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行業在“橫盤調整”,晉江品牌怎麼就能賺到錢?| 鞋業頭條4.13

近期,晉江安踏、361度、特步等多家運動鞋服龍頭企業相繼發佈去年年報。

年報顯示,這些運動鞋服界的“大咖”,在複雜經濟背景下,均交出一份份亮麗的成績單。

安踏年報顯示,2017年,安踏全年實現營收166.9億元,較上年度增加25.1%;股東應占溢利增加29.4%至30.9億元,業績創歷史最佳。此外,公司毛利率為49.4%,繼續處於行業領先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本市場上,在財報公佈日,安踏體育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市值突破1000億港幣,位居全球運動鞋服行業第三位。

361度也呈現業務上升趨勢。根據年報,去年361度營收51.582億元,同比上升2.7%,主要由集團2017年全年的訂貨會訂單增長所帶動。其中,鞋類產品銷售占總營業額的比例增至44.7%;服裝銷售占總營業額38.5%。同時,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上升13.4%至4.567億元。毛利為21.564億元,毛利率維持在41.8%。

去年,

特步由於零售管道調整,營收有所下降。不過,零售表現良好,獨家代理商直營店的銷售效益已提升10%以上,新裝修為體育形象的店鋪每平方米銷售額提升超過10%。此外,毛利率連續5年攀升,去年上升0.7個百分點至43.9%。

在經濟形勢複雜、全行業“橫盤調整”之時,龍頭企業緣何逆勢崛起?

運動鞋服行業是晉江最早發展起來的傳統製造業,全市一度擁有上千家各類運動鞋服企業。然而,

近年來,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和持續演進,一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市場變革襲來。這一背景下,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運動鞋服產業備受考驗。

壓力之下,晉江龍頭運動鞋服企業站了出來,下決心改變傳統的盈利模式和發展路徑,由粗放轉向集約,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型。

去年,361度的研發開支占集團營業額的3.4%。去年5月,361度研發中心在晉江落成。

而更早前,集團還在臺灣地區設置專為海外產品線設計的研發團隊,開發3M反光印花面料、七彩發光材料等高性能面料。同時,還建立自主開發的技術,滿足各種鞋類產品的特定功能,提高功能性。截至去年底,該集團已取得273項專利。

361度研發中心

而安踏去年的研發開支占整體銷售額的5.7%,比2016年上升0.6個百分點。去年3月,安踏與國際巨頭科慕公司建立關於源自可再生資源的戰略合作聯盟。

對功能性體育產品,特步則專注於跑步科技。特步與美國陶氏化學公司、3M公司、英威達公司及日本東麗株式會社等國際纖維材料開發商合作,共同研發纖維科技。去年,特步推出競速快跑、動力暢跑及舒適易跑三個核心跑鞋系列。在跑步服裝上,推出酷幹科技、釋冰科技、熱能科技等,以應對跑者遇到的不同天氣狀況和運動狀態。

在晉江運動鞋服這場轉型大戰中,探路國際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晉江運動鞋服品牌出現一波出海熱潮。2013年,安踏在中東地區的首家旗艦店在阿聯酋迪拜開張。此後,安踏在東南亞、東歐及中東市場陸續開設數百家店鋪和專櫃。特步也不甘示弱,目前海外零售店達300多個。

客觀地看,國際化是晉江運動鞋服企業無法繞開的必經之路。長期以來,由於掌控不了管道與終端,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晉江運動鞋服品牌企業一直無法整合全球產業鏈。加之,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向國際市場拓展發展新空間,變得尤為迫切。

部分龍頭企業下決心改變這一狀況。

以安踏為例,在收購國際品牌斐樂之後,近幾年來,安踏充分運用斐樂的管道,加快拓展安踏自有品牌在歐洲和美國的市場。去年,安踏持續完善多品牌矩陣佈局,收購了香港著名童裝品牌小笑牛。目前,安踏已擁有安踏、斐樂、迪桑特、斯潘迪、可隆等眾多品牌。“多品牌戰略,一方面能在國內形成新的增長點,更重要的是,能為安踏品牌在銷售管道、國際品牌運營等諸多方面打開國際市場新空間。”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說。

“晉江的運動鞋服業是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部分民族品牌探路國際化,能為後續的企業積累經驗。從而為‘晉江製造’下一步發展找到新路徑。”談到晉江運動鞋服的國際化,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表示。

