屯,又名林家堡。清朝末年有二牛鎮小莫力克的林姓家族一戶分支來此地開荒圈地,搭建窩堡居住,後有馬、方、張姓等遷此定居,人口始增,稱“林家窩堡”。1949年為林家窩堡村公所駐地,隸屬張強鎮,下轄六個自然屯。1964年歸屬華家窩堡村所轄。

【孟家局子】實名(孟久局子),自然屯,原名“孟家局子”,又稱“孟酒局子”、“孟九局子”。清朝同治年間,居住在二牛鎮小莫力克的山東省孟姓燒酒大戶,派人來此地構建售酒的房舍,人們稱其為“孟家賣酒的局子”,即“孟家局子”,以後隨時間的推移及人們的口傳,又稱為“孟酒局子”、“孟九局子”,現名“孟久局子”。

【前辛力】自然屯,原名“前辛立窩堡”又稱“前辛立堡”。前清時,河北省灤南縣的趙姓一戶來此地放牛,搭建一牛圈,後又搬此居住,依據該屯後有“辛立窩堡”自然屯,則稱此屯為“前辛立堡”,也稱“前辛立窩堡”,現名為“前辛力”

【三棵樹村】建制村,所轄兩個自然屯。

【三棵樹】自然屯,,曾為三棵樹駐地,也稱“下三棵樹”。清嘉慶年間,有河北高姓一戶挑擔至此,見此土地肥沃,甚中意,便在此建舍首居,後又有古姓、王姓等戶先後來此居住,該村人口從此增加。因高家房東有三棵高大且極粗的古榆樹,故稱此地為“三棵樹”。位於古樹東南方有六戶人家居住,人們稱其為“么溝”。日久天長,陸續遷居此地的人家逐漸把兩地的空地建房占滿,使兩地相連,因此合二為一,成為一屯,始稱為“下三棵樹”。為區分起見,又把古榆樹西南十幾戶人家居住地稱為“上三棵樹”。現高姓家族他遷內蒙古等地。

【上三棵樹】自然屯,該村因與“下三棵樹”自然屯相區別而得名。清朝嘉慶年間有宗姓家族由山東、王姓家族由河北來此開荒占草,建舍而居,以後陸續有人遷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宗姓在此現為仍為大戶。

【蓋頂窩堡村】建制村。1930年歸哈拉沁屯(今張強鎮)開明村轄,蓋頂為甲,1947年解放後歸康平五區轄,蓋頂為行政村。

【蓋頂窩堡】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代初中期屬於科爾沁草原蒙古族領地。後有一蒙古族人來此放牧墾荒,遂居住於此,當時人稱其名為蓋頂。後又有其他人陸續來此地居住,繁衍下來,形成村落。因後來者都知道蓋頂其人,順其自然稱其村落名為蓋頂窩堡。

【城子溝】自然屯。據傳唐朝時稱高麗城,俗稱朝鮮城,是高麗人的一個王子居住的屬地,當年所築的軍事建築大都類似於城堡,為防範外敵入侵,所構築的城牆底座土砌,寬近八米,上碼砌青磚,高約2丈。城牆外外護城河,可用船進入,在薛禮東征前期最為鼎盛。薛禮征東後期,高麗人棄城逃跑。城牆前面的護城河隨著城牆的年久塌陷,被雨水沖刷於河內,致使河水溢出東流,加之水土流失,積年累月,逐漸沖出一條長約4~5千米、深1.5~3米、寬15~40米的溝.先有黃姓人來此居住,後有劉姓人遷來,年久成村。遂稱城子溝。

【提海窩堡】自然屯,提海,蒙語“雞”的意思。在乾隆年間,有一蒙古人最早搭窩堡在此居住,他養了很多雞,久而久之,人們便稱此人為“老提海”,因此,稱此地為提海窩堡。

【申家窩堡】自然屯,最早來此居住的是一申姓人家,立窩堡居住,後又有其他姓氏人家遷來,年久成村,就以最早來此地的人家的姓名,取名申家窩堡,用至今日。

【前朝陽窩堡】自然屯,最早到這裡居住的人家都把房屋建在向陽的坡地上,遂取名朝陽,俗稱朝陽窩堡,當時在其後面向北五百多米,也有人家居住,依據前面村名順叫後朝陽窩堡。後朝陽窩堡歸屬七家村管轄。

