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大眾車主最多,有誰知道大眾防撞梁減配真相?

有句話說得好“豐田研究世界,大眾研究中國”。流覽每個月轎車銷量榜單不難發現,前十中,大眾品牌車型可以佔據一半以上的份額!剛結束的3月份,大眾全球銷售58.5萬輛,在華銷量增長6%,

持續平穩增長。可以說中國大眾車主最多也毫不為過,並且還在持續增多中。

“人怕出名豬怕壯”,大眾品牌知名度不斷打響的同時,“減配”等標籤一直伴隨左右。經常能看到一些類似“大眾XX減配”“大眾黑幕”之類的文章,其中除了後懸架提及最多的便是防撞梁。

這個東西對大眾汽車來說是個很神奇的零部件,經常這一代有,下一代無,原本有呢突然沒了,又關乎安全性能,很多消費者就慌了,斥責大眾“黑心買家”“惡意減配”。

究竟怎麼一回事呢?真相是什麼?先來說說防撞梁,很多汽車製造商為了阻擋碰撞時的衝擊,

或將衝擊力轉移到車身縱梁,都會選擇在汽車車頭和車尾處安裝一根縱梁,多數為鋼制。在消費者眼中,這就是一道安全防線/盾牌,一旦沒有就會有一種赤膊上陣的錯覺,所有大眾時有時無的防撞梁就讓車主很糾結。

其實理論上來說,

防撞梁是在低速碰撞起作用,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車身後部受損情況,降低維修費用,所以官方給的說法是不影響安全性能,因為車身後部包括兩根縱梁一樣能潰縮保護駕駛艙。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不影響安全性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為什麼要突然取消,寧願忍受“減配”質疑?

說白了就是成本的事。一分錢一分貨,時代進步發展,車輛的科技功能配置越來越人性化智慧化,背後是什麼?錢啊,哪裡來?當然是要從一些用料和別的功能來找齊啊。對比一些車型最新款和老款不難發現,配置越來越高,價格也不斷下探,再參考大眾的歷年利潤率,與銷量不匹配的利潤率,足以證明,為保利潤只能進行“減配”。防撞梁的下線,

對秉承“無影響倫”的廠家來說無可厚非,只能說廠家也未曾預料到,在這些安全配置細節上消費者的反響如此大吧,不過大眾的銷量也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作為車主,你知道大眾減配的更多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