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曲撈》打撈樂壇遺珠的音樂價值,遠超如今99%的網路神曲

納蘭驚夢/文

期待已久的《金曲撈》終於要在4月14日開播了。

這檔致力打撈茫茫星河中蒙塵的金曲,助其煥發新生的音樂綜藝,難得的將目光從“人”轉移到“歌”。節目試圖在超過80萬幾近沉睡的海量華語歌曲裡,挑選出不為人知的好音樂,使其再度廣為傳唱。這無疑是件工程浩大且任務艱巨的工作,工程浩大自然說的是備選曲庫之龐大繁雜,任務艱巨則是因為“撈”不僅是個搜索的過程,還包括順應時代變化而有改編的動作。這就需要節目組有過人的審美,
過人的改編,以及一點膽識。

有人問,在新歌都來不及聽的今天,還有必要去舊時光裡打撈那些所謂的蒙塵金曲嗎?更何況,如果那些歌在華語樂壇最黃金時期都沒能紅,又怎麼會有做金曲的資格呢?但納蘭想說的是,就是在那個華語樂壇年代,

很多遺珠的價值遠超過現在99%的網路口水歌。就像愛情一般,單身不是因為自身不優秀,只是沒有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對於歌曲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也許只要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式遇上對的人,蒙塵金曲總會熠熠發光。

從人到歌,薛之謙就是“被打撈”的活廣告

個人覺得此番《金曲撈》確定薛之謙作為“喚醒師”,背後有著不小的深意。至少在他的身上,無論是他本人的經歷,還是他的單曲,都有著“被打撈”的歷史。就在2016年之前,這位因參加選秀節目《我型我秀》而出道的歌手,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火鍋店老闆、是服裝店老闆。雖然曾經一首《認真的雪》紅遍大江南北,但“還沒紅先過氣”、“歌紅人不紅”的標籤與他如影隨形了很多年。

直到趕上段子手當紅,以及電視綜藝節目大爆炸的好時光,他終於在幾乎要“沉睡”的時候被“打撈”起,並在一夕之間紅的無可救藥。《金曲撈》選擇他作為喚醒師,大概是在看中他現在大熱人氣之外,更由於他的人生跌宕,就如同被埋沒了許久的遺珠,經由一個機緣徹底翻身的最佳寫照。

除此之外,薛之謙的也有首歌同樣也經歷了從最初的鮮為人知,到後來的大熱屠榜。這首由李榮浩譜曲的《醜八怪》,最初收錄在他13年發行的專輯《意外》中,在很長的時間裡這首歌都反應平平。但經過李克勤在《我是歌手4》的翻唱之後引發了巨大的關注,並迅速成為了熱門金曲。

由此可見,一首金曲的走紅是否,受到太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譬如受限於原唱知名度有限,未能使得歌曲得到應有的關注;譬如受限於宣傳力度的緣故,未能使得歌曲有機會與更多聽眾相遇;譬如還有受限於當時樂壇流行方向的引領,未能使得歌曲的價值得到重視等等。而這些“沉睡金曲”,有的被各種機緣巧合打撈起,也有的依舊深埋蒙塵,靜待打撈。

楊宗緯蕭敬騰翻唱《背叛》,還曹格一個金曲獎

說起一首歌曲的命運沉浮,帶動一個歌手的星途起落,歌壇往來有著太多這樣的例子。2001年便已經憑藉《笑我笨》和《Gary》同名專輯出道的曹格,在音樂伯樂塗惠元的幫助下整整臺灣發展打拼,但整整五年的時間裡依舊半紅不紫,鮮有人問津,直到06年發行後來讓他開始載譽的《背叛》。

但這首歌一開始也並沒有立刻引發太大的聲響,直到後來機緣巧合,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中最具冠軍相的楊宗緯和踢館大魔王蕭敬騰先後都翻唱了這首高難度之作,瞬間便使得這首歌大放異彩,更讓曹格在07年成功提名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一舉提升了曹格在華語地區的知名度。如果沒有蕭敬騰和楊宗緯的“打撈”,這樣一首好歌大約也會蒙塵。

被放棄宣傳的《癡心絕對》,所幸還有KTV來拯救

縱觀華語樂壇,被“打撈”起的也不僅僅只是曹格和《背叛》,另外一位唱紅了《癡心絕對》、《手放開》、《你那麼愛她》等大熱KTV金曲的李聖傑,他的人和他的歌有著更加坎坷的經歷。通過《超級新人王》出道的他,於02年的時候在製作人黃名偉的支持下發行專輯《癡心絕對》,但由於臺灣唱片市場逐漸萎縮,發行公司“東方魅力”內部體系不夠完善等因素,終於該公司放棄了對《癡心絕對》的宣傳。於是在很長時間裡,李聖傑和這首歌都始終處於被遺忘的邊緣,後來得益於KTV這一娛樂項目的流行,《癡心絕對》意外在臺灣、內地的KTV獲得了超高點播率,成為了傳遍大街小巷的熱門金曲。李聖傑也因為這首歌而邀約不斷,甚至根據他自己的統計,這首歌至少在公開場合演唱了不下6000次。如果沒有當時KTV的流行,這首沒有經過宣傳的《癡心絕對》估計也就只能沉睡在蒙塵曲庫之中。

