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捉妖記2何以不好看,端的是犯了“好萊塢續集病”

本文作者:李嘯天

2014年,《王牌特工:特工學院》橫空出世,

讓看慣了各種特工片的觀眾依然感覺到了它的與眾不同。我操得累,居然還可以這樣!?2017年,《王牌特工2:黃金圈》再現世間,儘管演員陣容,故事場景,動作場面,都是升了一級,但最終效果卻並不好看,口碑崩壞,再沒有第一部來時那麼搶眼。原來不過是老一套,已經見識過了,換湯不換藥罷了。《捉妖記》的走勢非常類似《王牌特工》。

2015年,《捉妖記》橫空出世,讓中國觀眾見識到原來國產電影也可以這麼玩,

原來國產鬼片也可以很蠢萌,也可以老少鹹宜。藝術角度上,《捉妖記》的成色本不算高,只是導演許誠毅以好萊塢的手法拍攝中國電影,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厚度,豐富了中國電影的內容。最終《捉妖記》大獲讚揚,還推高了電影票房的漲幅。2018年,《捉妖記2》上映,演員陣容上國民男神梁朝偉空降而入,加上李宇春、楊佑寧,也是大大升級了。而且故事上也更複雜,動作場面也都升了級,
把檔期從暑假檔調到了春節檔,野心明顯不小。似乎萬事俱備,只欠票房了。但想的很美,電影最終成色卻沒有那麼美。電影院裡看得人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致來。那感覺,就跟看《王牌特工2:黃金圈》時是一樣的。

許誠毅在好萊塢服務多年,是夢工廠的主力之一,甚至被譽為“史瑞克之父”,回到國內首開導筒,出手就是《捉妖記》。別說,《捉妖記》中的妖們都圓滾滾的一幅蠢萌樣,還真的很像怪物史瑞克。他將自己在好萊塢的多年所學,全力灌注於《捉妖記》之上,原創出了一個好奇又好玩的故事。

創造了一個IP,開啟了一段傳奇。可惜的是,他犯了好萊塢的通病。就是三部曲中負責承上啟下的第二部不好看,不僅故事不完整,還輸於氣勢之上。

許多嚴絲合縫的三部曲之中,第二部往往會吃虧,牛逼如《指環王》及《駭客帝國》,都無法免俗。既要承接前部的精彩,又要給下一部留出空間,自己被套在枷鎖之中,左支右絀,兩不相靠,很難自成高☆禁☆潮,這就是“好萊塢續集病”。這一難題,近些年才算有所改變,

像漫威中的《美國隊長2》就明顯比《美國隊長》強出天際,簡直不像一個媽生的。其他像《雷神2》也明顯比《雷神》強很多,《X戰警:逆轉未來》也明顯比《X戰警:第一戰》要強,《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也比《星球崛起》要強。不過,這些影片的第二部之所以能夠更強,在於基本上是推倒重來,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第二部與第一部之間的關聯相對鬆散的多。《猩球崛起》三部曲之間,每一集的演員就大換班,除了那只大猩猩凱撒沒有變,故事全都不一樣,這才打破了傳統的續集悖論。《美國隊長》三部曲也是如此,這三部曲之間實際上直接關聯度也不強,關聯更緊密的是漫威宇宙。《美國隊長2》承接的是《復仇者聯盟》,而不是《美國隊長》;同樣,《美國隊長3》承接的是《複聯2》,也不是《美隊2》。這才做到了不一樣。真的連接緊密的《超凡蜘蛛俠》,結果到了第二部就接不下去了,成了悲劇。

《捉妖記2》的故事緊接著《捉妖記》,關係緊密,於是就落入窠臼,精彩不起來了。一個新鮮的第一部,灌注了主創人員多年的心血,而且沒有之前沒有獲得,因此也不怕失去,於是大量創新在其中,也敢於冒險。而第二部要上馬時,創作的時間明顯減少,此時已經功成名就,再創作,就不敢於冒險了,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碼,看似升級,實則是無奈,因為主創們怕失去,怕毀於一旦,怕好不容易積累的名聲與利益毀於一旦,於是小心翼翼地去創作,唯恐哪裡錯了。就這樣,第二部多了很多套路,多了挖空心思討好觀眾的小心思。這是好萊塢一直存在的一個難題,可惜的是許誠毅也沒有找到解決辦法。笑點比較尷尬,主創們明顯在討好觀眾,費盡心神地去撓觀眾的癢癢肉,可惜的是早已皮糟肉厚見多識廣的觀眾們就是不笑,於是就尬在了那裡。