【大黃家窩堡村】建制村,村駐地。偽滿時期位開明村所轄。轄四個自然屯。

大黃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早在二百多年前,關裡(俗稱南關裡)有半拉門、黃家鋪子兩村相連,那裡有人闖關東過來,看到此地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就在此處墾荒戰占草,黃姓人先來此地建立窩堡居住,遂名黃家窩堡。

【半拉門】自然屯,位於大黃家窩堡村東,一道之隔。距今200年前,瀋陽的皇寺老喇嘛去往北京,走到新民的半拉門(今黑山縣附近)時,住在一戶姓劉的家裡,因劉家對老喇嘛招待熱情而受感動,便把唐僧廟西南2.5千米外的一片土地給了劉姓人家。劉家離開半拉門後來到這片土地定居,沿用了其原來居住地的稱謂,起名為半拉門窩堡,後來人們習慣叫半拉門,將窩堡二字省略了,就稱之為半拉門。

【東三家子】自然屯。最早有常姓、陳姓、佟姓三戶人家在此地居住,初名稱之為小三家子,因別處有西三家子、北三家子等,為便於區別稱東三家子。

【雙四窩堡】自然屯,隸屬於大黃家窩堡村。160多年前,最早在此立窩堡的人叫李雙四和孫洪福,後有人陸續遷來,繁衍成村,遂就以李雙四為屯名,故叫雙四窩堡。

【前辛屯村】建制村,轄有2個自然屯。1945年前,偽開明村所在地,1947年歸屬康平縣五區管轄,1958年歸屬張強公社管轄,1961年建立大隊。

前辛屯,自然屯,村駐地。早在一百多年前,此地稱為新埃力,蒙語是新蓋的房子的意思,漢語諧音為辛屯,因而得名,又因有前後辛屯之分,故稱為前辛屯,沿用至今。

【白尹窩堡】自然屯,白尹蒙語“富饒”的意思。一百多年前,此處土地歸屬唐僧廟所有,土地肥沃,不少佃戶在此搭建窩堡,租種廟地,人們便將此地稱為白尹窩堡。

【七家子村】建制村,偽滿時期為開明村管轄。

【七家子】自然屯,村部所在地。約在250年前因有七戶人家在此地居住而得名。

【後朝陽窩堡】自然屯,參照前面的朝陽窩堡而得名,分為前後,因而稱後朝陽窩堡。

【佟家窩堡】自然屯。清同治年間,最早在此居住的有一佟姓人家,後有王、李、阮等姓人陸續遷入,年久成村,以最早佟姓人家為名,遂叫佟家窩堡。

張強鎮唐僧廟(今已毀)

【唐僧廟村】建制村,因曾有唐僧廟而得名。而得名,日偽時期歸開明村(今前辛屯)所轄。1947年為康平五區所屬,1955年高級社區成立,為唐僧廟鄉政府,轄5個自然屯。

【唐僧廟】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光緒六年(1880年)前,屬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地。

該村原有寺廟叫唐僧廟,而得名唐僧廟村名。唐僧廟初名寶山寺,規模不大,約建於1585年至1590年間。清咸豐年間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擴建的後的廟宇,占地面積約200畝,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有危圍牆,高近2米,夯土板築,東西有卡門。唐僧廟的主要建築都分佈在由南向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三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十八羅漢殿。天王殿北,中軸線東西兩側分別有轉經樓,臘八粥鍋、鬼王廟。這是廟的附屬建築,1950年,在轟轟烈烈的破除封建迷信中被摧毀,夷為平地,村名沒有改變,一直沿用至今。

【任家窩堡】自然屯。民國初年,有一任姓人家在此處搭建窩棚居住,開荒種地,人稱其為“任靶子”,年久成村,遂叫任家窩堡,現以王、陳、孫姓人家為大戶。

【八家子】自然屯。清同治年間,有齊、周、史、黃、陳、馬、楊、車八戶人家來此墾荒開地,因而得名。後車、楊、馬姓人家陸續遷出,現以齊、史、黃、周、李姓人家為大戶。

【墁山屯】自然屯,此屯前面(南)曾經有小山一座,名曰“墁山”,就取名為墁山屯。現在小山經歷風雨、水土流失、人為取土等原因,早已消失,基本夷平。1944年此處曾經發生鼠疫,死亡約60~70人,後都深埋處理,封存至今,每年防疫部門都定期進行處理、檢查。解放前曾歸屬大黃家窩堡管轄,解放後劃入唐僧廟所轄至今。

