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節氣養生——穀雨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取自“穀得雨而生也”,也就是說到了穀雨時節,降雨增多,雨生百穀,潤化萬物的季節。

隨著降水的增多,空氣中濕度會逐漸增大,所以,辨證屬“濕重”體質的人,需注意身體了,此時,冷熱交替較快,但天氣漸趨炎熱,雨水較多,天氣潮濕悶熱。這樣的天氣,蚊蟲易於滋長,細菌、真菌快速繁殖,因而濕疹、過敏性蕁麻疹、體癬、腳癬等皮膚疾病更易發生。中醫認為,濕邪是皮膚疾患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源于穀雨之時,

人體受外界濕熱影響,脾胃運化失常,濕熱內生,並感受濕熱之邪,從而導致這些皮膚疾病的發生。

同時,也是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神經疾病的發病期,所以,穀雨時節疾病防治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變化的軌跡,應注意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機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減少疾病發作。肝開竅於目,肝氣不舒,濕邪壅盛,也是眼病,

如黃斑病變,近視、弱視、視神經病的易發時期,故要注重疏肝,肝氣條達,則氣血運行流暢。

此時,隨著氣溫日漸升高,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及綠茶,來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之品,

以防邪熱化火,導致瘡癰癤腫等疾病的發生。另外,穀雨養生重點是補水,但補水也不可盲目進行,要適時補充身體因出汗或排尿丟失的水分,所以可以選在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喝一杯水,可以有效排除體內囤積的廢物。

供稿:北京東城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