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女子圖鑒》盧林:一個拎著愛馬仕打三輪兒的女製片人

《東京女子圖鑒》,一個女人在東京的欲望不息、追逐不止;而《北京女子圖鑒》,

在燈紅酒綠的這座城市,又帶來了什麼呢?

文|萬思男

上週二,網劇《北京女子圖鑒》在優酷首播,講述了大學畢業後的四川女孩陳可依(戚薇飾)一心想去大城市北京發展,反映以她為代表的獨身女性在北京真實的戀愛與生活。

《北京女子圖鑒》上線後的第三天,

北京正逢陰雨綿綿,空氣中有一種久違了的清新的,影視圈約訪了該劇的製片人盧林。在她的公司,盧林穿著一件灰色毛衣、緊身牛仔褲風風火火進來,從她沙啞的嗓音中聽出她還在感冒。

她一邊說著嗓子還疼著,一邊快速喝了口水坐下來,然後幾乎一秒進入狀態,她沒有化妝,不過說起作品神采飛揚。

關於這部劇,她與我們聊了很多,在整個聊天過程中可以感覺到,

作為一個專業的製片人,盧林對網劇項目的思路非常清晰,把控力很強。

《北京》《東京》姐妹篇

作為《東京女子圖鑒》的姊妹篇,《北京女子圖鑒》以一個平凡人的視角,在20級的劇中,展現了女主角十年裡生活的點點滴滴,彙集創作出20個主題、20個故事,20個讓觀眾產生共鳴的瞬間。

談到最初選擇這個題材的時候,盧林說,在看到《東京女子圖鑒》時,就想要做一個北京的姊妹片。這類新時代女性題材的話題劇,在中國市場的存量比較少,一個講述北漂女子真實情感生活的故事,一定是吸引人的。

在拿到版權前,盧林與團隊就已經開始了故事大綱的創作,但是近兩年,《深夜食堂》、《解憂雜貨鋪》等改編自日本IP的電視劇進入中國電視電影市場後,

口碑並不理想,是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對於日本IP本土化,作為製片人,盧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文化上的差異是創作上最根本的不同。盧林認為,日本的文化是相對獨立和獨特的,它不如中國電視劇與韓劇之間的互通性那麼強,這是從創作的根本上就必須要拋離的東西。

“大家(《東京》與《北京》)是共通的、女性的一些問題的表達,而不僅僅是我買了一個版權,

我要翻拍它的故事。獨特的文化一定帶來的是獨特的故事,那我們只能從當下的文化中,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最顯而易見的,北京是個包容性極強的城市,它沒有地域概念,就像中關村生活的不都是IT人士,朝陽區雖然影視行業聚集,也依然生活著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大家是混居的狀態,這與東京等級劃分嚴格的居住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細節出爆款

相對于普通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鑒》的製作週期很快,劇本創作用時六個月,2017年10月在北京開機,12月31日在四川樂山殺青,4月份上線正好用了一年的時間。

既要掌握相對較快的拍攝節奏,又要保證劇的品質,作為製片人,盧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好方向,她認為,沒有效率的原因最關鍵的就是方向不明確,有了團隊認可的創作方向與方式,才可以統一、高效執行。

製作人陳鋼x 導演黎志 x 製片人盧林

其實,這是盧林與導演黎志的第一次合作,不過此前,盧林對黎志的作品就已經很熟悉了,《意外的戀愛時光》、《秀金》等早已進入盧林的視線,黎志作為該劇導演, 當監製阿裡文娛大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把他推薦給盧林時,雙方一拍即合。盧林說,熟悉每個導演的作品是作為製片人的基本功,作品是否合適自己的專案,靠的就是製片人的經驗與判斷。

我們發現,《北京》的製作團隊不僅有盧林一位製片人,還有一位“製作人”陳鋼,在國內的電視劇製作團隊中,這種區別是很少見的。盧林介紹到,作為製片人,她要兼顧所有環節,包括演員檔期、製作環境、協調事物、以及財務等各方面管理問題;陳鋼老師作為製作人,負責制作方面的所有問題,小到道具和機器的擺放,大到場景的選擇與佈置。