為紀念張強烈士,建國後將五區機關駐地哈拉沁屯改名為張強鎮,建立了張強烈士陵園,使烈士英名永垂。

張強鎮的由來——為紀念張強烈士而命名。

張強,河北省肅寧縣人,1916年出生于邵莊東高口村一個貧民家庭。一家六口僅靠父親打短工度日,雖家境貧寒,也節衣縮食供張強讀了二年書。並給他取了個響亮名字,希望他日後有出頭日子,使張家富強起來,終因經濟拮据,失學隨父種田。

抗日戰爭爆發後,肅甯縣有了領導抗日的共產黨組織,年已20歲的張強抱著“參加抗日,趕走日本鬼子”的決心,找到黨組織,要求參加革命,被批准擔任一區助理員,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秘書,縣財政科科員,不久提升為財政科科長。

1942年5月,日寇在冀中搞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蕩”,敵後抗日根據地遭到極大破壞,許多黨員幹部被敵人殺害,肅寧縣黨組織損失嚴重。為了堅持敵後鬥爭,縣委決定派張強到二區任區長,恢復二區工作。

二區是敵情最嚴重的一個區。張強到任後,恢復黨的基層組織和抗日武裝,在二區又燃起了抗日鬥爭的烈火。他的行動,引起了日偽的極大恐慌。敵人對他恨之入骨,派出特務到處偵察他的行蹤,伺機對他下毒手。敵人幾次到他家搜捕,找不到張強,就亂翻亂砸。全家人擔驚受怕,只得東躲西藏,受盡了白色恐怖的折磨。但張強沒有被日偽的反動氣焰下倒,繼續堅持鬥爭。他帶領群眾抗稅抗糧,建立、發展堡壘戶,為抗日武裝籌糧籌款,破壞日軍交通線,襲擊搶糧的日偽軍,剷除漢奸走狗,以頑強的革命意志通敵人進行殊死的鬥爭。

1945年抗戰勝利後,組織上決定派他參加赴東北幹部工作隊。當時父母年邁,妻子體弱,小妹才13歲,兩個孩子年幼,父母流著淚對他說“你要是走了,家裡可怎麼著哇!”。他家裡離不開他,但也知道革命更需要他,毅然與親人告別,踏上挺進東北的征程。

1945年12月,張強隨同一批冀中幹部被分配倒康平縣,任五區區長。到任後,放手發展群眾,開展反奸清算鬥爭。該區大黃家窩堡陳夢齡三兄弟,曾投靠日寇分別當上了開明、二酉、立德3個村德偽村長,霸佔糧田百餘坰,騾馬50餘匹,魚肉鄉里,稱霸一方,被人們稱為“西霸天”。?張強調查瞭解倒陳夢齡、陳松齡一家殘害百姓的罪惡事實,決定清算“二陳”,逮捕陳夢齡,沒收陳家浮產。並於1946年1月15日,召開全區群眾鬥爭大會,有60多人登臺控訴陳夢齡罪行,會場群眾激憤,高呼“清算陳夢齡”、“打倒西霸天”的口號。會後,區政府決定扣押“二陳”,罰款抵罪,限期交款。陳夢齡預感末日來臨,3月7日夜越獄逃竄。區政府發現後立即組織區小隊搜捕,但沒有抓到陳夢齡。張強區長與區小隊指導員陳宜華、龐庚喜研究決定,沒收陳家全部資產,並決定4月10日“農民掃蕩隊”查抄陳家大院。

陳夢齡逃跑後,秘密組織了一夥匪徒陰謀暴動,並潛回家中,準備用武力抗拒清算鬥爭。

4月10日清早,陳宜華、龐庚喜及通訊員劉廣林3人去陳家大院偵察情況,準備偵察後帶“農民掃蕩隊”查抄陳家大院。3人走到陳家大院“卡子門”裡,早有準備的陳家東西兩炮臺同時開槍,龐庚喜、陳宜華、劉廣林中彈犧牲。匪徒們將3位屍體拖至院內掩藏,準備待“農民掃蕩隊”到來時,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反清算。

