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確認入局自動駕駛,BAT競爭白熱化

BAT中百度和騰訊已率先公佈了自己在無人車領域的格局,

而就在昨天,阿裡無人車路測曝光,隨後阿裡確認佈局無人駕駛,並將由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負責此專案。

事實上,阿裡百度騰訊從2015年起就陸續成立汽車相關部門,2016年起則可看到三大巨擘推出的互聯網汽車、自動駕駛車等上市。

阿裡無人車路測的曝光,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根據財新網的報導,4月16日,有阿裡巴巴內部員工透露,阿裡團隊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已有車輛進行了常態化路測,並具備了在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目前還有幾十輛處在開發流程中。

阿裡自動駕駛選取的技術路線為L4,即全自動駕駛,即行駛由機器主導,在絕大多數場景下,都不需要人干預。阿裡的路測車輛改裝自林肯MKZ,百度、英偉達和多家創業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均採用該款車改裝佈署。

根據阿裡內部知情人士的表述,其自動駕駛團隊成立時間比較短,

但相關的研究已經進行一年多。

發展至今,三大巨擘的汽車生態已逐漸完善,競爭亦走向白熱化,儘管同樣看准汽車市場,然從技術開發平臺、車載作業系統、圖資資源等面向來看,三者側重的面向卻截然不同。

AliOS為基礎以資料貫穿阿裡生態系統,側重後市場應用服務開發

阿裡佈局仍秉持資料互聯互通的核心,透過高德地圖、易圖通掌握地圖資源,並推出車載作業系統AliOS,

使各個原生App得於其中運行,借此進行資料搜集與汽車後市場的應用服務開發。

此發展核心亦可從其投資重點中看出端倪,包括與上汽集團共同設立的互聯網汽車基金,抑或是持有50%股份斑馬網路,皆系對標互聯網汽車相關應用服務的開發,而非前裝市場,奠基於此合作網路,2016年與上汽合作推出互聯網汽車榮威RX5。

同時,2017年的雲棲大會中宣佈將AliOS開源,此代表未來阿裡和整車廠的合作,

不再局限於上汽集團,預計2018年起陸續接入其他整車廠;值得注意的是,阿裡整體佈局系以AliOS為基礎,然車載作業系統的人機界面不同於智慧型手機,已逐漸由觸控轉向聲控。

AliOS目前仍以圖形操作介面為主,即便有推出語音辨識功能,但其技術系來自Nuance,阿裡自行開發的語音辨識模組iDST直到2017年初才進到AliOS中,未來如何將自有技術與業務開發結合,將成為阿裡佈局重點。

從整車製造,到乘用車、物流配送車、卡車的自動駕駛全產業佈局,再到高德地圖、千尋位置、斑馬智行等各領域的軟硬體支持,在這場重資金、重人才的產業競技中,阿裡的產品矩陣正不斷趨於完整、完善。雖然在起跑時落後於百度、騰訊,但對於一家市值 4 千多億美金的公司來說,一擲千金下的彎道超車也絕非夜談。

百度著重自動駕駛技術開發能力,Apollo計畫連結傳統汽車產業

百度於2013年即啟動自動駕駛研發工作,並于2015年於北京五環進行測試與成立事業部,儘管全球已有眾多科技廠商投入自動駕駛車的開發,但皆處於開發與測試階段,整體系統較封閉且商業模式與生態亦不明確。

2017年初,百度發佈Apollo計畫,含括車輛平臺、硬體平臺、軟體平臺與雲端資料平臺四大部份,透過開放平臺策略接入傳統汽車產業,此一平臺的發佈也等於宣告百度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模式大致擬定,與傳統車廠的合作成果也將於2018年陸續上市。

在車載作業系統方面,雖百度目前採用的Carlife是手機互聯方案,但隨後推出的語音控制作業系統DuerOS亦為Apollo架構中的模組之一,也提升了DuerOS於車載人機界面的競爭力。

地圖資源上,以往百度地圖的應用多著重於互聯網面向,圖資來源則採用其他圖資商的底圖,直至2013年收購具有電子導航地圖繪製資質的北京長地萬方科技,開始進行高精地圖的資訊採集,為發展自駕車建立全面的地圖資訊基礎。

最後,百度整體佈局雖仍以自行開發、平臺開放為主,尚未有大型的投資,但已與長江產業生態基金成立了規模100億元人民幣的Apollo生態基金,未來將圍繞Apollo生態進行投資。

