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啥中國就是不裝備超輕型155榴彈炮?

文/施洋,外交與軍事觀察者,獨立評論員

本來施佬打算在今天開始繼續寫這個122系列的坦克系列了,不過看到留言裡有朋友想要聽有關卡車炮以及超輕型155的事情,那就順便謅寫個番外吧。

解放軍現在已經有大量的卡車炮了,當然,絕大多數還是122毫米的旅屬炮兵

言歸正傳,在大口徑壓制火炮這個領域裡面,首先必須承認,部分美國炮是一個異類。只有先搞出這麼個例外之後,我們才能把其他國家的火炮給歸類。

你看人家長得這個德性……可不是異類麼

在當代來說,這些火炮基本上分成兩類,就是牽引炮和自行炮。所有的牽引炮都需要牽引車牽引,雖然自走炮有輔助動力,但是這種協助進入陣地和裝填彈藥的小發動機是沒法滿足火炮在戰場上機動的需要。自行炮則可以自己機動進入和更換陣地,

雖說分起來有卡車炮、輪式自行和履帶式自行火炮等幾類,但是有一點其實毫無疑問,就是在一般情況下,自行炮肯定要比牽引炮吃香一些。

自走炮可以走……你也不能指望長這樣上高速啊

但是施佬剛才說了,美國有一個異類,

那就是M777,這傢伙的機動形式屬於比較可怕的,就是用直升機機動。雖然聽起來比較妖孽,但是考慮到美軍直升機的數量之大以及其空中突擊作戰的需要,用直升機吊掛榴彈炮再攜帶一定數量的彈藥進行機動作戰,對於輕裝部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火力支援。

所謂的“飛行炮兵”……是不是神經病

冷戰時期美軍的使用方法是“支奴幹”勉強帶155毫米的M198,“黑鷹”帶105毫米的M119,而在研製M198的後繼型號時,大幅度減輕火炮重量,讓輕鬆掛載155毫米級別的火炮和充足的彈藥成了美軍的願望,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為了減重無所不用其極的M777。

美國陸軍兩種運輸直升機就結合了兩種不同口徑的榴彈炮

當然M777的減重還是很成功的,雖然付出了射速減半的代價,但是減重的目標確實是基本圓滿實現了。當然39倍徑的火炮本身的射程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準上,想和45倍徑和52倍徑的同代兄弟爭在地上的性能優勢那是自找不痛快。

美軍設想中的M777運用模式……

可是美軍在列裝M777以後,很多都編入了裝備“斯崔克”的旅級戰鬥隊火力營的155炮連,整天用軍卡把火炮拖來拖去,雖然比起悍馬牽引的105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強出不少,但作為一個牽引155炮卻是毫無長處。至於那些個把M777當做美軍先進裝備買來裝備本國地面部隊,也用卡車拖來拖去的國家,那十有八九是24K的美粉。

美軍實際的M777使用模式……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一個國家裝備的壓制火炮主要通過地面行進搞戰術機動的話,那麼自行炮顯然要比牽引炮強得多。中國也研製了超輕型155毫米炮,但是主要是用於技術驗證和出口,解放軍陸軍部隊目前都沒有裝備的計畫。

賣,可以,自己用……您還是饒了我吧

正因如此,155毫米自行火炮自然就成了各國軍師(甚至旅)一級支援火炮的不二選擇。而在這個52倍徑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的時代,自行155炮不選52倍是會被人瞧不起的。當然對於重型機械化裝甲部隊來說,履帶式155毫米自行火炮自然是最好的,而對相對追求戰略機動性和可控成本的輕型機械化或者中型機械化部隊來說,155毫米卡車炮就成了相對合適的產品。

就05這種一年兩個營的產量,全軍什麼炮都換它別說貴死,等都能等死

當然卡車炮並不是“I have a gun,I have a truck. Bang!Truckgun!”那麼簡單(也沒有這麼個單詞啊)。先進的火控系統是必備的組成部分,也是區別先進卡車炮與戰場改造火炮之所在,而另一件事情,則是比起單純把炮搬上卡車更加困難的。

對於155毫米級別的卡車炮來說,有一組矛盾始終無法調和:52倍徑155毫米加榴炮的後坐力相當巨大,理論上需要一個穩固的發射平臺才能“鎮住”火炮,取得較高的射擊精度;但作為卡車炮的一大優勢就在於重量輕巧,可以快速機動和空運,註定不能做得太重,如何協調二者,達成理想且均衡的性能,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其實這種矛盾在89式重機槍上也存在,也使得後者成為了一款特點鮮明的重機槍產品。

