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興通訊:有能力、有決心度過難關

日前,老董事長侯為貴在機場的背影被碰巧拍了下來,人們一面在網路上不斷轉發,一面高喊“中興加油!中興挺住!”。

自從美國對中興通訊啟動出口限制禁令,中興通訊迎來了發展史上最紮心的時刻。

4月20日下午3點,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帶領核心管理團隊,在深圳總部首次公開對媒體回應“美國啟動禁售令”。殷一民強調,堅決反對美國商務部做出這樣的決定,堅決反對不公平、不合理的處罰,更反對把貿易問題政治化。

中興通訊有決心有能力度過難關

在表達堅決反對美國這項禁令的同時,殷一民說:“我們絕不放棄!中興通訊的旗幟將永遠飄揚!”

“美方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對公司全體員工、遍佈全球的運營商客戶、終端消費者和股東的利益造成直接損害。

”殷一民說:“美方將細微的問題無限擴大化,對企業造成極大影響,我們將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來解決問題。與此同時,中興通訊也在認真反思,還要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有能力、有信心應對挑戰,有能力、有決心度過難關。”

中興通訊認為,拒絕令不僅會嚴重危及中興通訊的生存,也會傷害包括大量美國企業在內的中興通訊所有合作夥伴的利益。

殷一民說:“資訊技術是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產業,

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資訊技術,導致產業鏈全球分佈,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立完成,美國也不例外。”

針對此次事件中興通訊是否合規的問題,殷一民說表示,合規和內控是公司戰略的基石,公司一直致力於建立全球一流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

2017年投入超5千萬美元,並計畫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

“出口管制是個複雜的系統,中興通訊業務複雜、員工眾多,要保證每個員工每個業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疏忽,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在本次事件上,公司自查發現了問題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本身就體現了我們的合規體系在有效運轉。即使在拿到拒絕令的今天,我們依然以全球一流出口管制合規企業的標準自我要求。

”殷一民說。

殷一民強調,中興通訊不會放棄通過溝通對話解決問題的努力,也有決心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全體員工和股東的合法權益,履行對全球客戶、消費者使用者、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責任。

有些錯誤犯了就刻骨銘心

此次美國對中興通訊處罰的所謂“實錘”只有一條——35名員工未能及時扣減獎金。這讓中興通訊幾乎陷入滅頂之災,公眾也對中興通訊業形成了“在國際貿易中行事不周、遭受挫折”的看法。

中興通訊前員工吳先生對科技日報記者說,2016年3月7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就中興通訊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展開調查時,美國總統還是奧巴馬。特朗普上任後,中興通訊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接受8.9236億美元罰款,並支付3億美元給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作為暫緩罰款(是否最終支付取決於未來七年中興通訊遵守協定情況)。

吳先生說:“當時,這個處罰結果被市場解讀為極大利好,但也留了一個尾巴。按照和解協定,即使中興通訊對35名相關人員未處罰的說法是真的,也屬於‘量刑過度’。因為,此前涉及8.9億美元罰款的事早已畫上句號。”

通信行業專家王雲輝亦認為,“和解的達成,意味著以前有再多的錯,都已經罰過了,翻篇兒了,不能作為啟動拒絕令的原因和理由。即一罪不二罰。”

在4月20日上午發佈的《關於美國商務部啟動拒絕令的聲明》中,中興通訊強調,美方無視中興通訊自2016年4月以來的大量出口管制合規工作,執意對其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此,中興感覺不公平,也不能接受。

這份聲明想澄清的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引以為制裁依據的問題是中興通訊自查發現,向美方及時主動通報的。並且,中興通訊已在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快速糾正問題。

吳先生希望通過此事讓中國公司驚醒:“中國公司在國際化道路上犯的極低級錯誤太多了,但有些錯誤犯了就是刻骨銘心。”

中興此次遇到的問題有解嗎?吳先生說:“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把問題研究清楚,比對手更高維度地考慮問題,就能找到降維攻擊的解決辦法。

