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油耗4、5L,用起來還超方便,本田和豐田有什麼不同?

新能源汽車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了,但是充電樁在國內數量不足的情況下講到續航能力,電動車當然不及混合動力,那麼混動車與汽油車才是這場淘汰賽的主要角力。自主品牌中榮威、比亞迪等都投身這場商戰中。

在汽車的發展史上,沒有跨越式的發展進步,都是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所以說到混合動力技術領先成熟的車企,豐田和本田當仁不讓,並且棋逢敵手,但是誰更好呢,消費者在選擇雅閣混動和凱美瑞混動上舉棋不定(“out曬頭”)。教授分析一下兩種混動技術。

豐田的THS-II和本田的i-MMD的大部件基本一樣,一個阿特金森迴圈發動機,兩個電機,

減速機構,電池組,最大的不同就是變速機構。

豐田THS-II:

這套系統的核心就是PSD動力分流系統,其主要部件是行星齒輪,大電機MG2與行星齒輪外圈相連,

再與驅動輪相連;中間的四個齒輪與發動機曲軸輸出端相連;中心太陽輪則與小電機MG1相連,發動機一直與電動機相連。大電機MG2提供動力給驅動輪,減速就發電,為電池充能。小電機MG1除了發電,還可以控制發動機轉速,保持高能效轉速。

起步時:純電動階段,大電機MG2驅動。充分發揮發電機的特性,低轉速,高扭矩,起步迅速。由於行星齒輪的物理結構特性,起步時MG2與MG1方面相反,MG1被拖動進行發電。

混合模式:達到純電模式的最大速度時,發動機啟動,驅動小電機MG1發電。

急加速時:小電機MG1啟動,提高轉速,帶動發動機進入高轉速區間,讓發動機迅速獲得最大扭矩,爆發動力,同時大電機MG2也馬力全開,協同一起推動車輛加速。

觀看整個THS-II工作狀況,豐田算是真正的“混合動力”,讓發動機和發電機可以在大多數時間驅動車輛,電動機輔助輸出彌補發動機低速和加速時,扭力小,來得慢的缺點,最後還是以發動機輸出為主。

本田i-MMD

本田依靠鑽研精神,一直走到現在,i-MMD技術讓豐田刮目相看.

純電動模式:該模式一般起步和低速行駛階段,發動機與變速器是分開的,避免像豐田結構中的情況,反拖發電機,降低工作效率。

混合模式:就是電機和發動機共同作用,此時離合器還是斷開連接的,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池的電流和發動機推動發電機產生的電流的共同作用下,使驅動電機帶動汽車前進。在這個模式下,驅動電機的輸出力矩是非穩定的,換句話就是有爆發力。

發動機驅動模式:當車輛進入高速巡航的時候,此時離合器閉合了,此時就是豐田混動系統沒有的模式了。發動機直接通過齒輪組驅動車輪。發動機在最經濟轉速下運轉,將帶來很好的燃油經濟性。

能量回收模式:減速時,車輪通過齒輪組把動能傳遞到電機,運轉電機,產生電能,存儲到電池中。

本田的i-MMD除了發動機直驅模式,其餘都是電動機直接輸出動力,發動機動力轉變為電能,避免了內燃機輸出不線性的特點,駕駛感受接近純電動車,加速平順輕快。

總的來說就是,豐田以汽油車思路做混合動力,本田以電動車思路做混動,兩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機械機構,帶來不同的駕駛體驗,並沒有誰更好,看誰更適合你。教授在此對新雅閣推出混合動力的表示期待,彌補國人心裡中型車小排量的遺憾吧。

純電動模式:該模式一般起步和低速行駛階段,發動機與變速器是分開的,避免像豐田結構中的情況,反拖發電機,降低工作效率。

混合模式:就是電機和發動機共同作用,此時離合器還是斷開連接的,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池的電流和發動機推動發電機產生的電流的共同作用下,使驅動電機帶動汽車前進。在這個模式下,驅動電機的輸出力矩是非穩定的,換句話就是有爆發力。

發動機驅動模式:當車輛進入高速巡航的時候,此時離合器閉合了,此時就是豐田混動系統沒有的模式了。發動機直接通過齒輪組驅動車輪。發動機在最經濟轉速下運轉,將帶來很好的燃油經濟性。

能量回收模式:減速時,車輪通過齒輪組把動能傳遞到電機,運轉電機,產生電能,存儲到電池中。

本田的i-MMD除了發動機直驅模式,其餘都是電動機直接輸出動力,發動機動力轉變為電能,避免了內燃機輸出不線性的特點,駕駛感受接近純電動車,加速平順輕快。

總的來說就是,豐田以汽油車思路做混合動力,本田以電動車思路做混動,兩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機械機構,帶來不同的駕駛體驗,並沒有誰更好,看誰更適合你。教授在此對新雅閣推出混合動力的表示期待,彌補國人心裡中型車小排量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