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行罕見降准,4000億增量資金來了,這樣影響你的投資!

4月17號,央行決定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劃重點:

降准範圍: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也就是大部分都降)

降准幅度:1個百分點,降准後準備金率為16%或14%(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

資金用途:主要用於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先借先還”。

釋放資金規模:約13000億元。以2018年一季度末資料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具體操作:具體操作分兩步:第一步,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第二步,在降准當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

降准釋放的資金略多於需要償還的MLF。

降准=降低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指銀行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準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為保證這筆錢不被挪用,往往由央行保管。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降准到底意味著什麼,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銀行吸收到10000元存款,如果規定的存款準備金率是10%。

那麼銀行需要上交1000元給央行作為存款準備金,剩下的9000元才能去放貸。

本次降准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也就是變為9%。

那麼銀行只需要上交900元給央行,可以放貸的金額就可以變為9100元了。

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就由9000元變成了9100元,也就是市面上的錢又變多了。

為什麼要降准?

降准可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解決小微企業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具體來看: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影響,大盤避險情緒升溫,央行在這個時間節點降准,對股市來說視作一種利好。

私募全方位解讀降准影響

和聚投資認為,降準將在三方面影響市場:

對銀行而言,本次降准提供了長期穩定且便宜的資金,降低負債端壓力,可部分緩衝資管新規落地後對銀行可貸款資金的負面衝擊。

對實體企業而言,降准有利於緩解融資的抑制,降低融資成本,且更有利於緩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壓力。

就整個市場而言,降准增加了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壓低了長端的資金利率,有望扭轉市場對貨幣政策過緊的擔憂。同時也有利於緩解市場對於宏觀經濟下行的預期,短期可以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或有利於股市和債市。

星石投資認為,降准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從四個方面來看:

增強流動性穩定性:MLF期限主要有3個月、6個月、1年,投放釋放流動性之後,在到期日根據當時市場的情況決定是否續作,而存款準備金率一經下調後不會隨意更改,釋放流動性更加穩定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但相比去年邊際放鬆:降准1%釋放的資金用於償還MLF,增量資金在4000億元左右,比起一次全面降准1%釋放的資金量大概不到一半,與上次定向降准的規模相當,增量資金還將與4月中下旬的繳稅期形成對沖,增量資金雖然不大,但相比去年偏緊的貨幣政策有邊際放鬆。

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一年期MLF操作目前的利率為3.3%,而降準則不需要承擔任何成本,增加了低成本資金來源,且將通過MPA考核等方式激勵銀行將釋放資金貸給小微企業,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對沖近期經濟下滑壓力。

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開年以來市場美股大跌、遭遇貿易戰、敘利亞危機等多個負面事件的影響,情緒低迷,此次降准有望帶來流動性的邊際改善,提振市場情緒。

泓信投資投資認為,債券市場特別是利率債市場受益最為直接,此次降准令投資者確認了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寬鬆可以持續,未來長久期利率債將繼續受到投資者追捧。

降准之後房價要漲?未必!

下調一個百分點的降低存款準備金,是央行罕見的大幅降准,釋放的4000億資金也將在多方面影響我們的投資。

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但必須看到,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這和過去的寬鬆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

雖然說降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樓市的資金壓力,將使得融資的成本和難度降低,但離市場真正反轉還有距離。畢竟,房貸仍被視為不被支持的業務,流入樓市的資金恐怕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炒的”,仍舊是目前的風向標。

同時也有利於緩解市場對於宏觀經濟下行的預期,短期可以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或有利於股市和債市。

星石投資認為,降准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從四個方面來看:

增強流動性穩定性:MLF期限主要有3個月、6個月、1年,投放釋放流動性之後,在到期日根據當時市場的情況決定是否續作,而存款準備金率一經下調後不會隨意更改,釋放流動性更加穩定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但相比去年邊際放鬆:降准1%釋放的資金用於償還MLF,增量資金在4000億元左右,比起一次全面降准1%釋放的資金量大概不到一半,與上次定向降准的規模相當,增量資金還將與4月中下旬的繳稅期形成對沖,增量資金雖然不大,但相比去年偏緊的貨幣政策有邊際放鬆。

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一年期MLF操作目前的利率為3.3%,而降準則不需要承擔任何成本,增加了低成本資金來源,且將通過MPA考核等方式激勵銀行將釋放資金貸給小微企業,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對沖近期經濟下滑壓力。

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開年以來市場美股大跌、遭遇貿易戰、敘利亞危機等多個負面事件的影響,情緒低迷,此次降准有望帶來流動性的邊際改善,提振市場情緒。

泓信投資投資認為,債券市場特別是利率債市場受益最為直接,此次降准令投資者確認了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寬鬆可以持續,未來長久期利率債將繼續受到投資者追捧。

降准之後房價要漲?未必!

下調一個百分點的降低存款準備金,是央行罕見的大幅降准,釋放的4000億資金也將在多方面影響我們的投資。

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但必須看到,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這和過去的寬鬆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

雖然說降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樓市的資金壓力,將使得融資的成本和難度降低,但離市場真正反轉還有距離。畢竟,房貸仍被視為不被支持的業務,流入樓市的資金恐怕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炒的”,仍舊是目前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