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智慧音箱為何風光不再 從爆火到沉寂智慧音箱經歷了什麼

近日,亞馬遜Echo無端發出笑聲讓公眾引起恐慌的事件,又讓沉寂已久的智能音箱回到了公眾的視野當中。智能音箱從去年年初亮相,短短幾個月時間天貓精靈、小愛同學、蘋果HomePod……各種產品陸續登場,

你放唱罷我登場的局面好不熱鬧。但這樣的好景卻延續不長,到了2017年年末,智慧音箱幾乎已經淡出了公眾的視線,從爆火到沉寂,智慧音箱到底經歷了什麼?

亞馬遜Echo是第一款走進人們生活的智慧音箱,亞馬遜通過智慧語音交互技術賦予了Echo人工智慧的屬性,

能夠放音樂、跟使用者交談甚至是網購下單的這款音箱,迅速的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從2014年11月發佈到2016年4月,Echo用17個月的時間突破了300萬台銷量。

Echo的成功讓眾多科技巨頭注意到了智慧音箱這一產品,緊接著穀歌的AlphaGo用圍棋人機大戰,

將所有人的目光拉到了人工智慧領域。伴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智慧音箱這款方便攜帶、應用場景豐富、可玩性高的產品就成了人工智慧最好的載體之一,從此智慧音箱開啟了爆紅之路。

可是雖然智能音箱有諸多優點,但是智慧音箱所渲染的人工智慧概念卻並沒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科幻。

智慧音箱本質上只是一款搭載智慧語音助手的普通音箱,就像蘋果的Siri一樣,它只是一款能夠執行你指令的工具,並不具備自己獨立的意識,強烈的落差感讓用戶對智慧音箱食之無味。

在眾多智慧音箱的發佈會上,

智慧音箱被描述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產品買回家之後才發現,產品跟之前的宣傳大相徑庭。用戶想要試試宣傳中用智慧音箱去關燈、關窗、控制家電的這些操作,卻發現你需要智慧燈、智慧門窗、智慧家電……這一系列的智慧家居的支持,但是智慧家居在國內的普及程度根據資訊顯示普遍不超過5%,為了一台智慧音箱去更換整個房子的傢俱產品,您會願意嗎?

智慧音箱作為一款語音助手的具體化,大部分它能實現的功能,智慧手機也能實現甚至還能更簡單的實現。在智慧音箱給用戶帶來的新鮮感消失之後,如何讓用戶放下手機,用聲音去和智慧音箱進行溝通交流,成為了智慧音箱最主要的難題,不消除手機的威脅,智慧音箱終究只能成為一款能夠自動播放音樂的“無線音箱”。

智慧家居的普及程度以及智慧手機的威脅,可以說是智慧音箱突然沉寂的重要原因。不過如今智慧家居已經開始逐漸普及,智慧音箱在生態佈局上並不需要太過擔心,反而是如何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讓用戶獲得比智慧手機更好的交互體驗才是智慧音箱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畢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會賴著性子字正腔圓的去對智慧音箱重複一個又一個的語音指令。

伴隨著人工智慧熱潮的消退,智慧音箱也暴露出自身的生態環境和使用體驗方面的問題,如今智慧音箱欠缺的是怎樣將產品融入到更多的生活場景當中,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但是智慧音箱這款產品還是極具創意的,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一個無處不在的語音管家,必定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一場完美的變革。

不消除手機的威脅,智慧音箱終究只能成為一款能夠自動播放音樂的“無線音箱”。

智慧家居的普及程度以及智慧手機的威脅,可以說是智慧音箱突然沉寂的重要原因。不過如今智慧家居已經開始逐漸普及,智慧音箱在生態佈局上並不需要太過擔心,反而是如何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讓用戶獲得比智慧手機更好的交互體驗才是智慧音箱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畢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會賴著性子字正腔圓的去對智慧音箱重複一個又一個的語音指令。

伴隨著人工智慧熱潮的消退,智慧音箱也暴露出自身的生態環境和使用體驗方面的問題,如今智慧音箱欠缺的是怎樣將產品融入到更多的生活場景當中,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但是智慧音箱這款產品還是極具創意的,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一個無處不在的語音管家,必定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一場完美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