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沒有吃到羊肉湯的帶路黨

春秋時期,中山國國君宴請在都城的士人,大夫司馬子期在座。君臣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但吃到一半發現羊肉湯不夠喝了,中山君就鬼使神差地沒分給司馬子期。司馬子期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憤而出走楚國,還當上了‘帶路黨’,極力遊說楚王攻打中山國。五年之後,中山國被楚國所滅,中山君也亡命天涯了。

在逃亡的路上,總有兩個人手握長矛緊跟著中山君。中山君很疑惑地問他們:“你們到底是誰啊?”這二人回答道:“臣的家父曾經差點被餓死,

是君上您拿出簡單的飯菜給他吃,救了他一命。他現在已經去世了,臨死之前告訴我們二人‘中山國有事,你們要以死保衛’,所以我們前來以死保衛中山君。”

中山君聽後,不禁仰天長歎:“施與別人的東西不在於東西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在困難急需之時;與人積怨不在深淺,

而在於怨恨是不是傷到人心。我因為一碗羊肉湯而亡國,又因粗茶淡飯而得到兩位勇士。”

有人說卑鄙難容的司馬子期因小嫉妒而興大難。筆者倒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司馬子期作為職業經理人,有在國家之間跳槽的流動性,

在他最能適應的國家獲得更大的個人成功無可厚非。第二,楚國虎踞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吞併中山國乃是歷史趨勢,並非司馬子期所能改變。第三,既然中山君在群臣面前不顧及司馬子期的基本尊嚴,那就不要責怪司馬子期的所作所為了。

聲明:文字版權歸虎賁資產所有,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