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元極功混沌初開法

本功法“無極功”源于金代的“太乙道”,由太乙真人所創,

明清之際流傳于江南楚天一帶民問,歷代口授單傳,秘而不宣,是“元極功”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功法是其中動功、能夠固築“真精至寶”,生髮元氣,調節人體陰陽,祛病健身,開發潛能。

功法

基本要求:

一、行功應選擇高雅開闊之地,或優美平坦之處,亦可在室內敞開窗煉功。

二、凝神靜氣,全身放鬆,呼吸自然,舌抵上齶。雙目神光聚發,意收貫通所守竅穴,並運訣貫通其內。行功時眼隨手轉。

三、行功時,一般以面朝西方為宜。無條件亦可任選方向。

四、每式行功十遍。以默念十字訣記之。久而久之,則“十字訣”與靜功訣義相合而生髮奇妙。

五、每套行功八十動次、圓滿後,周而復始,可煉一百六十動次,二百四十動次,……。靈活安排,隨緣而煉。如初煉出現頭昏、噁心等現象,應適當控制煉功量即可消除。

六、每式在行功前,應將相應的靜功訣默念一遍落於竅。每式十動次完畢,如口生津液,

應凝神送入相應基地。

七、各式中介紹均為男子行功式,女子左右行功皆相反。

八、行功應由松柔自然牽引暗勁(元氣)貫通周身內外。循序漸進,細心領悟內中變化,不要只學外在動作比劃,而買櫝還珠。

第一式:陽導陰長

一、動式示範:1.兩腳平站,與肩等寬鬆靜自然而立。兩手自然下垂,雙目平視前方。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丹田。

2.雙手掌心向內:沿腹向胸劃弧,變掌心向外。

3.雙手上舉過頂,

分掌向下劃弧。

4.雙手劃弧至肩拉直,繼續向下劃弧,交☆禁☆合于下丹田。右勞宮穴緊貼下丹田(臍下四指處),左一掌覆其上。

二、動式精要:1.上舉、下合要圓,平拉要直,三步和諧自然。

2.十趾趴地,提肛。

三、動式心傳:此式看似簡單,其中蘊含三步機要。

1.上舉勞宮吸天元以導其陽;

2.平拉雙肩合天元以助其化;

3.下合地元以滋其陰。

如得其竅,煉之勤,則人體之四正“百會(皇極宮)、會陰穴(含湧泉),

中丹田(神闕)、命門”皆可發動,形成立體式陰陽聚化呼吸系統。以下各式亦同,愈煉愈顯著。

第二式:陰陽交☆禁☆合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丹田。雙手左起,向後劃弧平擺180度。兩手掌心向下。

2.雙掌向右劃弧平擺360度。

3.雙掌複由右向左劃弧平擺360度,迴圈不息,圈圈圓滿。

4.收此式時,應緩緩減速漸停,雙手自然下垂。

二、動式精要:

1.左右劃弧一定要圓滿360度。

2.十趾趴地,提肛,以腰為軸旋轉。

3.頭、眼、手、腰四者一體,以手為准。手動則三者齊動,協調同步。

三、動式心傳:此式以腰為中心的正反圓圈運動,調整五臟協同運轉,與大腦相通相補。體外圓圈運動,密佈元氣層,繞體顛倒運轉不息。人在氣中,周身孔竅皆動,極易引起自發動。對於出現自發動現象,一是順其自然,不追不戀,不助不縱;二是自動過於激烈,自己難於把持,應及時默念“啶”訣抑制;三是煉久嫺熟,則收發自如。

第三式:陰極陽生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雙勞宮緊貼兩腎俞。意念神光運訣守于尾閭關。

2.雙腿挺直,頭腰緩緩前俯,至不能曲為度。

3.抬頭後仰,至不能仰力度。

二、動式精要:此式前俯後仰,逐節活動脊柱。前俯時,由下而上逐節前曲;後仰時,由上而下逐節舒直。不可一俯而下,或一仰而起。俯仰全過程,勞宮穴始終緊貼腎俞。此式是難點,須細心體會。

三、動式心傳:雙手勞宮貫通腎俞。前俯頭接地,陰陽相合,勞宮穴在天,獨顯人宮“陽中陰,陰中陽”,以助腎內先天元氣生髮。

逐節貫通脊柱,疏理元陽生髮交通要道。正如靜功功訣雲:“一線玄明通天路”,還精補腦,化氣益神,接通百會穴(皇極宮)。

第四式:元陽初發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雙手捏空拳,放於兩肋。意念神光運訣守于尾閭關。

