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東莞傳統美味糕點買少見少!幸好洪梅還有位武林“糕”手20多年來堅持手作

每一塊糕都是笑姨親手做出來的。

東莞陽光網訊白糖糕、黃糖糕、番薯糕、馬蹄糕、眉豆糕,

這些都是我們兒時早餐常見的糕點。而在今天已經是買少見少了,但記者聽說在洪梅洪屋渦市場裡,幾乎每天都能吃上這些傳統糕點。

白糖糕,很多東莞人小時候早餐的首選。上學路上買一塊,邊走邊吃,吃完就到學校了。

記者幾番周折找到這位武林“糕”手的工作坊,只見她正在忙活著準備各色糕點的材料,忙得熱火朝天,不時蒸汽騰騰,氣中彌漫著一股股濃濃糕點香氣,新鮮出爐的白糖糕、黃糖糕、馬蹄糕,讓人食欲大振。這位武林“糕”手,就是經營早餐攤檔20余載的辛勤“寶媽”胡見笑。

每一步步驟,笑姨都不假手於人。米也要自己磨。

笑姨:“大約可能97年的時候開始做,做了可能是20年。當初小朋友小,要自己帶小朋友,要煮飯給小朋友吃,要帶小朋友上學,沒有人帶,想著自己做一下,幫補一下家計。 ”

米漿磨好後,要跟水以一定比例混合

笑姨說,以前剛開始是時候什麼都不會,是直接進貨回來賣的,每天只能賣到一百、幾十塊錢,幾乎掙不到錢,但是想著能在家方便照顧小孩,就堅持做,後來邊學邊做,到處拜師學藝,到現在一個人同時做出多種不同糕點也不在話下。用笑姨的話說,以前為了家庭和生活,現在堅持是為了一種放不下的情懷,每天看著街坊鄰里吃著自己的糕點那麼滿足,自己就充滿幹勁,

捨不得放棄了。笑姨做的各色糕點,不僅廣受當地街坊的歡迎,還吸引了其他鎮街的食客前來“穩食”。

米漿是基底,想做成什麼味道,就加不同的配料。

笑姨:“初時喜歡吃,吃著吃習慣了,又挺喜歡了,可能喜歡這種口感,所以村民都挺支持,現在多數做熟客,

因為做時間長,熟客多。有些人想吃這樣東西,比如說白糖糕,他說這種糕是不是小小發酸那種糕,我說是。他說很久沒有吃這種糕了,是想買點這種糕回家,他就買了些回去,我還說你家那邊沒有得賣嗎,他說現在家裡那邊已經沒有人做著這種糕了。 ”

塊糕蒸出來“靚不靚仔”,與米漿混合液放得平不平有很大關係。

據笑姨介紹,做她這一行的,起早貪黑是常態,每天從淩晨4點就要起床準備,再到市場擺攤到11點多,吃飯午休一下,下午4、5點又開始準備做各色各樣的糕點,一直忙活到晚上10點。有時候遇上傳統節日,會接到很多客人的訂單,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一屜一屜蒸,想要傳統美味急不得。

笑姨:“有時候傳統節日忙,小孩放假回來,會幫下忙,一家人雖然是很辛苦,但是個個又做得很高興。那時候小孩小,現在小孩長大了,一年一年做下來,不經不過做了那麼多年,做習慣了,樣樣都做熟手了,一年一年做到現在。 ”

笑姨為人爽朗、做事非常麻利,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都不嫌累。從孩子還在背上背著到現在大學畢業,20餘年承載著不僅僅是辛勤的汗水,更多的是一種堅持,一種情懷。一年365天,幾乎風雨無阻地堅持做糕點,用手推車推到市場去賣,漸漸地吸引了不少忠實粉絲。一直以來堅持手工製作,小量供應,保質保量,才會受到大家如此青睞。正是因為有這位武林“糕”手的堅持,才讓我們能繼續吃上兒時的味道。

記者 張小玲 倫健超

出爐啦。

黃糖糕,清香撲鼻而來。

馬蹄糕。

番薯糕。

眉豆糕。

切開,就可以吃啦。

塊糕蒸出來“靚不靚仔”,與米漿混合液放得平不平有很大關係。

據笑姨介紹,做她這一行的,起早貪黑是常態,每天從淩晨4點就要起床準備,再到市場擺攤到11點多,吃飯午休一下,下午4、5點又開始準備做各色各樣的糕點,一直忙活到晚上10點。有時候遇上傳統節日,會接到很多客人的訂單,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一屜一屜蒸,想要傳統美味急不得。

笑姨:“有時候傳統節日忙,小孩放假回來,會幫下忙,一家人雖然是很辛苦,但是個個又做得很高興。那時候小孩小,現在小孩長大了,一年一年做下來,不經不過做了那麼多年,做習慣了,樣樣都做熟手了,一年一年做到現在。 ”

笑姨為人爽朗、做事非常麻利,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都不嫌累。從孩子還在背上背著到現在大學畢業,20餘年承載著不僅僅是辛勤的汗水,更多的是一種堅持,一種情懷。一年365天,幾乎風雨無阻地堅持做糕點,用手推車推到市場去賣,漸漸地吸引了不少忠實粉絲。一直以來堅持手工製作,小量供應,保質保量,才會受到大家如此青睞。正是因為有這位武林“糕”手的堅持,才讓我們能繼續吃上兒時的味道。

記者 張小玲 倫健超

出爐啦。

黃糖糕,清香撲鼻而來。

馬蹄糕。

番薯糕。

眉豆糕。

切開,就可以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