張強烈士陵園

早8時過後,張強帶領通訊員武鳳彩、滿海山來到大黃家窩堡。發現街上無人行走,情況異常,唯恐“掃蕩隊”查抄行動有差,決定進村看看情況。他們策馬從街頭進入陳家“二卡子門”,見院門緊閉,院內無聲無息,更覺有疑,,3人下馬向陳家大院走去,沒走幾步,陳家炮臺突然開槍,張強隨槍聲倒下,武鳳彩跑過去一看,張強已中彈犧牲,滿海山見此情景忙喊:“武鳳彩快撤!”話音剛落,武鳳彩前胸中彈,栽倒在張強身上,滿海山急忙上馬向“卡子門”外沖去,沒跑多遠,也中彈落馬。負傷的武鳳彩蘇醒過來,帶傷突圍,在群眾的掩護下,甩掉追敵,趕到四區向縣政府報告。滿海山被抓進陳家大院後遇害。“農民掃蕩隊”聞槍聲撤回,倖免遇難。

當天,康平縣政府得知張強遇害的消息後,立即報告地委,地委即刻調分區十四團攻打陳家大院。陳夢齡從地道潛逃,更名改姓藏匿於北京。1952年被公安部門逮捕處決。

為表彰與紀念張強等烈士,上級決定將哈拉沁屯命名為張強鎮,1959年,在張強鎮建烈士陵園。

【東溝】自然屯,原名包令山,應為包陵山。清朝中葉,有蒙古貴族包姓在屯南山梁建墓地。山梁被命名為包陵山,“令”乃“陵”的諧音誤傳。新中國成立初有呂姓、孫姓、鄭姓、耿姓等人家陸續來此居住,文革時改名東溝。

【攔頭窩堡】自然屯,清朝初期,賓圖王設置收取地租的小吏,稱地攬頭,在此首居,故而得名。較早的居民有王姓、周姓、樊姓等。

【新集街】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人在鎮中心街北端聚居,形成村落,取名新集街。

【東山】自然屯,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穀,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清朝中期有山東紀姓、張姓、蔣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溝中攔腰築壩蓄水,建成水庫,壩東水庫北坡的屯落原名頭道溝,壩西為東山,有山東田姓、錢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因位於鎮區東邊山梁,故名東山。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頭道溝和東山統稱東山。

【小黃家窩堡】自然屯,清中晚期有河北人黃昌來此首居,故名黃家窩堡,為和大黃家窩堡區別,加小字而得名。後又有方、郭、薛等姓人家陸續聚居。

【良種場村】建制村,轄2個自然屯。

【良種場】自然屯,村駐地,本是哈拉沁村的一部分,1964年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縣政府決定各人民公社都設立一個良種場,故把張強大隊南部從張強大隊分出獨立,取名良種場。

【二道溝】清朝晚期,有山東薄姓、劉姓、盧姓、楊姓李姓等戶陸續來此居住。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穀,東山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依次向南排。故名二道溝。

【兩家子村】建制村,轄四個自然屯。

兩家子,自然屯,村駐地。原名褚家溝,清朝晚期有河北褚姓人家來此首居而得名。後又有河北申姓人家在褚家溝北山建磚瓦窯。該地稱申家窯。新中國建國初期,把褚家溝和申家窯住戶動遷合併到現屯址,取名兩家子。

【腰溝】自然屯,原名窯溝。因申家窯有一武姓師傅在此首居溝的中間部而得名。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兩家子村,1964年搞社教時改為腰溝。

【劉溝】自然屯,清朝晚期有河北劉姓人家來此首居,其次子身材高大魁梧性情暴戾,人稱劉傻子,地痞習氣,不務正業,危害鄉里,時常到外地惹禍。劉傻子的哥哥和叔叔為恐其惹怒蒙古兵,禍及鄉鄰,便趁其熟睡共同以巨斧殺之。因劉傻子知名度高,故稱該屯為傻子溝。原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兩家子村,文革時因其名不雅,改名劉溝。

投資20億的大強煤礦

【三道溝】清朝中期,有山東李姓人家來此首居,逐漸形成村落。由張法公路所在山脈向西伸出道道魚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溝谷,張強村東山屯前的溝穀稱頭道溝,依次向南排。自此為第三道溝,以此取名。

【敖寶村】建制村,轄兩個自然屯,原屬於八區,1952年劃歸五區.

