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嗎? 重慶車企自動駕駛步伐邁多大了?

自動駕駛道路測試中央監控室。

站在汽車發展的未來風口,

基於自動駕駛帶來的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各個車企都加快了在智慧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研發投入。那麼,目前我國的自動駕駛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各個車企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上,又是什麼態度?我們和各大車企的專家聊一聊,以便為你解開這些疑惑。

5G如何提高自動駕駛安全性?

將實現車與車之間的“對話”

5G的應用將實現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之間的直連“對話”。

據瞭解,預計在今年6月,在中國汽研的測試基地,將率先用上5G,對此,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智能駕駛所副所長梁鋒華稱,5G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促進非常明顯。

梁鋒華稱,“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多採用視距範圍的傳感技術,而基於5G的V2X則可提供非視距的傳感途徑,安全性有非常大的提升。”

什麼是非視距?梁鋒華解釋:“例如在交叉路口,通過其他傳感手段,可能看不到橫穿車輛,

特別是在有建築物遮擋時,如果有V2X,每個車都能即時的播報自身的位置和狀態。在過交叉路口的時候,即使車輛感測器沒看到,但V2X系統知道,如果有碰撞危險,車輛會自動採取措施避免。”

自動駕駛技術有何優勢?

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福田汽車武錫斌告訴記者,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對交通安全、節能環保、運輸效率,還有運營的成本都會帶來極大的貢獻,

比如在交通安全方面,它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率,可大幅減少人身和財產的損失。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一個報告,全球每年有120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實際上通過駕駛輔助技術和主動安全技術,至少80%以上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武錫斌說,在運輸效率方面,利用車聯網大資料,還有定位技術,把車源和貨源進行雙向匹配,可減少貨車空載和等待時間。“另外,通過V2V和V2X構建協同式的交通系統,

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這兩項技術的應用加起來,總體的運輸效率將會提高到30%以上。”

武錫斌稱,福田汽車也加大了在智慧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研發投入,結合應用場景,已完成了客車,重卡、輕卡,全產品線自動駕駛產品的佈局和規劃。“我們計畫從2019年開始,完成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產品的示範運行。這些特定的場景,主要是指港口、礦區、物流園區、風景區,

還包括高速公路。從2021年開始,完成在這些特定場景下的商業化的運營。”

對於為何會選擇到重慶進行測試,武錫斌稱,重慶市和中國汽研都非常重視和支援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道路測試環境。重慶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印證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重慶的氣候和地形對自動駕駛測量的感知、決策和執行系統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使車企智慧駕駛技術得到了更好的印證。

目前自動駕駛程度如何?

人可在一定時間內不參與駕駛

在現場,吉利汽車智慧駕駛開發中心資深工程師劉衛國說,吉利此次來重慶測試的是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就是人的手、腳、眼在一定時間內,可不參與駕駛。”

有異於一些測試車輛外有攝像頭等,吉利測試的車輛外觀和普通汽車差不多。“對於自動駕駛車輛的傳感裝置,長安和吉利是一類、百度和廣汽是一類,吉利包括雷射雷達等,都是往量產化開發的,只是感測器形式不一樣,技術路徑是一樣的。”劉衛國稱。

吉利來重慶測試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人可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參與駕駛。而這個一定時間,則是根據交通環境的不同,時間長短各異。“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比較規範,完全就可以不用人駕駛。”

劉衛國透露,吉利今年上市的車具備L2級以上的等級,“L1級我們形象地說可以解放雙腳,L2則是解放雙手。預計在2020年,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可以量產。”

新聞縱深>>

重慶車企自動駕駛步伐

小康

今年4月2日,百度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佈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將於2020年前後,實現ApolloPilot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L3級別的車型量產。於2021年前後,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型量產。

3月份,小康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SF Motor,已在美國加州和密西根進行自動駕駛技術路測,並計畫在本月發佈首款智慧電動概念車。

