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常大米送進社區 他設磨米機器人碾出香糯精米 三個月售出30噸

◆ 楊運才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文| 鉛筆道 記者 趙芳馨

►導語

11月,新米上市。12月,臨近年關。楊運才踩著時間點,把公司註冊了下來。

拿到營業執照第一天,校友們催促他:“老楊,開整吧!”建群後,幾百人在群裡接龍下單。校友還為他介紹了一位元大客戶,“加一加,當天賣了將近20噸大米”。

首戰告捷,米創農業及旗下品牌“楊磨坊”也正式成立。其與黑龍江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合作,由後者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種植標準。公司向農民收購五常“稻花香”大米,

以F2C模式直接配送給社區消費者。

楊運才提倡現磨大米,因此在社區設置磨米機器人。1~2斤帶殼稻穀,放入磨米機器人中,2分鐘內可以被磨成糙米,再加工為精米。

截至目前,“楊磨坊”主要靠社群售賣,每袋“稻花香”為5公斤裝(12.9~15.9元/斤),另有適合家庭一次性食用的半斤罐裝,三個月共售出約30噸大米。社區合夥人已招募145人。

專案正尋求天使輪融資,計畫金額500萬元。

注: 楊運才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黑土地的大米

晚上10點下班後,學習到淩晨一點;三個半小時後起床,繼續學習。四年來,為了考取國家一級註冊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楊運才重複著這樣的日子,樂此不疲。

拿下基礎課那一年,他也如願取得了母校哈工大設計院的Offer。

在體制內工作到2012年,他漸漸感到這份工作上升空間不大。往後三四十年混下去,

生活能一眼望到頭,“但外面的世界還那麼精彩”。

農民出身的楊運才選擇離職創業,從事環保設備和景觀綠化工程的老本行。他的本意是為身邊的夥伴做點事情,幫他們創造就業機會。

但事實離初衷越來越遠,靠著關係拿項目,他的生活逐漸被“吃飯喝酒找關係”淹沒。

痛定思痛,楊運才放棄了沒有長遠發展的行業,意圖轉型。身邊人都在務農,“我還是踏踏實實地立足黑土地,

幹點‘接地氣’的事兒”。

他想起曾經在福建出差的日子:吃著當地口感略硬的秈米,越發懷念家鄉香甜軟糯的大米飯。

對他來說,北方人去了南方,有兩樣東西就成了情結。“一是想念冬天的雪和踩在雪地裡嘎吱嘎吱的感覺;二是作物,特別是大米,每每想起都流口水。”

回黑龍江後,他經常給南方的同學寄大米。而自家的兩個寶寶,也都是吃著家鄉的糧食長大的。

◆ 水稻在五常的生長條件

同學朋友們對安全綠色食品的需求,讓他對農業,尤其是大米產生了興趣。但家鄉農民的實際情況是,“一直以來都重視產量,不重視品質”,更不用說產業鏈的深度發展了。

楊運才想,自己好歹也是哈工大出身,可以搭建一個農業平臺,以F2C的模式把家鄉健康綠色的大米送到消費者飯碗裡。

去年12月,他踏上二次創業之路,成立米創農業及品牌“楊磨坊”。

現磨現吃

楊運才給自己定位為“糧食的搬運工”,公司並不種地,而向農民收購大米。

在朋友介紹下,他結識了黑龍江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的所長。隨後,米創農業與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後者在水稻種植領域有豐富經驗,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援和種植標準。

同時,一些五常的合作社與研究所有十年以上的合作關係,能為“楊磨坊”提供符合標準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只要保證收購量,農民很願意與米創農業合作,“我們的收購價格也至少比市面上高1毛錢”。

解決了糧食來源的問題,楊運才要做的是怎樣行銷和運營,把大米賣出去。而留心農業和大米以來,他早在兩三年前開始調研日本、韓國以及臺灣的米企。

以日本為例,大米被定義為生鮮品類,並存在“最佳賞味期”,即稻穀脫殼後的一個月內之內食用最佳。三個月後,大米80%營養已流失,脂肪酸化、水解,易生成脂肪酸、黃化酶等有毒物質。