敖寶,自然屯,清朝晚期由河北崔姓人家來此次居住,屯南曾有蒙古人的敖包,故屯名敖寶,“敖寶”實為“敖寶”之諧音訛誤。

【黃金窪子】自然屯。清朝晚期有山東人黃姓來此首居,因地勢低窪,故而得名。

【東一棵樹】建制村。現在轄三個自然屯。

東一棵樹村,自然屯,原名“一棵樹”,又名“北一棵樹”,清朝同治年間,有蒙古族葛姓一戶在此地東開荒占地,建房居住,有漢族趙姓一戶在此地西居住,中間則是一片荒地,荒地中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樹,故憑此樹稱此地為“一棵樹”。民國年間,民國時期與南面二牛鎮興盛村的“一棵樹”自然屯區分,則稱為“北一棵樹”;1949年,康平縣成立十區後,為與西面東紮哈氣的“西一棵樹村”區分起見,則又改為現在的“東一棵樹”。

【後辛力】自然屯,原名“辛立窩堡”又稱“後辛立窩堡”,建屯前,此地為內蒙古遊牧地。明朝末年河北永平府辛姓一戶來此墾荒圈地,築舍首居,後有胡姓、韓姓、叢姓遷居此地,人口始增,故稱此地為“辛立窩堡”,後來辛姓、胡姓他遷,不知去向。清朝末年由河北灤南縣趙姓一戶在該屯南面開荒占草成立自然屯“前辛窩堡”,為區分區分而更名為“後辛窩堡”現名為“後辛立”。1923年屬哈拉沁屯管轄,1949年9月歸屬歸屬林家窩村管轄。1969年後歸屬東一棵樹管轄。

【長城窩堡】自然屯,原名“常玉成堡”。清朝光緒年間有蒙古族人常玉成來此墾荒圈地,築成簡陋居舍,且經營小買賣,後來又陸續有曲、李兩姓來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則稱此地為“常玉成堡”。現名“長城窩堡”是後人長時間口傳得名。

【官寶窩堡】建制村,現轄官寶窩堡和十二家子兩個自然屯。官寶窩堡大米在遼北地區頗有名氣,以質優味香著稱,淡水養殖初具規模,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官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原名“官寶堡”。該村建屯前屬內蒙古遊牧部落之地。官寶藏語“官布”,意思是“拯救、救星”多指人名。清朝道光年間有蒙古人官布來此墾荒圈地,苫草抹泥,築成簡陋屋舍首居,以後陸續有漢人來此定居,稱此地為“官寶窩堡”。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更名為“向陽大隊”。文革結束後又改回原名“官寶窩堡”,首戶官布已他遷,不知去向,沿用其名至今。

【十二家子】自然屯,亦稱“雙六家子”,建屯前此地為大水溝、葦塘南有一道小山梁,屬內蒙古所轄之地。其名因12戶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清中期有白、葛、包、韓等六戶蒙古人家居住於此,後又有田姓等六戶漢族人家在山梁居住,因此稱“雙六家子”後改為現在的名字“十二家子”。

【後辛屯村】建制村,1937年歸康平縣直轄,名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縣政府撤銷,恢復原名“後辛屯”。現轄2個自然屯。

後辛屯,自然屯,村駐地,建屯前此地為荒地,屬內蒙古所轄的遊牧地。清朝嘉慶年間河北順天府高家莊高姓一戶來此墾荒圈地,建舍首居。開始了農耕生活,依從蒙語稱為“埃力”。後有河北李姓、鄭姓、夏姓等戶遷居此地,使此地人口開始增加。民國十二年,奉天省實行區村制,將此村更名為後辛屯。1937年歸康平縣管轄,時名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縣政府撤銷,恢復原名“後辛屯”沿用至今。

【和平街】自然屯,原名達“達子營”。南宋時期,此地為蒙古族達子過往的驛站以及屯兵之所,故稱“達子營”。據傳完顏宗弼(金兀術)率軍南下曾路過此地。1981年康平縣人民政府將村名“達子營”更改為“和平街”,沿用自今。

張強鎮的油田

【華家窩堡村】建制村,轄四個自然屯。

華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又名“華家堡”,該村首居戶而得名。清朝咸豐年間,有河北華姓一戶在此地開荒圈地,搭建窩棚,首居於此,開始稱為“華家窩堡”,後有河北順天府馮姓挑擔逃荒來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文化大革命時期,華姓一族他遷,不知去向,原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林家窩堡】自然屯,又名林家堡。清朝末年有二牛鎮小莫力克的林姓家族一戶分支來此地開荒圈地,搭建窩堡居住,後有馬、方、張姓等遷此定居,人口始增,稱“林家窩堡”。1949年為林家窩堡村公所駐地,隸屬張強鎮,下轄六個自然屯。1964年歸屬華家窩堡村所轄。

