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牡丹更美的,是奉獻者的靈魂

以孫景玉名字命名的景玉牡丹

孫景玉(左)等三名技術員察看百年牡丹(桑秋華 攝)

□丁厚勤

穀雨時節,牡丹盛開。菏澤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滿城盡是賞花客。百花園裡的牡丹依舊姹紫嫣紅、爭奇鬥豔,園中卻少了一個忙碌的身影——一個多月前,2月21日下午,高級農藝師孫景玉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孫景玉84歲的生命裡,有60多年在跟牡丹打交道。他被稱為牡丹界的“袁隆平”,一生培育出600多個品種,其中“賽雪塔”被專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直到去世僅有600元的工資,卻無法割捨對牡丹的癡迷,他讓後人將他的骨灰撒在牡丹田裡。

作為一個只有高小文化的普通農民,孫景玉一生只做一件事:伺候牡丹,卻培育出嬌豔動人的牡丹。他像牡丹一樣“長”在地裡,兩耳不聞園外事,以匠人精神讓牡丹開得更豔。

孫景玉的一生,是奮鬥者的一生。孫景玉沒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憑著對牡丹的滿腔熱愛,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著不變的生活:早上五點起床,七點走進百花園,天黑的時候下班。在很多人看來這種生活太過刻板,然而當一個人將工作當做一生所愛,所有的奮鬥都無比充實。正是靠著這種熱愛,他通過雜交、種子培植的方式研究出600多個牡丹品種;經他培育的“賽雪塔”被中國花卉協會專家命名為“景玉”,

以紀念其貢獻。2000年,他整理了約12萬字的《百花園牡丹譜》,這是建國後菏澤牡丹的第一部譜記。

習近平總書記說,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孫景玉一年四季面朝黃土研究牡丹,取得了許多專家沒有達到的成就,他讓牡丹園中花型更多、花香更濃。普通人的成功更具代表性和可複製性,大多數人應從孫景玉身上學習到,

把正確的事情堅持做好,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終將取得成功。這種通過奮鬥獲得的成功,才會構成幸福的元素。

孫景玉的一生,是奉獻者的一生。古銅色的皮膚,花白的短髮,兩腿管的泥……孫景玉的有生之年與牡丹為伴,奉獻了畢生心血。14年前的一天,突降大雨,68歲的他隨手披上編織袋就沖進雨裡,跳進園子,搶救下30餘株太空牡丹。在所有人眼裡,百花園是社區的牡丹園,而在孫景玉眼裡,

天下的牡丹都是他的牡丹,都是值得他去研究和呵護的。

奉獻是一種境界。作為牡丹研究的專家,孫景玉面臨著許多誘惑,有的牡丹園給出高薪,有的給出股份,孫景玉不僅不去,連跟著他研究牡丹的兒子也不讓去。很多人認為,久負盛名的孫景玉這麼多年一定積累了一些財富,而他直至去世,工資也只有600元。個人的獲得感會帶來一時快樂,而只有奉獻社會才能使內心充盈。從獲得到奉獻,是境界的提升。

孫景玉曾說:“百花園是我的家,就是變成一塊塊泥巴,也要和百花園的牡丹在一起。”在他去世前,孫子推輪椅帶他在百花園看牡丹,他說:“哪天我不行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這裡。”這是一個老花農對牡丹純粹的愛,是一種純美的情懷。

如今,曹州百花園牡丹花開正豔,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各色牡丹在微風中搖曳,似在訴說對那個愛花人的思念。

牡丹,絢爛了這個城市,扮靚了這個春天。比牡丹更美的,是奉獻者的靈魂。孫景玉老人的汗水灑在花間,精神永駐人們心中。

從獲得到奉獻,是境界的提升。

孫景玉曾說:“百花園是我的家,就是變成一塊塊泥巴,也要和百花園的牡丹在一起。”在他去世前,孫子推輪椅帶他在百花園看牡丹,他說:“哪天我不行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這裡。”這是一個老花農對牡丹純粹的愛,是一種純美的情懷。

如今,曹州百花園牡丹花開正豔,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各色牡丹在微風中搖曳,似在訴說對那個愛花人的思念。

牡丹,絢爛了這個城市,扮靚了這個春天。比牡丹更美的,是奉獻者的靈魂。孫景玉老人的汗水灑在花間,精神永駐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