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國專家憶“大亞灣的日子”:小漁村深圳大變樣 中國核電發展“奇跡速度”

【編者按】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核電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之一,結合“一帶一路”倡議,未來網記者實地觀察核電等新能源在海外發展情況,探訪歐洲多地專案建設,瞭解合作進程,

關注核電行業人才培養與發展,敘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

未來網法國人拉立祖

筷子和刀叉

1986年9月23日,深圳大亞灣核電站四個合同和三個貸款協議的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時任廣東核電合營公司總經理昝雲龍、中國銀行副行長楊惠球與法馬通公司總裁萊尼、副總裁德高,英國通用電氣公司執行董事大衛森,法國電力集團工程與設備部部長卡爾,

以及法國巴黎銀行、英國米蘭銀行的代表分別簽署了核島設備供應合同、核燃料元件供應合同、常規島設備供應合同和工程服務合同共四個供貨和服務合同以及三個相關的貸款協議。

就在大亞灣核電站初期投入建設時,拉立祖和法國專家來到了中國,參與到核電工程的啟動工作中來。

不懂中文,看到的一切都不能理解,全部都是嶄新的體驗。拉立祖作為人力資源主管,

主要負責中法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但由於中法人民對生活理念的不同,如何讓中法雙方同事相互理解相處,成為了關鍵點。

最明顯的地方就在於飲食,法國人使用刀叉、吃麵包,而中國人使用筷子、吃米飯。“但這並不影響中法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

拉立祖回憶說,在1986年的西方耶誕節時,大亞灣的中法工作人員聚在一起共同慶祝。大家準備麵包和中國菜、送給孩子們禮物,

甚至一名法方高管還裝扮成了聖誕老人。

而耶誕節不久後就是中國的農曆新年,中方特別邀請法方人員去桂林過除夕。拉立祖告訴未來網記者,“那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新年的氣氛,美麗的煙花和鞭炮聲令人至今難忘。”

詩歌與繪畫

來到中國後,拉立祖最喜歡看電視上的相聲和曲藝表演,雖然聽不懂,但他自言可以感受到中國人的幽默。甚至還有法方的專家加入深圳當地民樂團,

即使語言不通,但靠音樂大家就可以交流無阻。

為了工程項目更好地建設,方便中方與外國專家的交流溝通,大亞灣建設了“專家村”。當時整個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專家村”有10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專家,外國人的密度僅次於北京的使館區,被稱為“小聯合國”。

而對文化的理解,是連接中法雙方最好的方式。正如法國人喜歡觀賞畫作,

拉立祖觀察到,中國人在公園遊覽時很喜歡誦讀石碑上的詩詞,由此他建議將大亞灣專家村的道路都以中國古代詩人的名字命名。

至今,大亞灣的專家村裡“李白路”、“杜甫路”、“白居易路”、“李清照路”、“辛棄疾路”等路牌仍然矗立,每每驚豔著初次到來的訪客。

讀懂古詩,欣賞繪畫,成為大亞灣中法工作人員溝通交流的好方式。甚至拉立祖還在深圳當地舉辦了畫展,通過繪畫的文化表現力,也讓法國專家儘快地融入當地生活。

“我自己最喜歡巴金的書,當時讀了許多中國作家的作品。”拉立祖告訴記者,自己的子女更多地受到了中國文化的薰陶。三個孩子都在中國上過學,甚至二女兒學會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中文的“再見!”而不是法語的“媽媽”,這讓他的夫人至今都耿耿於懷,拉立祖卻哈哈大笑。

1986年,拉立祖到中國時曾經有一個夢想——希望騎著自行車,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回到法國。“在中國,堅持是我學會的一個美德,所以我花了20年時間來準備。”拉立祖說,“兩年前,在我68歲的時候,我從烏茲別克斯坦出發,通過騎車、換乘大巴、火車的方式,一路前往敦煌,經過西安,最後來到了北京,花了兩個多月,沿著‘一帶一路’萬里走單騎,完成了當年的夢想。”