【孟家局子】實名(孟久局子),自然屯,原名“孟家局子”,又稱“孟酒局子”、“孟九局子”。清朝同治年間,居住在二牛鎮小莫力克的山東省孟姓燒酒大戶,派人來此地構建售酒的房舍,人們稱其為“孟家賣酒的局子”,即“孟家局子”,以後隨時間的推移及人們的口傳,又稱為“孟酒局子”、“孟九局子”,現名“孟久局子”。

【前辛力】自然屯,原名“前辛立窩堡”又稱“前辛立堡”。前清時,河北省灤南縣的趙姓一戶來此地放牛,搭建一牛圈,後又搬此居住,依據該屯後有“辛立窩堡”自然屯,則稱此屯為“前辛立堡”,也稱“前辛立窩堡”,現名為“前辛力”

【三棵樹村】建制村,所轄兩個自然屯。

【三棵樹】自然屯,,曾為三棵樹駐地,也稱“下三棵樹”。清嘉慶年間,有河北高姓一戶挑擔至此,見此土地肥沃,甚中意,便在此建舍首居,後又有古姓、王姓等戶先後來此居住,該村人口從此增加。因高家房東有三棵高大且極粗的古榆樹,故稱此地為“三棵樹”。位於古樹東南方有六戶人家居住,人們稱其為“么溝”。日久天長,陸續遷居此地的人家逐漸把兩地的空地建房占滿,使兩地相連,因此合二為一,成為一屯,始稱為“下三棵樹”。為區分起見,又把古榆樹西南十幾戶人家居住地稱為“上三棵樹”。現高姓家族他遷內蒙古等地。

【上三棵樹】自然屯,該村因與“下三棵樹”自然屯相區別而得名。清朝嘉慶年間有宗姓家族由山東、王姓家族由河北來此開荒占草,建舍而居,以後陸續有人遷此定居,人口逐漸增加。宗姓在此現為仍為大戶。

【蓋頂窩堡村】建制村。1930年歸哈拉沁屯(今張強鎮)開明村轄,蓋頂為甲,1947年解放後歸康平五區轄,蓋頂為行政村。

【蓋頂窩堡】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代初中期屬於科爾沁草原蒙古族領地。後有一蒙古族人來此放牧墾荒,遂居住於此,當時人稱其名為蓋頂。後又有其他人陸續來此地居住,繁衍下來,形成村落。因後來者都知道蓋頂其人,順其自然稱其村落名為蓋頂窩堡。

【城子溝】自然屯。據傳唐朝時稱高麗城,俗稱朝鮮城,是高麗人的一個王子居住的屬地,當年所築的軍事建築大都類似於城堡,為防範外敵入侵,所構築的城牆底座土砌,寬近八米,上碼砌青磚,高約2丈。城牆外外護城河,可用船進入,在薛禮東征前期最為鼎盛。薛禮征東後期,高麗人棄城逃跑。城牆前面的護城河隨著城牆的年久塌陷,被雨水沖刷於河內,致使河水溢出東流,加之水土流失,積年累月,逐漸沖出一條長約4~5千米、深1.5~3米、寬15~40米的溝.先有黃姓人來此居住,後有劉姓人遷來,年久成村。遂稱城子溝。

【提海窩堡】自然屯,提海,蒙語“雞”的意思。在乾隆年間,有一蒙古人最早搭窩堡在此居住,他養了很多雞,久而久之,人們便稱此人為“老提海”,因此,稱此地為提海窩堡。

【申家窩堡】自然屯,最早來此居住的是一申姓人家,立窩堡居住,後又有其他姓氏人家遷來,年久成村,就以最早來此地的人家的姓名,取名申家窩堡,用至今日。

【前朝陽窩堡】自然屯,最早到這裡居住的人家都把房屋建在向陽的坡地上,遂取名朝陽,俗稱朝陽窩堡,當時在其後面向北五百多米,也有人家居住,依據前面村名順叫後朝陽窩堡。後朝陽窩堡歸屬七家村管轄。

