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源於天臺的“以才引才”試驗窗

4月13日,40多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在桂城考察。桂城街道供圖

人才之家圖書閣一角。

藍志淩 攝

佛山南海的金穀光電產業社區,與廣州僅一河之隔。這一由昭信集團舊廠房改造而來的創業社區內,低調地“藏”著佛山首個高規格人才活動中心——桂城高端人才聯誼會(以下簡稱“桂城高才會”)人才之家。

這一人才之家,

說大並不大,服務的主要是南海桂城街道高端人才;說小也並不小,近2000平方米的面積,涵蓋展示、路演、孵化等功能,是佛山市首個高規格打造的人才活動中心,最重要的是,這裡服務著佛山近1/3的“千人計畫”專家。

截至目前,桂城已累計引入人才團隊37個,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6名,約占佛山“千人計畫”人才總量近1/3。

在新一輪的“人才爭奪戰”下,引才不易留才更難。今年起,“主抓人才政策落實、人才服務、人才引進工作”,

打造“優才佛山”品牌,是佛山市級層面的重點工作。要做好服務,留住人才、留住產業,再以產業招到吸引更多人才集聚,佛山市首個人才服務中心在桂城的誕生及運作,或許正是桂城乃至南海“以才引才,以商招商”的一個重要試驗視窗。

1 一場燒烤聚會 衍生人才之家

雖然今年4月13日才正式揭牌,但人才之家在前期已運作了大半年。要追溯第一期的活動,

“可能大家都不太相信,最早的雛形,就是天臺的燒烤聚會。”在人才之家成立過程中,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至高分子”)董事長王博偉,是一個重要的見證者。

三山新城,林至高分子公司樓頂,一個150平方米的空闊天臺,就是這一人才之家最早的起源地。此前,這裡舉辦了兩場特別的燒烤聚會,200多名參加者,多數都是“千人計畫”的專家、創新創業團隊負責人、風投負責人。

“舉辦這一聚會的初衷其實很簡單,我們想和在桂城在南海的高端人才多接觸,多交流一些創業中遇到的問題、一些技術瓶頸。”王博偉回憶。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一開始定位只是單純人才的聚會,後來把風投機構的負責人也吸引過來。

於是,這場人才間的私下聚會也同時具備了金融對接、路演的多功能。一直關注人才需求的政府部門也開始“主動出擊”,

去年桂城街道投入專項資金,將這一燒烤聚會“搬”到了金穀光電產業社區的5樓。

從天臺衍生的聚會,由此升級,並配備涵蓋展示、路演、孵化的高規格人才活動中心,服務于桂城高才會的會員們及各類高端人才。

在這近2000平方米的空間內,除了有前沿的黑科技展廳,敞亮的業務洽談室、多功能路演室、創客空間等工作區,還設有圖書閣、健身房、瑜伽室、小型水吧等休閒區。

“我們希望給高端人才搭建起一個放鬆的空間,工作累了可以來跑跑步、唱唱歌,和其他創新創業人才交流一下,同時這裡也會孵化新的產業。”南海區科技局副局長、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員餘輝介紹。

“這個地方真的很不錯。”人才之家正式揭牌當天,來桂城考察的40名“千人計畫”專家,在參觀到人才活動中心時,都忍不住稱讚。

2 三個維度“大手筆”留人

為何“大手筆”建立一個人才之家?“凝聚感情、提升價值、回饋社會。”餘輝從3個維度說明了這一平臺的價值。

如果從桂城高才會的會員規格來看,人才之家服務的“智慧大腦”可不少。展示空間中,滿滿一面牆上,16名“千人計畫”專家,大多都是高才會的會員,包括獲美國宇航局最高工程成就獎章的安昕、中國大陸留美後在美國任MEMS方向正式大學教職第一人的劉昶、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杜如虛等。

此外,86名會員中還包括省市區認定的高層次人才、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博士等。