行業工業化的指標之一就是足夠細緻和流水化的分工。中國的劇集要往前走,這樣的細分必然會越來越多。

《北京》的故事始於2008年,是一個對於外地人充滿誘惑的“北京奧運年”。為了還原這十年,又不讓觀眾感覺太過懷舊,盧林和陳鋼帶領主創團隊在拍攝細節上下了很大功夫,人物造型、使用道具、語言狀態盡可能的還原當時。

08年的很多場景不可能出現二維碼、也沒有現在流行的各大明星代言的各種產品,盧林笑到,每一天都要揪這種細節,儘量不出現bug,現在的網友都是技術流。

對於場景的選擇,劇組也是精益求精,儘量貼近現實,十幾年前的地下室、研究院小樓、獨居的高檔公寓,一部20集的網劇拍下來,《北京女子圖鑒》的場景竟多大200多個。

“真的,每天都跟打仗似的。”盧林感慨到,“細節會影響到整個片子的品質,細節出爆款。”

孤獨感是這個城市給女性的代價

談到拍攝《北京女子圖鑒》的初衷,盧林坦言,她希望更多女性有自覺、獨立的想法。“女性在現實社會中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說你得到了自我,或者是得到了一些社會的肯定,但是你同時要失去很多東西。”《北京女子圖鑒》正是要把真實奮鬥的狀態和心路歷程呈現給觀眾。

大城市帶給女性的不僅有奮鬥的成就感,更有奮鬥之餘的受傷與挫敗,就像陳可依的內心,孤獨感是這個城市給女性的很大一個一個代價。

《北京女子圖鑒》作為現實題材類話題劇的第一次出現,播出之前也給盧林帶來了很大壓力。她說到,作為製片人,儘管自己的經驗比較豐富,但製作這類話題劇都是憑直覺來判斷最後呈現給觀眾是否能成功,或者說是否能達到自己預期的基本效果,這些壓力都需要自己來抗,作為創作者的自我懷疑和被人懷疑,這些都是難點。

但是不管對於自己,還是對於觀眾,作為一個製片人,盧林說,她的作品,希望可以點燃一些什麼。就像《北京女子圖鑒》,於女性來講,是一個有奮進感,有點燃大家的力量感的作品。

採訪過程中,盧林也講起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她趕著參加會議,可是由於自己不會開車,站在馬路上好半天怎麼也打不到車。無奈之下,拎著愛馬仕皮包的她伸手攔了一輛“三蹦子”坐上去,“我當時坐在三輪車裡就想,別人肯定以為我這愛馬仕是假的。”一邊說著,盧林哈哈大笑。

採訪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盧林接到了兒子打來的電話,剛才那個精幹、理性的女人,一下子柔軟了起來。那一刻,你仿佛有一種感覺,就像戚薇所飾演的陳可依坐在你的對面,這個經歷過奮鬥的精英女性,有她細膩豐富的人生。

在北京優雅地奔跑,就是永遠努力奔跑,不要停,永遠要有自己的目標,不要為他人而活。 這是《北京女子圖鑒》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話。它很適合作為製片人的盧林,也適合同樣在奮鬥著、奔跑著的所有女性。

大家是混居的狀態,這與東京等級劃分嚴格的居住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細節出爆款

相對于普通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鑒》的製作週期很快,劇本創作用時六個月,2017年10月在北京開機,12月31日在四川樂山殺青,4月份上線正好用了一年的時間。

既要掌握相對較快的拍攝節奏,又要保證劇的品質,作為製片人,盧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好方向,她認為,沒有效率的原因最關鍵的就是方向不明確,有了團隊認可的創作方向與方式,才可以統一、高效執行。