【大黃家窩堡村】建制村,村駐地。偽滿時期位開明村所轄。轄四個自然屯。

大黃家窩堡,自然屯,村駐地。早在二百多年前,關裡(俗稱南關裡)有半拉門、黃家鋪子兩村相連,那裡有人闖關東過來,看到此地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就在此處墾荒戰占草,黃姓人先來此地建立窩堡居住,遂名黃家窩堡。

【半拉門】自然屯,位於大黃家窩堡村東,一道之隔。距今200年前,瀋陽的皇寺老喇嘛去往北京,走到新民的半拉門(今黑山縣附近)時,住在一戶姓劉的家裡,因劉家對老喇嘛招待熱情而受感動,便把唐僧廟西南2.5千米外的一片土地給了劉姓人家。劉家離開半拉門後來到這片土地定居,沿用了其原來居住地的稱謂,起名為半拉門窩堡,後來人們習慣叫半拉門,將窩堡二字省略了,就稱之為半拉門。

【東三家子】自然屯。最早有常姓、陳姓、佟姓三戶人家在此地居住,初名稱之為小三家子,因別處有西三家子、北三家子等,為便於區別稱東三家子。

【雙四窩堡】自然屯,隸屬於大黃家窩堡村。160多年前,最早在此立窩堡的人叫李雙四和孫洪福,後有人陸續遷來,繁衍成村,遂就以李雙四為屯名,故叫雙四窩堡。

【前辛屯村】建制村,轄有2個自然屯。1945年前,偽開明村所在地,1947年歸屬康平縣五區管轄,1958年歸屬張強公社管轄,1961年建立大隊。

前辛屯,自然屯,村駐地。早在一百多年前,此地稱為新埃力,蒙語是新蓋的房子的意思,漢語諧音為辛屯,因而得名,又因有前後辛屯之分,故稱為前辛屯,沿用至今。

【白尹窩堡】自然屯,白尹蒙語“富饒”的意思。一百多年前,此處土地歸屬唐僧廟所有,土地肥沃,不少佃戶在此搭建窩堡,租種廟地,人們便將此地稱為白尹窩堡。

【七家子村】建制村,偽滿時期為開明村管轄。

【七家子】自然屯,村部所在地。約在250年前因有七戶人家在此地居住而得名。

【後朝陽窩堡】自然屯,參照前面的朝陽窩堡而得名,分為前後,因而稱後朝陽窩堡。

【佟家窩堡】自然屯。清同治年間,最早在此居住的有一佟姓人家,後有王、李、阮等姓人陸續遷入,年久成村,以最早佟姓人家為名,遂叫佟家窩堡。

張強鎮唐僧廟(今已毀)

【唐僧廟村】建制村,因曾有唐僧廟而得名。而得名,日偽時期歸開明村(今前辛屯)所轄。1947年為康平五區所屬,1955年高級社區成立,為唐僧廟鄉政府,轄5個自然屯。

【唐僧廟】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光緒六年(1880年)前,屬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地。

該村原有寺廟叫唐僧廟,而得名唐僧廟村名。唐僧廟初名寶山寺,規模不大,約建於1585年至1590年間。清咸豐年間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擴建的後的廟宇,占地面積約200畝,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有危圍牆,高近2米,夯土板築,東西有卡門。唐僧廟的主要建築都分佈在由南向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三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十八羅漢殿。天王殿北,中軸線東西兩側分別有轉經樓,臘八粥鍋、鬼王廟。這是廟的附屬建築,1950年,在轟轟烈烈的破除封建迷信中被摧毀,夷為平地,村名沒有改變,一直沿用至今。

【任家窩堡】自然屯。民國初年,有一任姓人家在此處搭建窩棚居住,開荒種地,人稱其為“任靶子”,年久成村,遂叫任家窩堡,現以王、陳、孫姓人家為大戶。

【八家子】自然屯。清同治年間,有齊、周、史、黃、陳、馬、楊、車八戶人家來此墾荒開地,因而得名。後車、楊、馬姓人家陸續遷出,現以齊、史、黃、周、李姓人家為大戶。

【墁山屯】自然屯,此屯前面(南)曾經有小山一座,名曰“墁山”,就取名為墁山屯。現在小山經歷風雨、水土流失、人為取土等原因,早已消失,基本夷平。1944年此處曾經發生鼠疫,死亡約60~70人,後都深埋處理,封存至今,每年防疫部門都定期進行處理、檢查。解放前曾歸屬大黃家窩堡管轄,解放後劃入唐僧廟所轄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