2.右手掌心向下,抬至左肩。

3.右手沿左向右劃弧,五指空抓緩緩收攏,至右肩前翻掌,五指緊握成拳,如使勁抓物不松一樣,上臂擦肋而收,拳歸於肋間。同時旋首180度,眼盯左腳跟。

4.左手起抓運收同示範2、3,但方向相反。

5.左右各抓一遍為一動次。

二、動式精要:重點以腰為軸,十趾趴地,提肛。雙手抓回時如有使不盡之力,握拳收回,上臂緊貼肋間收緊,才有助陽生髮之效。手隨腰轉,頭眼隨手轉。

三、動式心傳:在上式前俯後仰鬆動脊柱的基礎上,複通過此式左右旋轉,以陰陽二氣貫通其內。兩動式可使脊柱縱橫捭闔,有助“三關”(尾閭、夾脊、玉枕),開門通竅。

雙手向空中抓撈時,如運千鈞之勁,生雷霆之力,伸向宇宙之中,“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一掌收”。

第五式:調和陰陽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雙手上臂與下臂略成直角,掌心朝上,十指張開。雙腳十趾放鬆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黃庭。

2.十指緩緩收緊,如捏碎物品。成拳時,四指收於掌心,拇指按四指上。同時,腳十趾暗勁趴地。

3.手之十指與腳之十趾,一緊一松為一動次。

二、動式精要:十指緊握時,要緩慢,由下而上,逐個指節鬆動收攏,不要一收而攏。鬆開時,應由上而下,逐個指節伸直松張。十趾亦同。

三、動式心傳:十指與十趾為人十二經絡之始端或末端,勾通奇經八脈,同時與“五臟六腑”直接相關。有節奏,有目的地鬆緊,十指與十趾直接將天地之靈氣貫通臟腑,和於經脈,由內而外,整體改變體質。由下黃庭控制十指與十趾運動調整周身,決導貫通有間無間,達到全面調和。

第六式:陰陽開泰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站馬步。左手握拳仰放於肋部。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黃庭。

2.右手空拳打出,掌心向下,同時頭向左旋90度望肩。

3.右手由空變實拳,暗勁收回肋間,在收回過程掌心逐漸由下轉上。同時左手空拳打出,掌心向下,頭向右旋180度望肩。

4.左右拳各出一下為一動次。

5.收式時,自然站立,雙手下垂。

二、動式精要:馬步要穩實,放鬆會陰。出拳用虛勁,收拳使實勁。收拳時,上臂緊貼肋間後拉。出拳時掌心向下,收拳的掌心向上。出虛收實以手頭和腰運轉連貫一氣是難點。

三、動式心傳:空拳推出而吸天地元氣,以虛待實。實拳收回,元氣人體。頭與手動則相對,收則合和。相輔相合之妙,自煉自明。

煉此式除“四正”呼吸外,眼、耳、鼻、口均可由下黃庭基地控制,發動真元,內發外收。

第七式:陰平陽秘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自然站立,雙手剪後,左手握住右手腕,右手握空拳,交于尾閭關。意念神光通天達地,直貫百會、會陰、湧泉。

二、動式精要:意念雙腳直*入地,頭頂上沖雲霄。小腿、大腿、腰使暗勁。全身無處不松。

三、動式心傳:此式隨意看去,與平時站立無二,實含全部動功之精華。不在於表面用功,“全憑心意用功夫”。

自然站立,一股正氣浩然而生。雙掌背緊貼尾閭關,純陽正氣上升。心相莊嚴,威光展現。眼收宇宙浩然正氣,周身毫毛孔竅同時配合,吸收人內,合於中脈(由“百會、三黃庭、會陰”組成的連線),上貫天庭(百會),下通地戶(湧泉),由通天達地,而頂天立地。一團正氣,從內到外,人在氣中,氣在人中,體內中央無形先天中脈由元氣貫通凝聚,接連先天,貫通後天,“真陰真陽’合於體內。通天貫地則能隨機應變。穩于泰山,包羅天地,吞吐日月,萬物皆入我體,萬事皆人我心。得其功中精髓,隨意展眼一望,威光咄咄逼人。