如果沒被雪藏避周董鋒芒,就沒有方大同和《三人遊》

另外一個鮮少為認知的故事,則是有關於方大同。他的公開資料顯示這位元音樂才子是2005年憑藉首張個人專輯《Soul Boy》而出道,實際上他原應早在2003年就有機會出道。但當時的音樂市場完全已經被周傑倫的jay式hip-hop風格所佔據,而方大同籌備中的專輯曲風卻多是Soul靈魂樂,唱片公司判斷貿然出擊很有可能不被市場接受,所以將方大同“雪藏”兩年以避周傑倫的鋒芒。由這樣的案例也可以看出,一首歌的走紅是否甚至還會受到當年流行風向趨勢的影響。試想,如果方大同選擇在03年便出道,像《春風吹》、《紅豆》、《三人遊》這樣的金曲還能否成為金曲,便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由此可見,一首金曲的走紅是否,受到太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譬如受限於原唱知名度有限,未能使得歌曲得到應有的關注;譬如受限於宣傳力度的緣故,未能使得歌曲有機會與更多聽眾相遇;譬如還有受限於當時樂壇流行方向的引領,未能使得歌曲的價值得到重視等等。而這些“沉睡金曲”,有的被各種機緣巧合打撈起,也有的依舊深埋蒙塵,靜待打撈。

楊宗緯蕭敬騰翻唱《背叛》,還曹格一個金曲獎

說起一首歌曲的命運沉浮,帶動一個歌手的星途起落,歌壇往來有著太多這樣的例子。2001年便已經憑藉《笑我笨》和《Gary》同名專輯出道的曹格,在音樂伯樂塗惠元的幫助下整整臺灣發展打拼,但整整五年的時間裡依舊半紅不紫,鮮有人問津,直到06年發行後來讓他開始載譽的《背叛》。

但這首歌一開始也並沒有立刻引發太大的聲響,直到後來機緣巧合,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中最具冠軍相的楊宗緯和踢館大魔王蕭敬騰先後都翻唱了這首高難度之作,瞬間便使得這首歌大放異彩,更讓曹格在07年成功提名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一舉提升了曹格在華語地區的知名度。如果沒有蕭敬騰和楊宗緯的“打撈”,這樣一首好歌大約也會蒙塵。

被放棄宣傳的《癡心絕對》,所幸還有KTV來拯救

縱觀華語樂壇,被“打撈”起的也不僅僅只是曹格和《背叛》,另外一位唱紅了《癡心絕對》、《手放開》、《你那麼愛她》等大熱KTV金曲的李聖傑,他的人和他的歌有著更加坎坷的經歷。通過《超級新人王》出道的他,於02年的時候在製作人黃名偉的支持下發行專輯《癡心絕對》,但由於臺灣唱片市場逐漸萎縮,發行公司“東方魅力”內部體系不夠完善等因素,終於該公司放棄了對《癡心絕對》的宣傳。於是在很長時間裡,李聖傑和這首歌都始終處於被遺忘的邊緣,後來得益於KTV這一娛樂項目的流行,《癡心絕對》意外在臺灣、內地的KTV獲得了超高點播率,成為了傳遍大街小巷的熱門金曲。李聖傑也因為這首歌而邀約不斷,甚至根據他自己的統計,這首歌至少在公開場合演唱了不下6000次。如果沒有當時KTV的流行,這首沒有經過宣傳的《癡心絕對》估計也就只能沉睡在蒙塵曲庫之中。

如果沒被雪藏避周董鋒芒,就沒有方大同和《三人遊》

另外一個鮮少為認知的故事,則是有關於方大同。他的公開資料顯示這位元音樂才子是2005年憑藉首張個人專輯《Soul Boy》而出道,實際上他原應早在2003年就有機會出道。但當時的音樂市場完全已經被周傑倫的jay式hip-hop風格所佔據,而方大同籌備中的專輯曲風卻多是Soul靈魂樂,唱片公司判斷貿然出擊很有可能不被市場接受,所以將方大同“雪藏”兩年以避周傑倫的鋒芒。由這樣的案例也可以看出,一首歌的走紅是否甚至還會受到當年流行風向趨勢的影響。試想,如果方大同選擇在03年便出道,像《春風吹》、《紅豆》、《三人遊》這樣的金曲還能否成為金曲,便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