打“感情牌”,是人才之家留住人才的一個好方式。“新來到一個城市,總會有孤獨感,人才活動中心的成立,就讓我們有了組織有了平臺,能找到對接的夥伴、進行資源的連結,有了歸屬感。”王博偉說。

去年底,王博偉曾有同學做“說客”,邀請他去新一線城市創業,但當王博偉帶同學在南海桂城尤其是人才之家繞了一圈後,“最後連這個同學都對這兒的人才服務配套心動了。”他說。

此外,利用人才之家的硬體,桂城高才會還將在這裡搭建起金科產對接平臺、產業鏈整合平臺、高技術產品推廣平臺、專業服務平臺、人才交流平臺等六大平臺,為高端人才連結各方面創新資源。“我們還將組織高端人才走進南海傳統製造企業,説明本地企業轉型升級。”餘輝表示。

“我們有專門的秘書處開展活動,希望能摸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有意義、有針對性地服務會員、回饋社會。”“千人計畫”專家、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賢帥說。他也是桂城高才會的活躍分子。

人才之家正式揭幕當天,南海鎮街首個人才黨支部——桂城高端人才聯誼會黨支部也揭牌成立。擔任黨支部書記的陳賢帥表示,將通過這一創新舉措更好地服務街道人才,“讓黨建正能量,使更多歸國專家、‘千人計畫’專家團結在一起,實現人才們的技術、業務的優勢互補。”

3 系列舉措打造招才閉環

無論是全市首個人才活動中心的揭牌,還是鎮街首個人才黨支部的成立,其實都是桂城打造人才高地的系列舉措之一。

截至目前,桂城擁有3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家大城工匠工作室,累計引入人才團隊37個,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6名,掛牌南海區人才板企業31家,高居全區第一,2017年撥付人才扶持資金2852萬元。

其中,16名“千人計畫”人才約占到佛山“千人計畫”人才總量的1/3。同時,越來越多的“千人計畫”專家選擇了“紮根”桂城。

去年底,“千人計畫”專家劉昶辭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職,專心在桂城研究智感科技;去年剛評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的陳賢帥,在桂城成功研發出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通用型牙科種植體技術。

在陳賢帥看來,南海的產業發展基礎、對人才表現出的包容度,以及服務的到位,都給予了人才極好的發展空間。

如剛揭牌的人才之家,也是南海區人才服務驛站之一。在此,各類人才都可享受政策諮詢、資金申報、入戶等40類事項的代辦或協辦服務,以解決人才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同時,桂城還通過創業環境推介、優秀海外專案路演、高端人才對接會多場活動,探索完善“人才+項目+資本+平臺”的海歸創業服務模式,為人才集聚營造濃厚氛圍。

4月12日至4月15日,桂城舉行了彙聚千人才智·共用灣區機遇——佛山市(南海·桂城)海創千人創新創業專案對接會暨海創匯·“千人計畫”創業特訓班活動,邀請40多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考察桂城。

“我們希望通過高端人才的引進,帶動高端產業的到來,再以集聚的高端產業效應和人才集聚效應,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高端產業的到來。”餘輝表示,系列的舉措,正是希望打造一個“以才引才,以商招商”的閉環。

這樣的模式也正逐步迎來收穫。參觀完人才之家後,有好幾名“千人計畫”專家現場和餘輝諮詢產業和配套情況,表達出入駐的希望。

南方日報記者 藍志淩

工作累了可以來跑跑步、唱唱歌,和其他創新創業人才交流一下,同時這裡也會孵化新的產業。”南海區科技局副局長、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員餘輝介紹。

