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一種獨特野草,吃了就想睡覺,人稱“睡菜”,是治失眠良藥

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各種各樣的野草野菜都紛紛開始生長,對於這些野菜野草,大多數農民朋友都特別喜愛,尤其是一些常見的野菜,比如薺菜、蒲公英、馬蘭頭等,不僅好吃有營養,

還能治療不少疾病,而對於野草,農民朋友則是褒貶不一,因為有些野草是農田裡的雜草,迫害農作物,有些野草則可以當做草藥治病。

下面禾木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草,這種野草很獨特,不過認識它的朋友估計就沒多少了。

在農村水田、水溝、沼澤等些潮濕的地方,

生長著這麼一種野草,它形似水仙,葉似茨菇,一根獨枝立在水中,很多朋友可能都見過,但是卻不知道它叫什麼,其實這種野草早在古代就很出名了,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它為“睡菜”,而在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則稱它為“醉草、綽菜、瞑菜”。

那麼這種野草為什麼叫做睡菜呢?據《南方草木狀》記載::“綽菜,夏生於池沼間,葉類茨菰,根如藕條。南海人食之,雲令人思睡,呼為瞑菜。”意思就是說綽菜(即睡菜),生於夏季的水池、沼澤間,葉子像茨菇,根像藕條,人吃了以後就想睡覺。因此在古代時人們就把這種野草稱作睡菜或是暝菜了。

那麼睡菜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睡菜最大的作用在於它的藥用價值,睡菜中含有苦甙類、黃酮醇甙、鞣質及脂肪油類等化學物質,使得它全草入藥具有平肝息風、清熱解暑、健脾消食、養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膽囊炎、水腫、小便不利或赤熱澀痛等多種症狀。特別是對於治療失眠,睡菜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良藥,

在古代古人很早就知道睡菜有治失眠的功效,如《本草綱目》記載:“治心膈邪熱,不得眠。”

那麼睡菜如何使用呢?

在夏、秋間採收完整帶柄的葉曬乾,或者根莖在春、秋兩季採挖為好,除去莖葉及鬚根曬乾,用來煮水服用即可,不過要注意的是,

由於睡菜中含有睡菜苦甙,所以煮出來的水很苦,另外不可過量使用,否則會導致腹瀉和嘔吐。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睡菜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