甚至直到現在,拉立祖全家人每週都會吃中餐,家中收藏了許多中式傢俱和字畫。“我兒子馬上就要結婚了,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幾乎都是他的中國朋友。”拉立祖說在大亞灣的日子,讓全家人都交到了許多友好的中國朋友。

拉立祖收藏的中國餐具、傢俱和書畫。(受訪者供圖)

師徒同兄弟

雖然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但是拉立祖講到法方專家初到大亞灣時,語言溝通還是最大的障礙。

大亞灣核電站的工程建設初期,是由法方專家提供建議指令,中法雙方採用英語作為工作上的溝通語言。但由於英語是兩國人的協力廠商語言,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會的情況。

“當時中方工作人員非常努力和敬業。”拉立祖提到,為了準備相關工程合同,中方人員專門學習了法語和英語,認真地做好每一處細節,體現了非常高的素質素養和敬業精神。

那段在大亞灣的日子,給拉立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法雙方工作人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大家每天辛勤工作,都是為了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彼時在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中,中方的中廣核技術人員還是以“小學生”的心態,虛心地向法國老師進行學習。

但現在境況已經大不相同。隨著嶺澳核電站一期、臺山核電站的建設,再到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核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與高鐵齊名的兩張“國家名片”之一。

感歎中國核電“奇跡般”的發展速度,拉立祖認為,中法雙方在核電領域已經由最初的師生轉變為兄弟。同時隨著中廣核與法電簽訂的英國核電專案投資協議,拉立祖堅信,中法雙方在核電領域的合作將有更好的發展,實現並肩走向世界。

也讓法國專家儘快地融入當地生活。

“我自己最喜歡巴金的書,當時讀了許多中國作家的作品。”拉立祖告訴記者,自己的子女更多地受到了中國文化的薰陶。三個孩子都在中國上過學,甚至二女兒學會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中文的“再見!”而不是法語的“媽媽”,這讓他的夫人至今都耿耿於懷,拉立祖卻哈哈大笑。

1986年,拉立祖到中國時曾經有一個夢想——希望騎著自行車,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回到法國。“在中國,堅持是我學會的一個美德,所以我花了20年時間來準備。”拉立祖說,“兩年前,在我68歲的時候,我從烏茲別克斯坦出發,通過騎車、換乘大巴、火車的方式,一路前往敦煌,經過西安,最後來到了北京,花了兩個多月,沿著‘一帶一路’萬里走單騎,完成了當年的夢想。”

甚至直到現在,拉立祖全家人每週都會吃中餐,家中收藏了許多中式傢俱和字畫。“我兒子馬上就要結婚了,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幾乎都是他的中國朋友。”拉立祖說在大亞灣的日子,讓全家人都交到了許多友好的中國朋友。

拉立祖收藏的中國餐具、傢俱和書畫。(受訪者供圖)

師徒同兄弟

雖然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但是拉立祖講到法方專家初到大亞灣時,語言溝通還是最大的障礙。

大亞灣核電站的工程建設初期,是由法方專家提供建議指令,中法雙方採用英語作為工作上的溝通語言。但由於英語是兩國人的協力廠商語言,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會的情況。

“當時中方工作人員非常努力和敬業。”拉立祖提到,為了準備相關工程合同,中方人員專門學習了法語和英語,認真地做好每一處細節,體現了非常高的素質素養和敬業精神。

那段在大亞灣的日子,給拉立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法雙方工作人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大家每天辛勤工作,都是為了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彼時在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中,中方的中廣核技術人員還是以“小學生”的心態,虛心地向法國老師進行學習。

但現在境況已經大不相同。隨著嶺澳核電站一期、臺山核電站的建設,再到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核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與高鐵齊名的兩張“國家名片”之一。

感歎中國核電“奇跡般”的發展速度,拉立祖認為,中法雙方在核電領域已經由最初的師生轉變為兄弟。同時隨著中廣核與法電簽訂的英國核電專案投資協議,拉立祖堅信,中法雙方在核電領域的合作將有更好的發展,實現並肩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