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漢一丞相整日喝酒不上班,卻導致一個太平盛世,只因做了一件事

西漢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景帝劉啟,一直走的是清靜無為、輕徭賦稅、休養生息的治國路線,以至於國力迅速恢復,至文景二位皇帝時,創造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王朝,史稱文景之治。

而文景之治的出現跟漢初的一個丞相關係很大,不過他成為丞相後只做了一件事,而就是這件事卻導致漢朝出現文景太平盛世。

這件事就是蕭規曹隨,這個丞相就是漢初名相曹參。

曹參是西漢開國的功臣,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丞相。

曹參是劉邦的老鄉,當年跟劉邦一起斬白蛇起義。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封為齊國的相國。

曹參到齊國後,就四處調研,廣泛徵求治理意見。其中有一位老先生見到曹參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曹參就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老先生說:“治國之道,貴在清靜無為不擾民,則民自定。”

之後曹參就以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說治理國家,國泰民安。從此,曹參聲名鵲起,被人廣為稱頌。

漢惠帝二年的七月,蕭何逝世後。曹參馬上回家叫人打包收拾行李,並對屬下說自己馬上要到中央當丞相了,

下屬都不相信。沒過幾天,任命的詔書就下達到了齊國,下屬無一不感到驚奇,都認為曹參此人會預測未來。

可是當曹參接替蕭何成為大漢的丞相後,卻整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家裡酒氣熏天。而且曹參不上班、不工作,即便上班也是消極怠工,處理國事的時候,完全按照蕭何的那一套。

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奇怪。於是就有同事想到丞相曹參家裡問個明白。沒想到,同事一到曹參家,就被曹參拉去喝酒,一直喝到伶仃大醉,一醉方休,搞得同事沒機會開口。

當時的皇帝漢惠帝劉盈,由於被自己的母親呂後慘殺戚夫人嚇壞了,沒有心思治理國家。現在看到丞相曹參竟然這樣,於是漢惠帝劉盈對曹參的消極怠工十分不滿。

不過漢惠帝劉盈並沒有當面指責先帝的功臣,而是先對曹參的兒子曹窋(zhú)說:“令尊大人是不是看不起朕呀?遇事也不向朕請示報告,整天燈紅酒綠,怎麼能心憂天下呢?”

曹窋回家後,把漢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勸父親。曹參聽完自己兒子的建議後大怒,痛打了曹窋一頓,據說足足抽了兩百鞭,最後說:“滾回去進宮侍奉皇上,國家大事不是你該過問的。”

很快曹參打曹窋這件事就傳到了漢惠帝的耳朵裡。於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漢惠帝就責備曹參說:“是我讓你兒子勸您的,您為什麼要下這麼重的手。”

曹參向惠帝請罪。

曹參說:“請問陛下與高皇帝相比,誰更聖明英武?”

漢惠帝假裝謙虛的說:“我怎麼敢跟高皇帝比。”

曹參又說:“陛下認為臣與蕭何蕭丞相相比,誰更賢明有才?”

漢惠帝小心的說:“先生您好像要差一點。”

曹參說:“對呀!高皇帝和蕭相國,早就平定了天下,確定了治國方略,頒佈了法規,還有什麼可憂慮的。現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做甩手掌櫃,臣等也只需謹守職責,按照制度流程辦事,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惠帝恍然大悟。

從此,漢帝國按部就班,蕭規曹隨。

其實,在帝國政治結構下,最難治理的不是民,而是官員。只要我們管好自己官,讓他們恪盡職守,堅守做人和做事的底線,給民眾自由發展的空間,那麼人民群眾就回創造了出無窮無盡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這套清靜無為的治國方略被漢文帝和漢景帝所承襲下來,終於導致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而這一切都源自于曹參的蕭規曹隨,清靜無為而治。其實說白了,曹參就做了這一件事,但就是這一件事就已經不得了。後世王朝想學都學不來,它們都在一個勁的折騰民眾,最終終結了封建王朝。

朋友,歡迎關注!

痛打了曹窋一頓,據說足足抽了兩百鞭,最後說:“滾回去進宮侍奉皇上,國家大事不是你該過問的。”

很快曹參打曹窋這件事就傳到了漢惠帝的耳朵裡。於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漢惠帝就責備曹參說:“是我讓你兒子勸您的,您為什麼要下這麼重的手。”

曹參向惠帝請罪。

曹參說:“請問陛下與高皇帝相比,誰更聖明英武?”

漢惠帝假裝謙虛的說:“我怎麼敢跟高皇帝比。”

曹參又說:“陛下認為臣與蕭何蕭丞相相比,誰更賢明有才?”

漢惠帝小心的說:“先生您好像要差一點。”

曹參說:“對呀!高皇帝和蕭相國,早就平定了天下,確定了治國方略,頒佈了法規,還有什麼可憂慮的。現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做甩手掌櫃,臣等也只需謹守職責,按照制度流程辦事,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惠帝恍然大悟。

從此,漢帝國按部就班,蕭規曹隨。

其實,在帝國政治結構下,最難治理的不是民,而是官員。只要我們管好自己官,讓他們恪盡職守,堅守做人和做事的底線,給民眾自由發展的空間,那麼人民群眾就回創造了出無窮無盡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這套清靜無為的治國方略被漢文帝和漢景帝所承襲下來,終於導致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而這一切都源自于曹參的蕭規曹隨,清靜無為而治。其實說白了,曹參就做了這一件事,但就是這一件事就已經不得了。後世王朝想學都學不來,它們都在一個勁的折騰民眾,最終終結了封建王朝。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