騰訊首重汽車投資,車載作業系統仍不脫離社交屬性

雖然整體來看,騰訊在技術開發平臺與車載作業系統的發展力度都不如百度與阿裡,但就汽車相關的投資來看,騰訊的佈局最為積極,包括入股Tesla成為第五大股東、入股四維圖新成為第二大股東、投資新創企業蔚來汽車與愛馳億維等。

騰訊於2017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發佈了車載作業系統AI IN CAR,整體功能與阿裡較為類似,亦包括前述的語音交互,騰訊亦將騰訊叮噹語音辨識放入AI IN CAR中,實現更適合用車情境的人機界面。

此外,車載系統仍不脫離騰訊最大的優勢——社交,其將WeChat結合至AI IN CAR系統中,透過語音收發WeChat訊息,以確保于安全的行車場景下進行社交,此系統目前已與廣汽、比亞迪、吉利、長安、東風柳汽合作。

最新消息,騰訊公司與中國一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騰訊車聯“AI in Car”智慧解決方案,打造智慧網聯產品,基於資料運營和增值服務的聯合體。

據騰訊方面介紹,此次合作聚焦在場景研究、資訊安全、車聯網生態、雲平臺與大資料等領域。其中在場景研究領域,雙方將開展基於場景的用戶需求及痛點研究,為產品策劃提供支撐;在資訊安全領域,一汽聯合騰訊科恩實驗室開展資訊安全合作;在車聯網生態領域,雙方將探索共建“互聯網+汽車”生態圈;在雲平臺與大資料領域,雙方在人工智慧、精准行銷、大資料分析、產品及服務等方面共同探索大資料研究與應用。

文丨林雅惠

並于2015年於北京五環進行測試與成立事業部,儘管全球已有眾多科技廠商投入自動駕駛車的開發,但皆處於開發與測試階段,整體系統較封閉且商業模式與生態亦不明確。

2017年初,百度發佈Apollo計畫,含括車輛平臺、硬體平臺、軟體平臺與雲端資料平臺四大部份,透過開放平臺策略接入傳統汽車產業,此一平臺的發佈也等於宣告百度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模式大致擬定,與傳統車廠的合作成果也將於2018年陸續上市。

在車載作業系統方面,雖百度目前採用的Carlife是手機互聯方案,但隨後推出的語音控制作業系統DuerOS亦為Apollo架構中的模組之一,也提升了DuerOS於車載人機界面的競爭力。

地圖資源上,以往百度地圖的應用多著重於互聯網面向,圖資來源則採用其他圖資商的底圖,直至2013年收購具有電子導航地圖繪製資質的北京長地萬方科技,開始進行高精地圖的資訊採集,為發展自駕車建立全面的地圖資訊基礎。

最後,百度整體佈局雖仍以自行開發、平臺開放為主,尚未有大型的投資,但已與長江產業生態基金成立了規模100億元人民幣的Apollo生態基金,未來將圍繞Apollo生態進行投資。

騰訊首重汽車投資,車載作業系統仍不脫離社交屬性

雖然整體來看,騰訊在技術開發平臺與車載作業系統的發展力度都不如百度與阿裡,但就汽車相關的投資來看,騰訊的佈局最為積極,包括入股Tesla成為第五大股東、入股四維圖新成為第二大股東、投資新創企業蔚來汽車與愛馳億維等。

騰訊於2017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發佈了車載作業系統AI IN CAR,整體功能與阿裡較為類似,亦包括前述的語音交互,騰訊亦將騰訊叮噹語音辨識放入AI IN CAR中,實現更適合用車情境的人機界面。

此外,車載系統仍不脫離騰訊最大的優勢——社交,其將WeChat結合至AI IN CAR系統中,透過語音收發WeChat訊息,以確保于安全的行車場景下進行社交,此系統目前已與廣汽、比亞迪、吉利、長安、東風柳汽合作。

最新消息,騰訊公司與中國一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騰訊車聯“AI in Car”智慧解決方案,打造智慧網聯產品,基於資料運營和增值服務的聯合體。

據騰訊方面介紹,此次合作聚焦在場景研究、資訊安全、車聯網生態、雲平臺與大資料等領域。其中在場景研究領域,雙方將開展基於場景的用戶需求及痛點研究,為產品策劃提供支撐;在資訊安全領域,一汽聯合騰訊科恩實驗室開展資訊安全合作;在車聯網生態領域,雙方將探索共建“互聯網+汽車”生態圈;在雲平臺與大資料領域,雙方在人工智慧、精准行銷、大資料分析、產品及服務等方面共同探索大資料研究與應用。

文丨林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