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海澱檢察院發佈《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指南》

法律讀庫

法治新媒體閱讀管家

北京市海澱區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有1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44家科研機構、33所高等院校,每天都在萌生著創新,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其中隱藏了不少違法犯罪的風險。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今天(13日)上午發佈《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指南》,同時發佈5個涉著作權與商業秘密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大學易繼明教授主持發佈了北京海澱檢察院結合工作實踐所撰寫的《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指南》。

《指南》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內容全面,案例典型。《指南》內容不僅涵蓋了刑法第三章第七節的所有罪名,還對相關的競合罪名進行了辨析;同時甄選了各院辦理的典型案例,增加了真實性、可讀性和新穎性。二是針對性強,重點突出。《指南》重點對證明標準、取證方向和證據審查進行了解析,直面證明犯罪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立足實踐,服務辦案。《指南》書中案件是在多年辦案過程中同偵查人員、審判人員、技術專家和權利公司共同研究歸納得出的,可以為一線偵查人員明晰證據標準、找准取證方向提供切實參考,為企業探索智慧財產權保護路徑提供指導和説明。

此次北京海澱檢察院發佈的典型案例,包括國內首例利用電商、社交、雲存儲多平臺實施的侵犯著作權案件,此案作案手段隱蔽,

涉及面廣,是一種借助互聯網技術,利用多平臺領域互相關聯作用實施的侵權行為。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存儲在雲伺服器中的文字作品可能涉及其他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隨即調查並聯繫多家文字網站、出版社調取著作權權屬證明材料,最終追加認定侵權作品共計145部,成功追訴犯罪事實,依法追加兩家公司為被害人,切實維護了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此次發佈的典型案例還包括“紙質圖書電子化後形成資料庫,
錄入軟體進行銷售的侵權案件”、“侵犯遊戲軟體著作權案”、“侵犯電腦軟體著作權案”、“侵犯商業秘密案”。

在保護智慧財產權領域創新工作機制方面,北京海澱檢察院的主要做法值得關注和借鑒:一是健全提前介入機制,充分發揮庭前主導作用。引導電子資料、同一性鑒定等關鍵證據的調取,最終多個首例新型案件獲得成功訴判。

二是探索建立“三合一”專業化辦案機制。強化檢法聯動,推動海澱區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階段專案專辦工作,提高專業化辦案質效。三是完善專家諮詢與專業同步輔助審查機制,為辦案提供技術智力支援。開拓“隨案引入”技術專家制度,通過辦理個案與鑒定人、技術人員積極建立常態化聯繫,壯大檢察智庫力量。四是落實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機制,發揮指控和證明犯罪的主體作用。針對疑難、複雜、新型案件證據專業性強、證明難度大的特點,北京海澱檢察院智慧財產權檢察部在全市率先啟用智慧財產權專業化案件的鑒定人出庭機制,邀請鑒定人出庭作證,強化對專業問題的證明力度。五是建立檢察專業調研機制,培養會辦案、能調研的專業人才。充分利用學術區位優勢,舉辦“互聯網著作權刑事司法保護研討會”、“商業秘密刑事司法保護論壇”等專題研討會20餘次,為類案辦理提供有益參考。重視專業調研工作,先後撰寫《侵犯著作權犯罪實證研究》、《檢察專業化專門化建設問題研究》等8個國家級、市區級重點課題,編寫並發佈專項調研成果《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取證指引》、《十大典型案例》等。

北京海澱檢察院副檢察長劉惠表示,海澱檢察院將會進一步強化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刑事保護力度,一是繼續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服務保障核心區建設;二是完善構建新型專業機制,全面提升專業化辦案與服務能力;三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

發揮指控和證明犯罪的主體作用。針對疑難、複雜、新型案件證據專業性強、證明難度大的特點,北京海澱檢察院智慧財產權檢察部在全市率先啟用智慧財產權專業化案件的鑒定人出庭機制,邀請鑒定人出庭作證,強化對專業問題的證明力度。五是建立檢察專業調研機制,培養會辦案、能調研的專業人才。充分利用學術區位優勢,舉辦“互聯網著作權刑事司法保護研討會”、“商業秘密刑事司法保護論壇”等專題研討會20餘次,為類案辦理提供有益參考。重視專業調研工作,先後撰寫《侵犯著作權犯罪實證研究》、《檢察專業化專門化建設問題研究》等8個國家級、市區級重點課題,編寫並發佈專項調研成果《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取證指引》、《十大典型案例》等。

北京海澱檢察院副檢察長劉惠表示,海澱檢察院將會進一步強化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刑事保護力度,一是繼續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服務保障核心區建設;二是完善構建新型專業機制,全面提升專業化辦案與服務能力;三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