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美貿易戰再升級,20分鐘哄搶500萬噸豆粕,豆粕又要暴漲了?

2018年4月17日,商務部發佈2018年第38號公告,公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商務部裁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國內高粱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並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根據裁定,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0079000項下。

消息一出,國內豆粕期貨市場強烈震盪,豆粕1809合約拔地而起一飛沖天,從當天最低價3171元/噸直接漲至最高價3272元/噸,最終收盤3265元/噸漲幅1.75%。

從持倉總量來看,豆粕1809合約昨日成交總量243.2萬手,增倉12.4萬手,持倉總量達到325.9萬手,並且僅在尾盤最後20分鐘內,持倉急速增加10萬餘手。多頭前五席位持有淨多單總量380164手,僅有永安一個席位持有的淨多單超過1萬手。

空頭前五席位持有淨空單717594手,超過1萬手淨空單的席位有四個,空頭勢力的持倉集中度明顯更高。

業內表示,此輪豆粕行情的波幅將會明顯小於上一輪,畢竟不是直至大豆貿易衝突,而結合國內外自身基本面看,無論是貿易戰與否,豆粕長遠期大趨勢都是看漲的,因此,行情越是漲幅趨於平緩,則根基會越穩。

與此同時,業內認為,隨著養殖市場的好轉,國內豆粕需求和行情都會受到利多提振。

不過,事件如何進展,還得繼續密切關注國內外各方面消息。

來聽聽分析師們怎麼說:

上海東亞期貨研發中心研究部經理許亮:

4月17日尾盤豆粕突然增倉大漲,主要源於商務部對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高粱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比例為178.6%)。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征,計算公式為:保證金金額=(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保證金徵收比率)×(1+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中國2016年高粱產量300萬噸,進口587萬噸;美國產量1220萬噸,出口610萬噸。可見美國高粱的出口80%以上被中國進口。

而且高粱與玉米不同,高粱進口沒有關稅配額限制,食用高粱進口稅率為2%。

當前的貿易背景:4月4日淩晨,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佈對原產於中國的1300余種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50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出口額。當日中國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美國商務部昨日宣佈,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為期7年。4月17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施行反傾銷措施。

所以目前依然是貿易戰的延續,這也讓市場更多的聯想到了中國未來對大豆徵稅的可能性。如果國內針對進口美國大豆多徵收25%關稅,直接改變的是國內的定價模式,國內豆粕價格相對CBOT大豆會多漲10%以上。因為中國進口大豆大約1/3來自美國,其他部分來自南美,而南美依然是3%的關稅。所以,今日豆粕的異動,更多是市場對未來貿易戰持續,對大豆加關稅的預期加強了。

建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余蘭蘭:

今天下午商務部官網公佈消息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引發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特別是大豆產品,國內豆粕和油脂尾盤出現拉升,提振市場做多情緒。

回顧最近幾天國內外油脂行情,可以說是回檔不止,部分合約跌破前低,我們認為主要還是受國內外油脂庫存高企、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情況良好、特朗普政府推遲生物燃料政策改革和中美貿易爭端暫歇等利空因素影響,油脂供需寬鬆大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國內方面,大豆預計到港量龐大,油廠榨利良好,預計開機率會逐步回升,豆油庫存也有持穩回升跡象,棕櫚油庫存持續在70萬噸左右難以下滑,菜油沿海庫存雖然低位,但進口利潤豐厚,預計也不存在短缺情況。

因此,油脂趨勢性上漲行情應該是不存在的,但短期有企穩跡象,從現貨成交量方面跟蹤來看,近期低位成交較去年同期火爆,油脂基差走強明顯,間接表明市場心態可能在轉好。國外方面,4月份馬來西亞延續免稅政策以及印度等國齋月需求備貨、原油走高、印尼生柴政策等潛在利多因素存在,我們預計4-5月份油脂市場壓力不會太大,在當前價格下,油脂繼續下跌空間極為有限,適宜逢低買區間操作。

為期7年。4月17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施行反傾銷措施。

所以目前依然是貿易戰的延續,這也讓市場更多的聯想到了中國未來對大豆徵稅的可能性。如果國內針對進口美國大豆多徵收25%關稅,直接改變的是國內的定價模式,國內豆粕價格相對CBOT大豆會多漲10%以上。因為中國進口大豆大約1/3來自美國,其他部分來自南美,而南美依然是3%的關稅。所以,今日豆粕的異動,更多是市場對未來貿易戰持續,對大豆加關稅的預期加強了。

建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余蘭蘭:

今天下午商務部官網公佈消息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引發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特別是大豆產品,國內豆粕和油脂尾盤出現拉升,提振市場做多情緒。

回顧最近幾天國內外油脂行情,可以說是回檔不止,部分合約跌破前低,我們認為主要還是受國內外油脂庫存高企、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情況良好、特朗普政府推遲生物燃料政策改革和中美貿易爭端暫歇等利空因素影響,油脂供需寬鬆大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國內方面,大豆預計到港量龐大,油廠榨利良好,預計開機率會逐步回升,豆油庫存也有持穩回升跡象,棕櫚油庫存持續在70萬噸左右難以下滑,菜油沿海庫存雖然低位,但進口利潤豐厚,預計也不存在短缺情況。

因此,油脂趨勢性上漲行情應該是不存在的,但短期有企穩跡象,從現貨成交量方面跟蹤來看,近期低位成交較去年同期火爆,油脂基差走強明顯,間接表明市場心態可能在轉好。國外方面,4月份馬來西亞延續免稅政策以及印度等國齋月需求備貨、原油走高、印尼生柴政策等潛在利多因素存在,我們預計4-5月份油脂市場壓力不會太大,在當前價格下,油脂繼續下跌空間極為有限,適宜逢低買區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