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哈工大學霸賣大米:3個月售出30噸

楊運才的磨米機器人。

年近40歲的哈工大EMBA、國家一級註冊暖通工程師楊運才,

原本是個在哈工大建築設計研究院做科研的專家,卻不甘平順的生活辭職開始創業。他搭建了一個農業平臺,打造F2C模式(即從廠商直接到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用“磨米機器人”賣大米,手機支付。好幾家風投追著他談合作。

A 工大碩士開磨坊 現磨大米銷南方

“我的家鄉在五常,最出名的就是大米。我的許多同學到南方工作後,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咱東北的大米。

”每年新米一下來,楊運才都要給南方的同學郵寄大米。同學們都勸他,應該把黑龍江這麼好的農產品全國去。

在日本考察時,楊運才發現,大米被定義為生鮮品類,“最佳賞味期”為脫殼後的一個月之內。而目前我國南方的消費者雖然也可以賣到東北大米,但受天氣濕熱、貯存困難等影響,想吃到新鮮的東北大米成了難事。受此啟發,楊運才打算向南方推銷當年的現磨大米。

2015年11月,新米上市。2015年12月末,楊運才創立米創農業公司及品牌“楊磨坊”。

B 合作水稻研究所 F2C平臺銷售

採訪中,楊運才一再強調:“我要做的就是去掉摻假、高毛利的中間環節,把安全健康送給消費者。”

楊運才在考察市場時發現,市場對安全綠色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黑龍江農民雖然能生產出好的農產品,卻賣不上好價錢。楊運才決定搭建一個農業平臺,打造F2C模式,以誠信樹口碑,

把家鄉大米送到消費者飯碗裡。

於是,楊運才與黑龍江省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合作,由農科院的專家負責把控種植端,控制大米的種植標準,保證大米的品質。同時,通過平臺,把這種優大米賣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龍江大米,認可龍江大米。

C 稻穀放入磨米機 兩三分鐘變精米

為了避免天氣濕熱、現磨大米貯存難問題,他在產品包裝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大米也需要呼吸,

我們以一個簡樸的白色帆布袋裝大米,同時又加一層密封包裝防止摻假。”楊運才向記者說著他的匠心獨運。

D 招募社區合夥人 一週報名145人

同時,楊運才啟動了社區合夥人計畫。“合夥人既是社區居民、消費者的代表,又是產品體驗官和品質把控官。未來,我們會邀請合夥人到基地體驗糧食種植的全過程,提供回饋。”楊運才的這種商業模式一經推出,三天就有105位一線城市的寶爸寶媽加入“社區合夥人”團隊。

一周後,他收穫了145位社區合夥人。

今年,他計畫售出500至1000噸大米。“我不著急把市場吃透,公司正在融資。我的目標是讓消費者吃上優質米,好大米賣上好價錢。”楊運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