跑起來飛快和馬步紮穩,其實是很難調和的

說起中國的卡車炮,SH-1型155毫米外貿卡車炮早已經是大名鼎鼎而且有了出口成就了,但是自用型155毫米卡車炮不僅亮相晚了很多年,其實際的研製歷程也要坎坷得多。其實兩款卡車炮的立項研製時間都差不多,沒有明顯的先後之分。但自用型的“拖延”則是為了在重量限制前提下取得符合要求射擊精度的努力所付出的成本。得益于這種努力,自用型155毫米卡車炮的主要射擊性能都不輸給05式履帶式自行火炮,在可部署性上則由於其重量的優勢顯著勝出。

SH-1這幾年已經給大家看數量,但是自用型比他要求還要高一些

所以我軍龐大規模的牽引式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榴彈炮在服役幾十年後,其理想的換代產品已經出現了。至於射程近、射速低、精度也相對不怎麼樣的輕型155毫米牽引炮,能否從解放軍手裡獲得訂單,就要看我軍陸航突擊部隊的需求和發展速度了。

早年研製的155毫米卡車炮樣炮,和最後的產品也是差異巨大

想和45倍徑和52倍徑的同代兄弟爭在地上的性能優勢那是自找不痛快。

美軍設想中的M777運用模式……

可是美軍在列裝M777以後,很多都編入了裝備“斯崔克”的旅級戰鬥隊火力營的155炮連,整天用軍卡把火炮拖來拖去,雖然比起悍馬牽引的105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強出不少,但作為一個牽引155炮卻是毫無長處。至於那些個把M777當做美軍先進裝備買來裝備本國地面部隊,也用卡車拖來拖去的國家,那十有八九是24K的美粉。

美軍實際的M777使用模式……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一個國家裝備的壓制火炮主要通過地面行進搞戰術機動的話,那麼自行炮顯然要比牽引炮強得多。中國也研製了超輕型155毫米炮,但是主要是用於技術驗證和出口,解放軍陸軍部隊目前都沒有裝備的計畫。

賣,可以,自己用……您還是饒了我吧

正因如此,155毫米自行火炮自然就成了各國軍師(甚至旅)一級支援火炮的不二選擇。而在這個52倍徑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的時代,自行155炮不選52倍是會被人瞧不起的。當然對於重型機械化裝甲部隊來說,履帶式155毫米自行火炮自然是最好的,而對相對追求戰略機動性和可控成本的輕型機械化或者中型機械化部隊來說,155毫米卡車炮就成了相對合適的產品。

就05這種一年兩個營的產量,全軍什麼炮都換它別說貴死,等都能等死

當然卡車炮並不是“I have a gun,I have a truck. Bang!Truckgun!”那麼簡單(也沒有這麼個單詞啊)。先進的火控系統是必備的組成部分,也是區別先進卡車炮與戰場改造火炮之所在,而另一件事情,則是比起單純把炮搬上卡車更加困難的。

對於155毫米級別的卡車炮來說,有一組矛盾始終無法調和:52倍徑155毫米加榴炮的後坐力相當巨大,理論上需要一個穩固的發射平臺才能“鎮住”火炮,取得較高的射擊精度;但作為卡車炮的一大優勢就在於重量輕巧,可以快速機動和空運,註定不能做得太重,如何協調二者,達成理想且均衡的性能,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其實這種矛盾在89式重機槍上也存在,也使得後者成為了一款特點鮮明的重機槍產品。

跑起來飛快和馬步紮穩,其實是很難調和的

說起中國的卡車炮,SH-1型155毫米外貿卡車炮早已經是大名鼎鼎而且有了出口成就了,但是自用型155毫米卡車炮不僅亮相晚了很多年,其實際的研製歷程也要坎坷得多。其實兩款卡車炮的立項研製時間都差不多,沒有明顯的先後之分。但自用型的“拖延”則是為了在重量限制前提下取得符合要求射擊精度的努力所付出的成本。得益于這種努力,自用型155毫米卡車炮的主要射擊性能都不輸給05式履帶式自行火炮,在可部署性上則由於其重量的優勢顯著勝出。

SH-1這幾年已經給大家看數量,但是自用型比他要求還要高一些

所以我軍龐大規模的牽引式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榴彈炮在服役幾十年後,其理想的換代產品已經出現了。至於射程近、射速低、精度也相對不怎麼樣的輕型155毫米牽引炮,能否從解放軍手裡獲得訂單,就要看我軍陸航突擊部隊的需求和發展速度了。

早年研製的155毫米卡車炮樣炮,和最後的產品也是差異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