力帆

2017年11月,力帆、盼達用車、百度在美國矽谷,舉行了首個無人駕駛商業應用服務場景展示發佈會。這是中國共用汽車與無人駕駛結合的首次海外亮相,也意味著國內商業無人駕駛技術邁出了一步。此前,上述合作方已在美國發佈了基於百度Apollo2.0版本的無人駕駛共用汽車——力帆330 EV。

隨著其無人駕駛共用汽車在多個城市走上路面,力帆也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的車企。

長安

長安汽車在無人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研究早,技術實力雄厚。長安汽車是中國首個實現長距離自動駕駛的汽車企業。

2017年7月,長安APA6.0(遠端全自動駕駛)技術搭載CS55國內首次演示;11月,獲得“美國加州路測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12月完成L4網聯式城區無人駕駛系統國內首次測試。

今年3月,長安汽車L4自動駕駛技術完成部分區域技術驗證,距離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最高級別L5級僅一步之遙。

今年3月20日,長安汽車CSS55實現了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從測試到量產的雙第一,成為中國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量產的第一家汽車企業。

4月12號長安汽車與騰訊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建立開放的智慧網聯汽車合作平臺。

在即將到來的北京車展,長安新CS75(搭載代客泊車系統——可實現駕駛位元有人全自動泊車,近程遙控泊進泊出)量產上市。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楊野 攝影 楊新宇

這使車企智慧駕駛技術得到了更好的印證。

目前自動駕駛程度如何?

人可在一定時間內不參與駕駛

在現場,吉利汽車智慧駕駛開發中心資深工程師劉衛國說,吉利此次來重慶測試的是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就是人的手、腳、眼在一定時間內,可不參與駕駛。”

有異於一些測試車輛外有攝像頭等,吉利測試的車輛外觀和普通汽車差不多。“對於自動駕駛車輛的傳感裝置,長安和吉利是一類、百度和廣汽是一類,吉利包括雷射雷達等,都是往量產化開發的,只是感測器形式不一樣,技術路徑是一樣的。”劉衛國稱。

吉利來重慶測試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人可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參與駕駛。而這個一定時間,則是根據交通環境的不同,時間長短各異。“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比較規範,完全就可以不用人駕駛。”

劉衛國透露,吉利今年上市的車具備L2級以上的等級,“L1級我們形象地說可以解放雙腳,L2則是解放雙手。預計在2020年,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可以量產。”

新聞縱深>>

重慶車企自動駕駛步伐

小康

今年4月2日,百度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佈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將於2020年前後,實現ApolloPilot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L3級別的車型量產。於2021年前後,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型量產。

3月份,小康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SF Motor,已在美國加州和密西根進行自動駕駛技術路測,並計畫在本月發佈首款智慧電動概念車。

力帆

2017年11月,力帆、盼達用車、百度在美國矽谷,舉行了首個無人駕駛商業應用服務場景展示發佈會。這是中國共用汽車與無人駕駛結合的首次海外亮相,也意味著國內商業無人駕駛技術邁出了一步。此前,上述合作方已在美國發佈了基於百度Apollo2.0版本的無人駕駛共用汽車——力帆330 EV。

隨著其無人駕駛共用汽車在多個城市走上路面,力帆也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的車企。

長安

長安汽車在無人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研究早,技術實力雄厚。長安汽車是中國首個實現長距離自動駕駛的汽車企業。

2017年7月,長安APA6.0(遠端全自動駕駛)技術搭載CS55國內首次演示;11月,獲得“美國加州路測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12月完成L4網聯式城區無人駕駛系統國內首次測試。

今年3月,長安汽車L4自動駕駛技術完成部分區域技術驗證,距離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最高級別L5級僅一步之遙。

今年3月20日,長安汽車CSS55實現了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從測試到量產的雙第一,成為中國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量產的第一家汽車企業。

4月12號長安汽車與騰訊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建立開放的智慧網聯汽車合作平臺。

在即將到來的北京車展,長安新CS75(搭載代客泊車系統——可實現駕駛位元有人全自動泊車,近程遙控泊進泊出)量產上市。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楊野 攝影 楊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