從故事線上,《捉妖記2》相對來說很簡單,就是第一部中小妖王胡巴與他的人類父母宋天蔭夫婦分手後,開始了一段各自尋找對方的旅程,同時妖界之王再派精兵前往捉拿胡巴。由第一部的從合到分,再到本部的從分到合,故事看似不複雜,講好了,是可以抓人的。影片中的三條故事線,宋天蔭與霍小嵐占了一條,胡巴占了一條,楊佑寧飾演的反派妖王占了一條。按說,作為反派的妖王戲份應該更多一些,以此來顯示正邪對立的緊張感,可惜這條線索處理的過於草率,沒有什麼張力。如果說楊佑寧這條線是隱線,不喧賓奪主,倒也說得過去。

倒是胡巴這條線,增添了梁朝偉與李宇春兩大天王級的新角色。本來這條線索講的是胡巴如何找尋到自己的父母,並回到他們身邊。但是,大概是為了遷就與彰顯梁朝偉與李宇春的咖量,在他們身上加的戲明顯過多了。李宇春的存在與推動胡巴故事的走向壓根沒有太大關係,顯得過於突兀了。包括梁朝偉飾演的屠四穀,大概是因為梁朝偉的咖太大,這部裡他一下躍升為了男主角,井柏然與白百合的戲都被他一個人給搶去了。這一安排,對於劇情來說,完全是胡鬧。搞的整個玩脫了,收都收不回來。第二部的故事本來就不太承接,這一再為新人加戲的做法,使得整個影片都被玩散架了,扯到了蛋。演員演的蛋疼,觀眾看的也蛋疼。

梁朝偉壓根就不適合這樣的角色。梁朝偉只有在王家衛與銀河映射的掌控下,才能充分散發他的成熟男人的氣概,一旦離開,就會散架。玩喜劇,無論是爾冬升執導的《大魔術師》,還是張嘉佳執導的《擺渡人》,都讓他的男神人設崩盤,帶不動一點票房的銷售。在《捉妖記2》裡他再次玩起了喜劇,結果依舊如此。喜劇真的不適合你,偉仔,不要再玩了。好好做你的男神,不要整的一副屌絲相。曾經,梁朝偉也演過喜劇,他飾演的韋小寶(《鹿鼎記》)與江小魚(《絕代雙驕》),都是早期的經典。但他早已完成了轉型,走出了一條成熟男子的人設,而且大獲成功,成為了國民男神,一顰一笑都讓舉國的少婦們夜不能寐。現在,難道是結婚之後,生活變的幸福了嗎?不想再扮憂鬱了嗎?再度玩起了喜劇,結果把自己給玩壞了。

香港的演員,演什麼像什麼的,真的太少了。梁家輝算一個,無論是知識份子,還是正義警官,或者是兇狠囂張的黑幫大佬,都能演的超神出化,《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簡直讓他親媽都認不出來,《明月幾時有》中就端坐著聊幾句天的鏡頭就演出了人世的滄桑來。另外黃秋生算是半個吧。梁朝偉,還是乖乖回到王家衛身邊,繼續演成熟男人的角色比較適合,還能繼續做獲獎收割機,喜劇真的不適合你。

《捉妖記2》的票房目前暫時不錯,又要大賺了。希望主創人員不要被票房遮住了雙眼,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在第三部中變本加厲。希望能夠警醒,不要毀了這個IP。

除了那只大猩猩凱撒沒有變,故事全都不一樣,這才打破了傳統的續集悖論。《美國隊長》三部曲也是如此,這三部曲之間實際上直接關聯度也不強,關聯更緊密的是漫威宇宙。《美國隊長2》承接的是《復仇者聯盟》,而不是《美國隊長》;同樣,《美國隊長3》承接的是《複聯2》,也不是《美隊2》。這才做到了不一樣。真的連接緊密的《超凡蜘蛛俠》,結果到了第二部就接不下去了,成了悲劇。