第八式:混沌初開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意念神光通天達地,“四正”呼吸系統源源不斷吸收天地靈氣。

2.雙手掌心向內,沿腹向胸劃弧齊頸,指頭相對,變掌心向外。

3.雙手上舉過頂,左右下分。

4.雙手分至平肩時,身軀開始緩緩下蹲,雙臂隨之向下而內劃弧。

5.雙腿緩緩下蹲,直至大腿挨著小腿,雙手抱膝合十。

6.雙手合十隨身軀緩緩升起。

7。身軀完全伸直。雙手合十繼續上舉沖天而出,至兩臂全部伸直。

8.第二動次時,按2至7動式行功。以下各動次亦同。

二、動式精要:下跨時,頭正腰直,全仗雙腿控制。難度雖大,收益也豐。蹲至大腿挨著小腿時,雙掌合攏,兩勞宮穴貼緊。直起全身時,雙腿如“千斤頂”一點一點將身軀頂起。

三、動式心傳:下蹲行功,收天地體內之元氣,歸於“三個基地”。雙手合十,周身內外化合成混沌之體。雙手合十上沖頭頂直通天元,足趴地達接地靈,清升濁降,辟破混沌,有天有地。“動歸靜兮靜極動,陰陽精合太極中”。三個基地固築,“陰中之陽(下丹田之精華),“陽中之陰”(尾閭關之精華)之“真陰純陽”聚合于下黃庭,極化元氣,通體光明。

第九式:收式

一、動式示範:回.接上式意念神光收聚下黃庭,雙掌分開,劃弧交☆禁☆合于下丹田。左手貼下丹田,右手撫左手背(女性相反)。

二、雙手合于下丹田。意念神光分別在“下丹田、尾閭關、下黃庭”三個基地稍定,即可收功。

第三式:陰極陽生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雙勞宮緊貼兩腎俞。意念神光運訣守于尾閭關。

2.雙腿挺直,頭腰緩緩前俯,至不能曲為度。

3.抬頭後仰,至不能仰力度。

二、動式精要:此式前俯後仰,逐節活動脊柱。前俯時,由下而上逐節前曲;後仰時,由上而下逐節舒直。不可一俯而下,或一仰而起。俯仰全過程,勞宮穴始終緊貼腎俞。此式是難點,須細心體會。

三、動式心傳:雙手勞宮貫通腎俞。前俯頭接地,陰陽相合,勞宮穴在天,獨顯人宮“陽中陰,陰中陽”,以助腎內先天元氣生髮。

逐節貫通脊柱,疏理元陽生髮交通要道。正如靜功功訣雲:“一線玄明通天路”,還精補腦,化氣益神,接通百會穴(皇極宮)。

第四式:元陽初發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雙手捏空拳,放於兩肋。意念神光運訣守于尾閭關。

2.右手掌心向下,抬至左肩。

3.右手沿左向右劃弧,五指空抓緩緩收攏,至右肩前翻掌,五指緊握成拳,如使勁抓物不松一樣,上臂擦肋而收,拳歸於肋間。同時旋首180度,眼盯左腳跟。

4.左手起抓運收同示範2、3,但方向相反。

5.左右各抓一遍為一動次。

二、動式精要:重點以腰為軸,十趾趴地,提肛。雙手抓回時如有使不盡之力,握拳收回,上臂緊貼肋間收緊,才有助陽生髮之效。手隨腰轉,頭眼隨手轉。

三、動式心傳:在上式前俯後仰鬆動脊柱的基礎上,複通過此式左右旋轉,以陰陽二氣貫通其內。兩動式可使脊柱縱橫捭闔,有助“三關”(尾閭、夾脊、玉枕),開門通竅。

雙手向空中抓撈時,如運千鈞之勁,生雷霆之力,伸向宇宙之中,“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一掌收”。

第五式:調和陰陽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雙手上臂與下臂略成直角,掌心朝上,十指張開。雙腳十趾放鬆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黃庭。

2.十指緩緩收緊,如捏碎物品。成拳時,四指收於掌心,拇指按四指上。同時,腳十趾暗勁趴地。

3.手之十指與腳之十趾,一緊一松為一動次。

二、動式精要:十指緊握時,要緩慢,由下而上,逐個指節鬆動收攏,不要一收而攏。鬆開時,應由上而下,逐個指節伸直松張。十趾亦同。

三、動式心傳:十指與十趾為人十二經絡之始端或末端,勾通奇經八脈,同時與“五臟六腑”直接相關。有節奏,有目的地鬆緊,十指與十趾直接將天地之靈氣貫通臟腑,和於經脈,由內而外,整體改變體質。由下黃庭控制十指與十趾運動調整周身,決導貫通有間無間,達到全面調和。

