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抓住春天的尾巴,防濕邪給脾胃加餐

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春夏之交歸屬於脾,脾處於旺盛時期,正是養胃健脾的好時機。

此時,養胃健脾的關鍵是防濕邪。

穀雨時節氣溫升高,陰雨頻繁,各地雨量開始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不斷加大。此時過於潮濕的空氣會讓人體由內到外都有不適反應,比如腹瀉、滿臉油膩、整天困乏無力、無精打采、頭暈腦脹等,這是因為體內的濕氣重所導致的。此時節脾胃虛弱、陽氣不足的人更容易受濕氣侵犯。

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共6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各種疾病。

脾是運化水濕的,如果脾不好,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會堆積在身體內,久而久之濕氣加重,誘發多種疾病。穀雨時節濕邪來犯,人體最易遭受風濕邪氣的侵犯,不注重調養,將會影響到夏季的健康。

因此,穀雨時節我們要借助天地陽氣升發,提升脾胃功能。此時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有利於營養的吸收,這時我們要抓住補身體的大好時機,健脾防濕,為盛夏打好基礎。

穀雨時節宜多食健脾胃祛濕氣的食物,如:山藥、芡實、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黑芝麻、茯苓、黑豆、山楂、玉米、鯽魚等。

我們在萬物生長的春天,穀雨健脾祛濕當然要吃春天的時令蔬菜啦!

香椿:健脾驅蛔蟲

香椿是春天的時令蔬菜,穀雨時節上市,這時的香椿最美味,有“雨前香椿嫩如絲”的說法,這個時候吃香椿最好。

香椿被稱為“樹上的蔬菜”,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等營養素,是蔬菜中的佼佼者。中醫認為,香椿有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的功效。因此,穀雨時節吃香椿養胃健脾正當時。能保肝、健脾、護肺,讓身體更加健康。其獨特的揮發性氣味還能透過表皮,避免蛔蟲附著在腸壁上。

另外,吃香椿也是愛美人士的最愛,香椿中豐富的維生素E有抗衰老作用,獨特的香椿素也能延緩衰老。

推薦吃法:可以涼拌、入湯、醃制等,如涼拌香椿芽、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等,別具風味。

韭菜:強脾胃助消化

常言道:“穀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說,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較大,中午熱、早晚涼。坊間有“春寒還料峭,春韭入菜來”的說法,是說吃韭菜對身體好,韭菜性溫,具有補腎補陽的作用,其獨特的辛香味是含有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春天肝氣偏旺的人,食用韭菜能增強身體的脾胃之氣,起到益肝的作用。韭菜中的揮發性氣味,還能疏調肝氣、增強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推薦吃法:韭菜的硫化物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及維生素A,因此韭菜若與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豬肉類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較營養的吃法。不過,硫化物遇熱易於揮發,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起鍋,稍微加熱過火,便會失去韭菜風味。

注意:韭菜雖美味,但不可過量食用!

馬齒莧:健脾胃還護膚

馬齒莧有“天然抗生素”、“長壽菜”之稱,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腸熱,解毒,調理便秘。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藥。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馬齒莧也是護膚人士的最愛。《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用馬齒莧來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哦!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幹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推薦吃法:將馬齒莧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焯5分鐘,撈出後用涼水浸泡冷卻,可以除去食材一部分的澀味。然後控水、切段,放入盆中備用。將蒜泥、醋、鹽、香油放入小碗中攪勻,澆在菜上拌勻即可。

注意: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孕婦禁食;馬齒莧與鱉甲相克,不可同食。

櫻桃:健脾除濕兼美容

穀雨前後櫻桃上市啦!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居水果首位。

櫻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醫古籍裡稱它能“滋潤皮膚”、“令人好顏色,美態”,常吃能夠讓皮膚更加光滑潤澤。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季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祛風除濕,對風濕腰腿疼痛有良效。

注意: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

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春天肝氣偏旺的人,食用韭菜能增強身體的脾胃之氣,起到益肝的作用。韭菜中的揮發性氣味,還能疏調肝氣、增強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推薦吃法:韭菜的硫化物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及維生素A,因此韭菜若與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豬肉類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較營養的吃法。不過,硫化物遇熱易於揮發,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起鍋,稍微加熱過火,便會失去韭菜風味。

注意:韭菜雖美味,但不可過量食用!

馬齒莧:健脾胃還護膚

馬齒莧有“天然抗生素”、“長壽菜”之稱,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腸熱,解毒,調理便秘。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藥。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馬齒莧也是護膚人士的最愛。《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用馬齒莧來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哦!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幹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推薦吃法:將馬齒莧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焯5分鐘,撈出後用涼水浸泡冷卻,可以除去食材一部分的澀味。然後控水、切段,放入盆中備用。將蒜泥、醋、鹽、香油放入小碗中攪勻,澆在菜上拌勻即可。

注意: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孕婦禁食;馬齒莧與鱉甲相克,不可同食。

櫻桃:健脾除濕兼美容

穀雨前後櫻桃上市啦!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居水果首位。

櫻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醫古籍裡稱它能“滋潤皮膚”、“令人好顏色,美態”,常吃能夠讓皮膚更加光滑潤澤。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季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祛風除濕,對風濕腰腿疼痛有良效。

注意: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