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無到底在說啥? 到底什麼是有,什麼是無?

作者:劉人夫(列子太學 列子說)

列子禪解(六):有無相生的潛顯協舉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

而味味者未嘗呈:皆無為之職也。

這一段講了中華文化中的兩個根本問題,一個是有與無的問題,一個是無為到底是什麼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文化中最難的兩個問題,但是依據陰陽法則,越是難的問題越是要簡單著處理,越是要傻瓜式的理解,不一定正確,但是會有所啟迪。

。。。。。。。。。。。。。。。。。。

二,有無到底在說啥?

到底什麼是有,什麼是無?作為人去描述一件事物的時候,通常把自己能夠感受到的東西稱之為“有”,把自己感受不到的東西稱之為“無”,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華文化當中的“無”,

絕對不是什麼都沒有。“無”是你感受不到的“有”,“有”是你能夠感受到的“無”。

有無是一個相對的感念,對於不同的感受能力的人來說,有無的範疇也是不一樣的,有無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有眼睛的人看到的五光十色,對於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來說,就是無,但是對這個有眼睛的人來說,就是有。當然,這是站在個體的視角,無不是沒有,是你感受不到,甚至是想像不到,對於其他的人,

可能有無的範疇就不一樣。

那麼,站在一個更為客觀的視角,站在客觀世界的角度,或者站在當今科學的角度,有無之論又從何而論。客觀世界,咱們從時空的角度來想像一下“有無”說的是一個什麼問題。

比如,過去未來,對於站在過去未來交界點的人來說,過去的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是可以考古研究的,是可以觸摸,可以考證的,所以,已經發生過的,過去的事情稱之為“有”。

而對於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都稱之為“無”,因為它還沒有發生,還沒有存在過。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什麼,它是確定的,而對於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它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誰也不敢絕對下定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