“補芯”之路需要齊心聯手

精准打擊中興拿住的是中國高科技的“七寸”,暴露的是我國相關產業供應鏈對美國公司的高度依賴,和中國高科技產業缺“芯”的軟肋,以及與世界核心科技的差距。

一方面,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全球晶片產業格局中長期處於中低端領域。我們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晶片,大部分集中在電源、邏輯、存儲、MCU、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中低端產品。

吳先生說:“這次事件讓我們更加理解什麼是‘核心技術’,什麼是‘自主智慧財產權’,儘管半導體能力的提升猶如一座難以攀越的大山,但不能盲目悲觀,不能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

王雲輝說:“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的一段評論,雖然比較激烈,但其中‘以政府之力強令全球與之有關聯的供應商封鎖一家企業,任何企業都是難以招架的’的觀點,值得深思。希望這能促動我國積體電路領域進一步打造中國實力的決心,促動產學研各方加強合作,上下游產業鏈共同努力,啃下積體電路這塊硬骨頭。”

此次美國對中興通訊處罰的所謂“實錘”只有一條——35名員工未能及時扣減獎金。這讓中興通訊幾乎陷入滅頂之災,公眾也對中興通訊業形成了“在國際貿易中行事不周、遭受挫折”的看法。

中興通訊前員工吳先生對科技日報記者說,2016年3月7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就中興通訊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展開調查時,美國總統還是奧巴馬。特朗普上任後,中興通訊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接受8.9236億美元罰款,並支付3億美元給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作為暫緩罰款(是否最終支付取決於未來七年中興通訊遵守協定情況)。

吳先生說:“當時,這個處罰結果被市場解讀為極大利好,但也留了一個尾巴。按照和解協定,即使中興通訊對35名相關人員未處罰的說法是真的,也屬於‘量刑過度’。因為,此前涉及8.9億美元罰款的事早已畫上句號。”

通信行業專家王雲輝亦認為,“和解的達成,意味著以前有再多的錯,都已經罰過了,翻篇兒了,不能作為啟動拒絕令的原因和理由。即一罪不二罰。”

在4月20日上午發佈的《關於美國商務部啟動拒絕令的聲明》中,中興通訊強調,美方無視中興通訊自2016年4月以來的大量出口管制合規工作,執意對其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此,中興感覺不公平,也不能接受。

這份聲明想澄清的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引以為制裁依據的問題是中興通訊自查發現,向美方及時主動通報的。並且,中興通訊已在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快速糾正問題。

吳先生希望通過此事讓中國公司驚醒:“中國公司在國際化道路上犯的極低級錯誤太多了,但有些錯誤犯了就是刻骨銘心。”

中興此次遇到的問題有解嗎?吳先生說:“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把問題研究清楚,比對手更高維度地考慮問題,就能找到降維攻擊的解決辦法。

“補芯”之路需要齊心聯手

精准打擊中興拿住的是中國高科技的“七寸”,暴露的是我國相關產業供應鏈對美國公司的高度依賴,和中國高科技產業缺“芯”的軟肋,以及與世界核心科技的差距。

一方面,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全球晶片產業格局中長期處於中低端領域。我們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晶片,大部分集中在電源、邏輯、存儲、MCU、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中低端產品。

吳先生說:“這次事件讓我們更加理解什麼是‘核心技術’,什麼是‘自主智慧財產權’,儘管半導體能力的提升猶如一座難以攀越的大山,但不能盲目悲觀,不能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

王雲輝說:“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的一段評論,雖然比較激烈,但其中‘以政府之力強令全球與之有關聯的供應商封鎖一家企業,任何企業都是難以招架的’的觀點,值得深思。希望這能促動我國積體電路領域進一步打造中國實力的決心,促動產學研各方加強合作,上下游產業鏈共同努力,啃下積體電路這塊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