《捉妖記2》的故事緊接著《捉妖記》,關係緊密,於是就落入窠臼,精彩不起來了。一個新鮮的第一部,灌注了主創人員多年的心血,而且沒有之前沒有獲得,因此也不怕失去,於是大量創新在其中,也敢於冒險。而第二部要上馬時,創作的時間明顯減少,此時已經功成名就,再創作,就不敢於冒險了,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碼,看似升級,實則是無奈,因為主創們怕失去,怕毀於一旦,怕好不容易積累的名聲與利益毀於一旦,於是小心翼翼地去創作,唯恐哪裡錯了。就這樣,第二部多了很多套路,多了挖空心思討好觀眾的小心思。這是好萊塢一直存在的一個難題,可惜的是許誠毅也沒有找到解決辦法。笑點比較尷尬,主創們明顯在討好觀眾,費盡心神地去撓觀眾的癢癢肉,可惜的是早已皮糟肉厚見多識廣的觀眾們就是不笑,於是就尬在了那裡。

從故事線上,《捉妖記2》相對來說很簡單,就是第一部中小妖王胡巴與他的人類父母宋天蔭夫婦分手後,開始了一段各自尋找對方的旅程,同時妖界之王再派精兵前往捉拿胡巴。由第一部的從合到分,再到本部的從分到合,故事看似不複雜,講好了,是可以抓人的。影片中的三條故事線,宋天蔭與霍小嵐占了一條,胡巴占了一條,楊佑寧飾演的反派妖王占了一條。按說,作為反派的妖王戲份應該更多一些,以此來顯示正邪對立的緊張感,可惜這條線索處理的過於草率,沒有什麼張力。如果說楊佑寧這條線是隱線,不喧賓奪主,倒也說得過去。

倒是胡巴這條線,增添了梁朝偉與李宇春兩大天王級的新角色。本來這條線索講的是胡巴如何找尋到自己的父母,並回到他們身邊。但是,大概是為了遷就與彰顯梁朝偉與李宇春的咖量,在他們身上加的戲明顯過多了。李宇春的存在與推動胡巴故事的走向壓根沒有太大關係,顯得過於突兀了。包括梁朝偉飾演的屠四穀,大概是因為梁朝偉的咖太大,這部裡他一下躍升為了男主角,井柏然與白百合的戲都被他一個人給搶去了。這一安排,對於劇情來說,完全是胡鬧。搞的整個玩脫了,收都收不回來。第二部的故事本來就不太承接,這一再為新人加戲的做法,使得整個影片都被玩散架了,扯到了蛋。演員演的蛋疼,觀眾看的也蛋疼。

梁朝偉壓根就不適合這樣的角色。梁朝偉只有在王家衛與銀河映射的掌控下,才能充分散發他的成熟男人的氣概,一旦離開,就會散架。玩喜劇,無論是爾冬升執導的《大魔術師》,還是張嘉佳執導的《擺渡人》,都讓他的男神人設崩盤,帶不動一點票房的銷售。在《捉妖記2》裡他再次玩起了喜劇,結果依舊如此。喜劇真的不適合你,偉仔,不要再玩了。好好做你的男神,不要整的一副屌絲相。曾經,梁朝偉也演過喜劇,他飾演的韋小寶(《鹿鼎記》)與江小魚(《絕代雙驕》),都是早期的經典。但他早已完成了轉型,走出了一條成熟男子的人設,而且大獲成功,成為了國民男神,一顰一笑都讓舉國的少婦們夜不能寐。現在,難道是結婚之後,生活變的幸福了嗎?不想再扮憂鬱了嗎?再度玩起了喜劇,結果把自己給玩壞了。

香港的演員,演什麼像什麼的,真的太少了。梁家輝算一個,無論是知識份子,還是正義警官,或者是兇狠囂張的黑幫大佬,都能演的超神出化,《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簡直讓他親媽都認不出來,《明月幾時有》中就端坐著聊幾句天的鏡頭就演出了人世的滄桑來。另外黃秋生算是半個吧。梁朝偉,還是乖乖回到王家衛身邊,繼續演成熟男人的角色比較適合,還能繼續做獲獎收割機,喜劇真的不適合你。

《捉妖記2》的票房目前暫時不錯,又要大賺了。希望主創人員不要被票房遮住了雙眼,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在第三部中變本加厲。希望能夠警醒,不要毀了這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