第六式:陰陽開泰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站馬步。左手握拳仰放於肋部。意念神光運訣守于下黃庭。

2.右手空拳打出,掌心向下,同時頭向左旋90度望肩。

3.右手由空變實拳,暗勁收回肋間,在收回過程掌心逐漸由下轉上。同時左手空拳打出,掌心向下,頭向右旋180度望肩。

4.左右拳各出一下為一動次。

5.收式時,自然站立,雙手下垂。

二、動式精要:馬步要穩實,放鬆會陰。出拳用虛勁,收拳使實勁。收拳時,上臂緊貼肋間後拉。出拳時掌心向下,收拳的掌心向上。出虛收實以手頭和腰運轉連貫一氣是難點。

三、動式心傳:空拳推出而吸天地元氣,以虛待實。實拳收回,元氣人體。頭與手動則相對,收則合和。相輔相合之妙,自煉自明。

煉此式除“四正”呼吸外,眼、耳、鼻、口均可由下黃庭基地控制,發動真元,內發外收。

第七式:陰平陽秘

一、動式示範:1.接上式,自然站立,雙手剪後,左手握住右手腕,右手握空拳,交于尾閭關。意念神光通天達地,直貫百會、會陰、湧泉。

二、動式精要:意念雙腳直*入地,頭頂上沖雲霄。小腿、大腿、腰使暗勁。全身無處不松。

三、動式心傳:此式隨意看去,與平時站立無二,實含全部動功之精華。不在於表面用功,“全憑心意用功夫”。

自然站立,一股正氣浩然而生。雙掌背緊貼尾閭關,純陽正氣上升。心相莊嚴,威光展現。眼收宇宙浩然正氣,周身毫毛孔竅同時配合,吸收人內,合於中脈(由“百會、三黃庭、會陰”組成的連線),上貫天庭(百會),下通地戶(湧泉),由通天達地,而頂天立地。一團正氣,從內到外,人在氣中,氣在人中,體內中央無形先天中脈由元氣貫通凝聚,接連先天,貫通後天,“真陰真陽’合於體內。通天貫地則能隨機應變。穩于泰山,包羅天地,吞吐日月,萬物皆入我體,萬事皆人我心。得其功中精髓,隨意展眼一望,威光咄咄逼人。

第八式:混沌初開

一、動式示範:

1.接上式,意念神光通天達地,“四正”呼吸系統源源不斷吸收天地靈氣。

2.雙手掌心向內,沿腹向胸劃弧齊頸,指頭相對,變掌心向外。

3.雙手上舉過頂,左右下分。

4.雙手分至平肩時,身軀開始緩緩下蹲,雙臂隨之向下而內劃弧。

5.雙腿緩緩下蹲,直至大腿挨著小腿,雙手抱膝合十。

6.雙手合十隨身軀緩緩升起。

7。身軀完全伸直。雙手合十繼續上舉沖天而出,至兩臂全部伸直。

8.第二動次時,按2至7動式行功。以下各動次亦同。

二、動式精要:下跨時,頭正腰直,全仗雙腿控制。難度雖大,收益也豐。蹲至大腿挨著小腿時,雙掌合攏,兩勞宮穴貼緊。直起全身時,雙腿如“千斤頂”一點一點將身軀頂起。

三、動式心傳:下蹲行功,收天地體內之元氣,歸於“三個基地”。雙手合十,周身內外化合成混沌之體。雙手合十上沖頭頂直通天元,足趴地達接地靈,清升濁降,辟破混沌,有天有地。“動歸靜兮靜極動,陰陽精合太極中”。三個基地固築,“陰中之陽(下丹田之精華),“陽中之陰”(尾閭關之精華)之“真陰純陽”聚合于下黃庭,極化元氣,通體光明。

第九式:收式

一、動式示範:回.接上式意念神光收聚下黃庭,雙掌分開,劃弧交☆禁☆合于下丹田。左手貼下丹田,右手撫左手背(女性相反)。

二、雙手合于下丹田。意念神光分別在“下丹田、尾閭關、下黃庭”三個基地稍定,即可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