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縣之使命新安│升顏值提內涵 打造有溫度的“北方山水城”

▶道路暢通了,街面、市場整潔了,遊園越來越多,景色越來越美,生活愈發便利……過去的一年,新安這座豫西山城的變化無不為群眾稱讚。

▶作為全省首批百城建設提質城市,去年,新安縣謀劃實施百城提質專案六類80項,

總投資106億元。在今年年初的新安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新安縣縣長郅書安表示,今年,新安將深入推進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謀劃百城提質工程項目四類68項,總投資86億元。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李亞林 萌友 郭建立/文 記者 李書寶 萌友 許金安/圖

(健身運動的體育場館)

遊園綠化提質後,豫西山城更宜居

綠樹掩映間,風景賽道上,身著五彩斑斕騎行服的騎手疾馳而過。在4月14日環中原2018自行車公開賽新安站賽事上,千餘名騎手在這裡上演了一場“激情與速度”的視覺盛宴。

64歲的洛陽市民何志剛興奮地說,今年是第四次來新安縣參加騎行比賽,他所在的俱樂部來了300多人,“平時週末沒事了,

也會和朋友結伴來新安騎遊,環境好,心情會很舒暢。”

據瞭解,近年來,新安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鄉村道路品質,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榮譽。依託強有力的平臺建設,該縣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連續舉辦了兩屆全民運動會,4次洛陽櫻桃穀騎行賽,縣內有騎行愛好者2000多名。

百城提質工程實施以來,新安縣加強了公園、遊園建設。比如,前些年當地的西湖遊園環境問題突出,

一度成為“龍鬚溝”“臭水溝”,該縣投資2000萬元對公園進行改造,連接的兩個主要道路及環湖路已修通,照明設施、假山、景觀橋、休憩平臺等景致怡人。

占地730畝、 東西長3公里的枕頭山公園,是該縣去年城市生態修復中實施的樣板工程、示範工程,這裡是新安城市公園中的“中央公園”,也是該縣百城提質工程的重要內容。依山就勢,山城融合,當地投資7000萬元,

栽植各類綠苗木51萬株,建設園林設施5.7萬平方米,去年5月建成開放,成為居民健身、遊玩、休閒的一處最佳目的地。

一場“公廁革命”背後的民生溫度

採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新安縣的城建提質工程肯在民生細節上下功夫,以體現城市的“民生溫度”。

新安縣新城建設之前,老城十字街是該縣最繁華的地段,商鋪林立,寸土寸金。“逢五逢十”“趕集日”流動人員更是高達數萬人,雖然市場南部有一個公廁和移運垃圾池,

但功能單一,設備老化,每逢夏季和大風天氣,蠅蟲、垃圾亂飛,附近商戶和“趕集”群眾叫苦不迭。

而老城十字街唯一的一塊200餘平方米的地皮,多年前已被開發商用35萬元買走。為拿回這塊“風水寶地”,新安縣市政園林局費了不少周折,最後政府以85萬元買回。

新建成的這座公廁與環衛站建在一起,三層鋼構建築,前簷青瓦鋪設,建築面積513平方米,一樓是特殊人群廁所和垃圾中轉站,二樓是公廁,三樓為環衛工人休息室。

作為全國旅遊強縣,新安縣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近百萬。一個小小的“方便”問題,卻是關係城市文明的大標誌。為此,新安在“公廁革命”上下了大功夫。新安縣市政園林局局長趙曙光介紹,當地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新建公廁43座,改造提升單位內部公廁286座,在旅遊景區、道路沿線和遊客集散點新建改建星級公廁107座,還繪製廁所地圖,採取“以租代管”方式確保廁所常新常潔。

如今,當地群眾和遊客在城區內任何一個地方,前後左右百米都能看到公廁,步行不超過五分鐘就能解決“方便”問題。

智慧新安讓城市“秀外”且“慧中”

在新安縣中心市場商戶徐霞記憶中,之前的10多年,伴隨著該縣新城區的發展,污水橫流、車輛亂放、攤位混雜……這些詞兒是這處市場的長期“標籤”。

2017年,中心市場改造被新安納入十項惠民工程。如今,這裡的商鋪、攤位得到了統一規劃,市場道路、大棚、雨污水管網等設施均已提升改造,內部生鮮、熟食、蔬果等功能區一應俱全,整體面貌整潔一新。據瞭解,該縣城區共有農貿市場8個,百城提質工程實施以來,所有市場已改造完成,共投資1100余萬元。

而在2015年4月,新安縣政府常務會議就研究明確了“智慧新安”建設,投資1.25億元籌建“智慧新安”平臺,對原來相對孤立的公安部門“平安建設”、環保部門線上監測系統等升級改造並接入智慧中心,互相配合又獨立解決問題,根除了“各自為政”,形成了“合則共贏”“一盤棋”局面。哪裡有私搭亂建、哪裡有流動攤販……憑藉智慧城管,只要資訊員上傳資訊,智慧城市平臺即發出指令,職能部門收到指令後就會派人趕到現場及時處理。

