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孩“閒不住”不一定是多動症 判斷多動症就看這5點

在兒保科兒童心理行為門診,有一項疾病稱為“多動症”。很多家長聽到多動症,好像和自己孩子的症狀很像,小孩每天一睜開眼睛,就閑不下來了,不是到處翻東西,就是要出去玩,

總之不會老老實實坐在那裡。那麼小孩是不是有多動症了?其實事實上,臨床上真正患有多動症的孩子還是少數,大部分兒童都是屬於貪玩、缺乏學習興趣或有其他精神問題。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鍛煉身體和大腦的好時機。

孩子通過跑、跳、動手來促進身體和大腦的生長發育。但是單純的好動並不代表就是多動症,多動症有著嚴格的臨床指征,很多孩子好動都有可能只是“調皮”。

那麼,調皮到什麼程度才可能屬於多動症呢?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呢?

多動症孩子或有以下5種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

多動症兒童有注意力不能集中,或不能持久的情況。聽課不專心,作業難完成。但是對於外界干擾卻表現出很興奮,

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分心,意志控制的主動性弱。

比如說,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學習不專心,但是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遊戲卻很專注。這是由於被動注意相對亢進所致。而學習較為枯燥無味,需要由意志控制的主動注意才能好好學習。多動症兒童由於缺乏學習上的堅強意志和毅力。因此無法好好學習,甚至厭學。

(2)小動作多

其實多動症兒童並不是一直在動,

而是他們的行為存在異常。

表現在: 心不在焉、有頭無尾、雜亂無章。

比如,在課堂上坐座位不停地扭動,小動作多,東張西望。下課後則如脫韁的野馬,無目的地狂奔。而一些兒童看上去較文靜,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對老師剛剛講過的內容一問三不知。

(3)衝動任性

比如說,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性格急躁、易激動、好發脾氣、衝動任性。甚至喜歡破壞東西、搗亂、偷竊、鬥毆、喜歡招惹同學,

和同學打架。

(4)心理改變

·有的興奮不安,話多,愛管閒事,做事粗糙,難以入眠。

·有的反應遲緩、動作懶散、感情脆弱,易哭易笑,不能耐受挫折,不合群或喜歡與較自己幼小兒童為伍;

·性格孤僻、倔強,即使打罵也無濟於事;

·往往不聽勸告,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有的產生自卑、逆反心理,甚至出走、嚴重的有自殺傾向。

(5)學習困難

多動症兒童的智力並不低下,和腦癱兒童不同,

但是多動症兒童有超50%學習困難。

比如說:

·文字書寫潦草難認;

·視聽障礙,對聲音的辨別困難,不能將語音組合成有意義的語彙或句子;

·認識困難,分不清左右、顏色、地點定向;

·誦讀困難,讀課文念錯念倒都可能發生。

一些症狀在剛上學時還不明顯,在家長的督促下還能考出好成績,隨著學習的深入,成績便有下降,發生明顯的學習困難。

孩子多大能表現出多動症的症狀?

遠東兒保科醫生指出,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包括2個方面:注意缺陷和多動。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衝動為主,還有的孩子兩者都存在,其症狀可能在3-4歲的時候開始表現出來,學齡兒童發病者相當多,且男童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女童。

而由於“調皮”和“多動症”類似,很多家長往往在上學前不容易發現孩子的多動症問題,也就耽誤了治療。到了孩子上學後,學習跟不上,出現明顯症狀了才看醫生。所以,建議家長還是要帶小孩子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多動症”的孩子,長大就會變好嗎?

有研究表明,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學齡兒童(6~12歲)有80%在青少年到30歲之前繼續有症狀,65%的人將持續到成年。“多動症”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好的。所以要提醒廣大家長,多動症應早發現,早干涉,建議到專業的醫院或專科進行諮詢檢測,以免耽誤治療。

“多動症”怎麼治?

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單純的吃藥或家長管教是沒發科學解決孩子多動症的問題的。目前對多動症的孩子的治療分為心理行為干預和藥物治療。

心理行為的干預主要靠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之前的教育方法不對,會有專門的心理行為指導醫生來進行治療,結合一些生物回饋、行為指導、感統訓練等。

而藥物治療主要針對中度及重度的多動症孩子。藥物治療是為了改善大腦的功能,通過調節神經遞質來起作用的。

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的症狀,建議儘早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如果確診為多動症,則要配合醫生及早干預糾正。

孩子多大能表現出多動症的症狀?

遠東兒保科醫生指出,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包括2個方面:注意缺陷和多動。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衝動為主,還有的孩子兩者都存在,其症狀可能在3-4歲的時候開始表現出來,學齡兒童發病者相當多,且男童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女童。

而由於“調皮”和“多動症”類似,很多家長往往在上學前不容易發現孩子的多動症問題,也就耽誤了治療。到了孩子上學後,學習跟不上,出現明顯症狀了才看醫生。所以,建議家長還是要帶小孩子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多動症”的孩子,長大就會變好嗎?

有研究表明,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學齡兒童(6~12歲)有80%在青少年到30歲之前繼續有症狀,65%的人將持續到成年。“多動症”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好的。所以要提醒廣大家長,多動症應早發現,早干涉,建議到專業的醫院或專科進行諮詢檢測,以免耽誤治療。

“多動症”怎麼治?

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單純的吃藥或家長管教是沒發科學解決孩子多動症的問題的。目前對多動症的孩子的治療分為心理行為干預和藥物治療。

心理行為的干預主要靠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之前的教育方法不對,會有專門的心理行為指導醫生來進行治療,結合一些生物回饋、行為指導、感統訓練等。

而藥物治療主要針對中度及重度的多動症孩子。藥物治療是為了改善大腦的功能,通過調節神經遞質來起作用的。

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的症狀,建議儘早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如果確診為多動症,則要配合醫生及早干預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