滑動可查看更多圖片

4月9日,愛迪達宣佈與全球性的女性公益組織Lean In合作,線上上平臺與線下門店推出名為“20 Percent Counts”的活動,以關注女性平均薪酬比男性低了20%的現狀,宣導同工同酬。實際上,4月10日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意味著女性必須要工作到這一天,才能趕上男性上一年的工資。為了聲援男女同工同酬,愛迪達在自家購物袋、收據和商品上都印有“20%”的標籤。有意思的是,愛迪達宣佈參與女性活動數天前,耐克剛剛為內部性別歧視而承認失誤。

安踏的創新始終圍繞消費者,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公司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運動科學實驗室,為國內行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丁世忠認為,未來,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市場,靠的不再是低價,而是靠商品品質、價值和品牌。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和創新競爭,這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路徑。展望未來,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品牌’,就要有與國際水準比肩的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化、高值感、國際化的商品,實現由‘消費者買得起的品牌’向‘消費者想要買的品牌’轉型升級。

李寧(02331.HK)12日股價明顯上漲,報9.6港元,創七年新高,漲4.23%。最新總市值為167.86億元。此前李甯公佈2017年度業績,期內公司營收達88.74億元,同比上升11%。其中,李寧主品牌營收占比99%,達88.19億元。

在跑步服裝上,推出酷幹科技、釋冰科技、熱能科技等,以應對跑者遇到的不同天氣狀況和運動狀態。

在晉江運動鞋服這場轉型大戰中,探路國際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晉江運動鞋服品牌出現一波出海熱潮。2013年,安踏在中東地區的首家旗艦店在阿聯酋迪拜開張。此後,安踏在東南亞、東歐及中東市場陸續開設數百家店鋪和專櫃。特步也不甘示弱,目前海外零售店達300多個。

客觀地看,國際化是晉江運動鞋服企業無法繞開的必經之路。長期以來,由於掌控不了管道與終端,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晉江運動鞋服品牌企業一直無法整合全球產業鏈。加之,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向國際市場拓展發展新空間,變得尤為迫切。

部分龍頭企業下決心改變這一狀況。

以安踏為例,在收購國際品牌斐樂之後,近幾年來,安踏充分運用斐樂的管道,加快拓展安踏自有品牌在歐洲和美國的市場。去年,安踏持續完善多品牌矩陣佈局,收購了香港著名童裝品牌小笑牛。目前,安踏已擁有安踏、斐樂、迪桑特、斯潘迪、可隆等眾多品牌。“多品牌戰略,一方面能在國內形成新的增長點,更重要的是,能為安踏品牌在銷售管道、國際品牌運營等諸多方面打開國際市場新空間。”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說。

“晉江的運動鞋服業是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部分民族品牌探路國際化,能為後續的企業積累經驗。從而為‘晉江製造’下一步發展找到新路徑。”談到晉江運動鞋服的國際化,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表示。

滑動可查看更多圖片

4月9日,愛迪達宣佈與全球性的女性公益組織Lean In合作,線上上平臺與線下門店推出名為“20 Percent Counts”的活動,以關注女性平均薪酬比男性低了20%的現狀,宣導同工同酬。實際上,4月10日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意味著女性必須要工作到這一天,才能趕上男性上一年的工資。為了聲援男女同工同酬,愛迪達在自家購物袋、收據和商品上都印有“20%”的標籤。有意思的是,愛迪達宣佈參與女性活動數天前,耐克剛剛為內部性別歧視而承認失誤。

安踏的創新始終圍繞消費者,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公司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運動科學實驗室,為國內行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丁世忠認為,未來,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市場,靠的不再是低價,而是靠商品品質、價值和品牌。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和創新競爭,這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路徑。展望未來,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品牌’,就要有與國際水準比肩的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化、高值感、國際化的商品,實現由‘消費者買得起的品牌’向‘消費者想要買的品牌’轉型升級。

李寧(02331.HK)12日股價明顯上漲,報9.6港元,創七年新高,漲4.23%。最新總市值為167.86億元。此前李甯公佈2017年度業績,期內公司營收達88.74億元,同比上升11%。其中,李寧主品牌營收占比99%,達88.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