據介紹,智慧城管讓城市建設告別了“頭疼醫頭、腳痛治腳”,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不僅節約了能耗,而且高效快捷。 目前,“智慧新安”二期已經啟動,將更加注重民生,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電子政務、智慧交通等應用將覆蓋城鄉,並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全民共用的服務體系,讓每一位新安人都能沐浴到“智慧”的陽光。

城建提質要給予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這一個個項目,是新安縣城市提升的一個縮影。作為洛陽“一中心六組團”的西組團,該縣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契機,以“北方人文山水城”為定位,按照“3A鄉鎮、4A縣城”理念,提升城鎮建設標準,完善城市內涵,實現從節點城市到樞紐城市的跨越。

據瞭解,按照三至五年規劃,新安縣共謀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217項,總投資227.54億元,包含城市道路與橋樑建設、供水管網工程、熱力工程、城市生態修復工程等20個專項。

此外,為完善城市硬體設施,新安縣按照“山城、水城、漢關遺產城”進行規劃佈局,尤其是在“水城”建設上,該縣堅持巧用水、善用水、用好水,實施了投資5.2億元的“引畛濟澗”工程,總投資26億元的“引故入新”、20萬噸三河水廠、三河樞紐和穀山水庫等河湖連通工程,確保縣域水資源總體平衡。

“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真正為老百姓做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通過這一工程的實施,讓全縣人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新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郅書安認為,這正是百城提質工程給予新安的意義。

二樓是公廁,三樓為環衛工人休息室。

作為全國旅遊強縣,新安縣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近百萬。一個小小的“方便”問題,卻是關係城市文明的大標誌。為此,新安在“公廁革命”上下了大功夫。新安縣市政園林局局長趙曙光介紹,當地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新建公廁43座,改造提升單位內部公廁286座,在旅遊景區、道路沿線和遊客集散點新建改建星級公廁107座,還繪製廁所地圖,採取“以租代管”方式確保廁所常新常潔。

如今,當地群眾和遊客在城區內任何一個地方,前後左右百米都能看到公廁,步行不超過五分鐘就能解決“方便”問題。

智慧新安讓城市“秀外”且“慧中”

在新安縣中心市場商戶徐霞記憶中,之前的10多年,伴隨著該縣新城區的發展,污水橫流、車輛亂放、攤位混雜……這些詞兒是這處市場的長期“標籤”。

2017年,中心市場改造被新安納入十項惠民工程。如今,這裡的商鋪、攤位得到了統一規劃,市場道路、大棚、雨污水管網等設施均已提升改造,內部生鮮、熟食、蔬果等功能區一應俱全,整體面貌整潔一新。據瞭解,該縣城區共有農貿市場8個,百城提質工程實施以來,所有市場已改造完成,共投資1100余萬元。

而在2015年4月,新安縣政府常務會議就研究明確了“智慧新安”建設,投資1.25億元籌建“智慧新安”平臺,對原來相對孤立的公安部門“平安建設”、環保部門線上監測系統等升級改造並接入智慧中心,互相配合又獨立解決問題,根除了“各自為政”,形成了“合則共贏”“一盤棋”局面。哪裡有私搭亂建、哪裡有流動攤販……憑藉智慧城管,只要資訊員上傳資訊,智慧城市平臺即發出指令,職能部門收到指令後就會派人趕到現場及時處理。

據介紹,智慧城管讓城市建設告別了“頭疼醫頭、腳痛治腳”,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不僅節約了能耗,而且高效快捷。 目前,“智慧新安”二期已經啟動,將更加注重民生,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電子政務、智慧交通等應用將覆蓋城鄉,並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全民共用的服務體系,讓每一位新安人都能沐浴到“智慧”的陽光。

城建提質要給予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這一個個項目,是新安縣城市提升的一個縮影。作為洛陽“一中心六組團”的西組團,該縣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契機,以“北方人文山水城”為定位,按照“3A鄉鎮、4A縣城”理念,提升城鎮建設標準,完善城市內涵,實現從節點城市到樞紐城市的跨越。

據瞭解,按照三至五年規劃,新安縣共謀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217項,總投資227.54億元,包含城市道路與橋樑建設、供水管網工程、熱力工程、城市生態修復工程等20個專項。

此外,為完善城市硬體設施,新安縣按照“山城、水城、漢關遺產城”進行規劃佈局,尤其是在“水城”建設上,該縣堅持巧用水、善用水、用好水,實施了投資5.2億元的“引畛濟澗”工程,總投資26億元的“引故入新”、20萬噸三河水廠、三河樞紐和穀山水庫等河湖連通工程,確保縣域水資源總體平衡。

“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真正為老百姓做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通過這一工程的實施,讓全縣人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新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郅書安認為,這正是百城提質工程給予新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