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教裡面的戒律也是一種取相分別?

問:佛教裡面的戒律也是一種取相分別?

答:戒律分成很多種,

不離相、名、分別的戒,叫做取相戒,一般的戒律——例如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都是取相戒。如果是已經見道位以上的人,他可以不需要守這種戒律,他可以遵守道共戒就好。他既然能夠不取相分別了,他也就不會做出什麼很大的壞事。假設有人今天搶劫了他,他難道會動手把對方殺了?就像在網路遊戲裡,他的一個寶物被人家搶走了,難道他要把操作網路遊戲的那個人給殺了嗎?所以,
一旦你認識了事實真相,你就會安住在一真法界、不取相分別的勝義諦。這個時候,如果有人來惹你,就算你還有一些貪嗔,你也不會氣到要把人殺掉的地步。

對於一個大乘見道者來講,只要他經常安住在勝義諦裡,他可以不需要去理會佛陀制定的戒律,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事。佛陀制定出來的一條一條的戒律,都是取相戒。但是佛陀還講道共戒和定共戒。

有禪定的人自然就可以守定共戒;見道位以上的人也可以守得住道共戒。他們可以不用理會那些一條一條的取相戒。不取相分別以後,就會隨順別人:“反正我自己無所謂,你這麼在意,我隨順一下你有什麼關係?”當然這也要看你的智慧深入到了哪個地步,智慧、解脫的力道一旦顯示出來,會造成很大的差別。參出密意,卻沒有辦法安住勝義諦的人,便沒有這樣的解脫功德,
只好繼續遵守取相戒;未悟的人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