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貸還款年齡上限提高,我們能討到什麼巧?

不知各位讀者最近幾天有沒有留意到一條新聞,工商銀行將房貸貸款人年齡加上貸款年限放開至75年,比以前兩者上限70年的規定,增加了5年,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也從65周歲延長到70周歲。

據報導,部分城市的工行已經確認開始執行這一新規。一些想買自住房或者想炒房的朋友是不是內心蠢蠢欲動了呢?可是,這延長的5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大家心裡肯定有點犯嘀咕,我們能在這種變化中討到什麼巧呢?宜盛寶小編覺得“巧”還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罷了。

這些購房者將受益

近幾年房價飛漲,對於很多條件有限但又想改善住房的居民來說,對貸款年齡上限的限制,讓換房子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宜盛寶小編舉個最極端的例子,如果借款人因經濟條件有限,想要申請最高年限,即30年的貸款,那麼在之前的規定下,40歲之後就不能實現這種設想了,因為貸款人年齡加上貸款年限只有70年。

而現在放寬到75歲,即使到了45歲也可以申請到30年貸款。無論是最高期限貸款群體還是貸款的最高年齡群體都放寬了5歲。所以,這種改變對於首套房及改善性需求的剛需人群來說確實是有益的,畢竟月供的壓力會小一點。

房價會漲嗎?

在樓市整改成交量陷入低迷的現在,調整房貸貸款人年齡與貸款年限看似是對樓市的利好消息,畢竟能夠買房的人群擴大了。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利好只會影響剛需購房中不到8%的人群,對於市場的總體影響相對較小,其他銀行可能還會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跟進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很難對整體市場形成有規模的影響。就算其他銀行陸續跟進工行的政策,

從實際需求來看,中國大部分剛需多集中在30歲以下的青年人群,改善性需求也多集中在30-50歲之間的中年人群,真正能夠受益於工行政策的人群在剛需購房者中並不多,所以不太可能引發房地產市場的大規模需求波動,所以對房價的影響也就非常有限。至於想炒房的朋友就更不要做什麼春秋大夢了。

房貸政策會放鬆嗎?

由工行的房貸政策調整,小編聯想到另一條消息——央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個百分點。比較敏感的投資者肯定會想,近期的各種變化是否為房貸政策放鬆的信號呢?這兩個政策變動表面看都有一定的金融寬鬆屬性。不過,宜盛寶分析師認為答案是——不會。目前,避免發生房地產系統性風險的總基調是不變的,在不允許加杠杆、不允許房地產市場泡沫擴大的當下,只會允許市場做出適當的微調。各位投資者不應該放大銀行在擴張住房按揭貸款規模以及提升房貸潛在客戶總量時做出的些微調整。剛需人群該買房的時候還是要買的,而投資人群可以做出的選擇很多,就不要巴望著炒房一夜暴富什麼的了。

在不允許加杠杆、不允許房地產市場泡沫擴大的當下,只會允許市場做出適當的微調。各位投資者不應該放大銀行在擴張住房按揭貸款規模以及提升房貸潛在客戶總量時做出的些微調整。剛需人群該買房的時候還是要買的,而投資人群可以做出的選擇很多,就不要巴望著炒房一夜暴富什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