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陀山上市引爭議 佛教界如何看待?

近日,“佛系上市公司”、“佛系IPO”的重磅新聞被刷屏!證監會官網4月2日預披露了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普陀山上市在即!招股說明書披露:其毛利率高達70%!淨利率也高達30%!對此有媒體評論:“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而且鎮山的是在我國影響力最為廣泛的觀音菩薩!因此,可以預見其盈利能力必定十分驚人。”

發展地方旅遊業,惠澤一方,本來是好事,但發現網友對“佛系IPO”普陀山上市的態度更多的是調侃,諸如“佛系IPO:你的信仰,他的生意”、“傳說中的佛系上市公司,也來圈錢了,突擊入股是不是要出家?”那麼,佛教界對“佛系IPO”持何種態度?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聖凱法師對此提出三點建議。

普陀山IPO上市,在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的背景下,成為吸引世界關注的大事件。普陀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是億萬佛教信眾的聖地,在海內外佛教信仰者的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

為了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體現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會相適應,貫徹、執行中央統戰部、宣傳部、證監會等十二部委《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特向有關部門,提幾點建議:

一、當地政府和相關上市企業要通過新聞,發佈有關上市的真實情況,消除佛教界、社會大眾的疑慮與擔心,體現地方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的信心與行動。

經濟發展與宗教工作,本質上都是國家的群眾工作。目前新聞輿論如此關切此事,說明大家希望政府以自己的公信力,來保證此次普陀山IPO上市不會是“佛教領域商業化”。

二、強烈建議改變上市公司股票名稱,

不出現“普陀山”。因為,“普陀山”作為佛教聖地,已經無法成為純粹的地名或景區名稱。企業上市是正常的市場經營行為,佛教界和社會大眾都會給予理解與支援。但是,“普陀山”上市,會帶來“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隱憂,勢必引起大家的疑慮與擔心。

三、強烈建議中央統戰部、證監會等中央部委公開表態,真切回應海內外佛教界和社會大眾的關心與疑慮。

許多佛教網友對於普陀山上市表示非常氣憤,

怒懟如潮:

網友:我的信仰居然是他人賺錢之道!

網友:都信錢了,一個上市其它會一哄而起,哪裡還有淨土?

網友:借用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慈悲心商業化,造業呀!

網友:“普陀山”上市?虧他們想得出來?菩薩低眉,金剛會怒目!佛教徒表示很生氣!

網友:他們怎麼不把觀音菩薩弄上市?這不是借佛斂財是什麼?

對於普陀山上市這一事件,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參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