受此啟發,楊運才宣導現磨大米。在F2C模式基礎上,米創農業將在社區設置磨米機器人,現場磨精米。有現磨服務時,稻穀由研究院的低溫儲備庫運至各地方倉,再配送至社區。

他與生產磨米機的廠家合作,在原有自動販售大米的基礎上,增加碾磨功能。1~2斤帶殼稻穀,放入磨米機器人中,2分鐘內可以被磨成糙米,再加工為精米。

之後的產品包裝上,他也費了一番功夫。“大米也需要呼吸。”由此,“楊磨坊”以一個簡樸的白色帆布袋裝大米,同時又有一層密封包裝防止摻假。

◆ 帆布袋裝著稻花香。

目前,磨米機器人已進入內測階段,兩三個月後可推向市場。

與此同時,楊運才啟動了社區合夥人計畫。上周,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好久,憋出了一篇《這位名校碩士理工男,你為何放棄數十萬年薪,辭職賣大米?》。文中回憶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及創業初心,最後引出了社區合夥人。

一周後,他收穫了145位社區合夥人。

對品牌來說,合夥人既是社區居民,消費者的代表,又是產品體驗官和品質把控官。“未來,我們會邀請合夥人到基地體驗糧食種植的全過程,提供回饋。”

現階段,“楊磨坊”主要靠社群售賣,每袋“稻花香”為5公斤裝(12.9~15.9元/斤),另有適合家庭一次性食用的半斤罐裝,三個月共售出約30噸大米。

今年,楊運才計畫售出500~1000噸大米即可。他並不著急把市場吃透,“關鍵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組建團隊”。

而未來關於大米的玩法就更多了。“大米也能成為像紅酒、咖啡一樣的‘嗜好品’,還能發展粉絲經濟。”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劉金策

以F2C的模式把家鄉健康綠色的大米送到消費者飯碗裡。

去年12月,他踏上二次創業之路,成立米創農業及品牌“楊磨坊”。

現磨現吃

楊運才給自己定位為“糧食的搬運工”,公司並不種地,而向農民收購大米。

在朋友介紹下,他結識了黑龍江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的所長。隨後,米創農業與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後者在水稻種植領域有豐富經驗,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援和種植標準。

同時,一些五常的合作社與研究所有十年以上的合作關係,能為“楊磨坊”提供符合標準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只要保證收購量,農民很願意與米創農業合作,“我們的收購價格也至少比市面上高1毛錢”。

解決了糧食來源的問題,楊運才要做的是怎樣行銷和運營,把大米賣出去。而留心農業和大米以來,他早在兩三年前開始調研日本、韓國以及臺灣的米企。

以日本為例,大米被定義為生鮮品類,並存在“最佳賞味期”,即稻穀脫殼後的一個月內之內食用最佳。三個月後,大米80%營養已流失,脂肪酸化、水解,易生成脂肪酸、黃化酶等有毒物質。

受此啟發,楊運才宣導現磨大米。在F2C模式基礎上,米創農業將在社區設置磨米機器人,現場磨精米。有現磨服務時,稻穀由研究院的低溫儲備庫運至各地方倉,再配送至社區。

他與生產磨米機的廠家合作,在原有自動販售大米的基礎上,增加碾磨功能。1~2斤帶殼稻穀,放入磨米機器人中,2分鐘內可以被磨成糙米,再加工為精米。

之後的產品包裝上,他也費了一番功夫。“大米也需要呼吸。”由此,“楊磨坊”以一個簡樸的白色帆布袋裝大米,同時又有一層密封包裝防止摻假。

◆ 帆布袋裝著稻花香。

目前,磨米機器人已進入內測階段,兩三個月後可推向市場。

與此同時,楊運才啟動了社區合夥人計畫。上周,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好久,憋出了一篇《這位名校碩士理工男,你為何放棄數十萬年薪,辭職賣大米?》。文中回憶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及創業初心,最後引出了社區合夥人。

一周後,他收穫了145位社區合夥人。

對品牌來說,合夥人既是社區居民,消費者的代表,又是產品體驗官和品質把控官。“未來,我們會邀請合夥人到基地體驗糧食種植的全過程,提供回饋。”

現階段,“楊磨坊”主要靠社群售賣,每袋“稻花香”為5公斤裝(12.9~15.9元/斤),另有適合家庭一次性食用的半斤罐裝,三個月共售出約30噸大米。

今年,楊運才計畫售出500~1000噸大米即可。他並不著急把市場吃透,“關鍵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組建團隊”。

而未來關於大米的玩法就更多了。“大米也能成為像紅酒、咖啡一樣的‘嗜好品’,還能發展粉絲經濟。”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劉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