製作人陳鋼x 導演黎志 x 製片人盧林

其實,這是盧林與導演黎志的第一次合作,不過此前,盧林對黎志的作品就已經很熟悉了,《意外的戀愛時光》、《秀金》等早已進入盧林的視線,黎志作為該劇導演, 當監製阿裡文娛大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把他推薦給盧林時,雙方一拍即合。盧林說,熟悉每個導演的作品是作為製片人的基本功,作品是否合適自己的專案,靠的就是製片人的經驗與判斷。

我們發現,《北京》的製作團隊不僅有盧林一位製片人,還有一位“製作人”陳鋼,在國內的電視劇製作團隊中,這種區別是很少見的。盧林介紹到,作為製片人,她要兼顧所有環節,包括演員檔期、製作環境、協調事物、以及財務等各方面管理問題;陳鋼老師作為製作人,負責制作方面的所有問題,小到道具和機器的擺放,大到場景的選擇與佈置。

行業工業化的指標之一就是足夠細緻和流水化的分工。中國的劇集要往前走,這樣的細分必然會越來越多。

《北京》的故事始於2008年,是一個對於外地人充滿誘惑的“北京奧運年”。為了還原這十年,又不讓觀眾感覺太過懷舊,盧林和陳鋼帶領主創團隊在拍攝細節上下了很大功夫,人物造型、使用道具、語言狀態盡可能的還原當時。

08年的很多場景不可能出現二維碼、也沒有現在流行的各大明星代言的各種產品,盧林笑到,每一天都要揪這種細節,儘量不出現bug,現在的網友都是技術流。

對於場景的選擇,劇組也是精益求精,儘量貼近現實,十幾年前的地下室、研究院小樓、獨居的高檔公寓,一部20集的網劇拍下來,《北京女子圖鑒》的場景竟多大200多個。

“真的,每天都跟打仗似的。”盧林感慨到,“細節會影響到整個片子的品質,細節出爆款。”

孤獨感是這個城市給女性的代價

談到拍攝《北京女子圖鑒》的初衷,盧林坦言,她希望更多女性有自覺、獨立的想法。“女性在現實社會中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說你得到了自我,或者是得到了一些社會的肯定,但是你同時要失去很多東西。”《北京女子圖鑒》正是要把真實奮鬥的狀態和心路歷程呈現給觀眾。

大城市帶給女性的不僅有奮鬥的成就感,更有奮鬥之餘的受傷與挫敗,就像陳可依的內心,孤獨感是這個城市給女性的很大一個一個代價。

《北京女子圖鑒》作為現實題材類話題劇的第一次出現,播出之前也給盧林帶來了很大壓力。她說到,作為製片人,儘管自己的經驗比較豐富,但製作這類話題劇都是憑直覺來判斷最後呈現給觀眾是否能成功,或者說是否能達到自己預期的基本效果,這些壓力都需要自己來抗,作為創作者的自我懷疑和被人懷疑,這些都是難點。

但是不管對於自己,還是對於觀眾,作為一個製片人,盧林說,她的作品,希望可以點燃一些什麼。就像《北京女子圖鑒》,於女性來講,是一個有奮進感,有點燃大家的力量感的作品。

採訪過程中,盧林也講起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她趕著參加會議,可是由於自己不會開車,站在馬路上好半天怎麼也打不到車。無奈之下,拎著愛馬仕皮包的她伸手攔了一輛“三蹦子”坐上去,“我當時坐在三輪車裡就想,別人肯定以為我這愛馬仕是假的。”一邊說著,盧林哈哈大笑。

採訪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盧林接到了兒子打來的電話,剛才那個精幹、理性的女人,一下子柔軟了起來。那一刻,你仿佛有一種感覺,就像戚薇所飾演的陳可依坐在你的對面,這個經歷過奮鬥的精英女性,有她細膩豐富的人生。

在北京優雅地奔跑,就是永遠努力奔跑,不要停,永遠要有自己的目標,不要為他人而活。 這是《北京女子圖鑒》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話。它很適合作為製片人的盧林,也適合同樣在奮鬥著、奔跑著的所有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