“這個地方真的很不錯。”人才之家正式揭牌當天,來桂城考察的40名“千人計畫”專家,在參觀到人才活動中心時,都忍不住稱讚。

2 三個維度“大手筆”留人

為何“大手筆”建立一個人才之家?“凝聚感情、提升價值、回饋社會。”餘輝從3個維度說明了這一平臺的價值。

如果從桂城高才會的會員規格來看,人才之家服務的“智慧大腦”可不少。展示空間中,滿滿一面牆上,16名“千人計畫”專家,大多都是高才會的會員,包括獲美國宇航局最高工程成就獎章的安昕、中國大陸留美後在美國任MEMS方向正式大學教職第一人的劉昶、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杜如虛等。

此外,86名會員中還包括省市區認定的高層次人才、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博士等。

打“感情牌”,是人才之家留住人才的一個好方式。“新來到一個城市,總會有孤獨感,人才活動中心的成立,就讓我們有了組織有了平臺,能找到對接的夥伴、進行資源的連結,有了歸屬感。”王博偉說。

去年底,王博偉曾有同學做“說客”,邀請他去新一線城市創業,但當王博偉帶同學在南海桂城尤其是人才之家繞了一圈後,“最後連這個同學都對這兒的人才服務配套心動了。”他說。

此外,利用人才之家的硬體,桂城高才會還將在這裡搭建起金科產對接平臺、產業鏈整合平臺、高技術產品推廣平臺、專業服務平臺、人才交流平臺等六大平臺,為高端人才連結各方面創新資源。“我們還將組織高端人才走進南海傳統製造企業,説明本地企業轉型升級。”餘輝表示。

“我們有專門的秘書處開展活動,希望能摸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有意義、有針對性地服務會員、回饋社會。”“千人計畫”專家、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賢帥說。他也是桂城高才會的活躍分子。

人才之家正式揭幕當天,南海鎮街首個人才黨支部——桂城高端人才聯誼會黨支部也揭牌成立。擔任黨支部書記的陳賢帥表示,將通過這一創新舉措更好地服務街道人才,“讓黨建正能量,使更多歸國專家、‘千人計畫’專家團結在一起,實現人才們的技術、業務的優勢互補。”

3 系列舉措打造招才閉環

無論是全市首個人才活動中心的揭牌,還是鎮街首個人才黨支部的成立,其實都是桂城打造人才高地的系列舉措之一。

截至目前,桂城擁有3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家大城工匠工作室,累計引入人才團隊37個,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6名,掛牌南海區人才板企業31家,高居全區第一,2017年撥付人才扶持資金2852萬元。

其中,16名“千人計畫”人才約占到佛山“千人計畫”人才總量的1/3。同時,越來越多的“千人計畫”專家選擇了“紮根”桂城。

去年底,“千人計畫”專家劉昶辭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職,專心在桂城研究智感科技;去年剛評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的陳賢帥,在桂城成功研發出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通用型牙科種植體技術。

在陳賢帥看來,南海的產業發展基礎、對人才表現出的包容度,以及服務的到位,都給予了人才極好的發展空間。

如剛揭牌的人才之家,也是南海區人才服務驛站之一。在此,各類人才都可享受政策諮詢、資金申報、入戶等40類事項的代辦或協辦服務,以解決人才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同時,桂城還通過創業環境推介、優秀海外專案路演、高端人才對接會多場活動,探索完善“人才+項目+資本+平臺”的海歸創業服務模式,為人才集聚營造濃厚氛圍。

4月12日至4月15日,桂城舉行了彙聚千人才智·共用灣區機遇——佛山市(南海·桂城)海創千人創新創業專案對接會暨海創匯·“千人計畫”創業特訓班活動,邀請40多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考察桂城。

“我們希望通過高端人才的引進,帶動高端產業的到來,再以集聚的高端產業效應和人才集聚效應,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高端產業的到來。”餘輝表示,系列的舉措,正是希望打造一個“以才引才,以商招商”的閉環。

這樣的模式也正逐步迎來收穫。參觀完人才之家後,有好幾名“千人計畫”專家現場和餘輝諮詢產業和配套情況,表達出入駐的希望。

南方日報記者 藍志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