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可攜帶36架殲15艦載機 國產航母戰力遠超遼寧艦

日前正在大連造船廠趕工的國產航母已刷上了一層海軍灰漆,另外艦體周圍的支架也被全部拆除,種種跡象顯示國產首艘航母下水指日可待,而外界也一直傳言國產航母將在4月23日當天下水,

以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68周年。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於2013年下半年開工建造,其在結構上與遼寧艦有很多相似之處,首艘國產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6.5萬噸,可攜帶36架殲-15艦載機,艦上也裝備了1130近防炮、紅旗-10和鐳射反導等不少國產武器,另外國產航母也更正了遼寧艦的很多設計缺陷,其中包括艦橋、雷達和航母結構等各方面。

經過優化和改進後的國產航母,

在綜合作戰能力上要比遼寧艦高出很多,而在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的同時,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已經進入了中期建造階段,若按照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速度來看,第二艘國產航母在2020年前實現下水基本上沒有任何壓力,另外首艘國產航母在下水之後,還要進行長達一年多的舾裝工作,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海試和交付,但在2020年前後首艘國產航母基本上可以形成戰鬥力,
而這也意味著在三年後中國海軍將迎來雙航母時代,甚至在五年之後中國海軍更有可能迎來三航母時代,據悉中國最終將擁有6艘航空母艦。

其實回顧中國航母發展歷史,對中國幫助最大的有三個國家,第一個國家便是烏克蘭,

1998年烏克蘭不顧美國的阻止,將瓦良格航母以200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中國,雖然烏克蘭拆除了航母上的一切設備,但空殼的瓦良格對中國仍具有很大意義,1999年瓦良格開始了歸國之路,而在美國的施壓下,土耳其曾阻撓瓦良格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後來在兩國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後,土耳其才放行了瓦良格,歸國之後的瓦良格於2005年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並在2012年9月25正式服役中國海軍,
這也標誌著中國成為了世界航母俱樂部的一員。

烏克蘭將瓦良格賣給中國之後,又將一架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出售給了中國,後來中國在蘇-33原型機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殲-15艦載機,可以說烏克蘭的慷慨援助幫了中國大忙。第二個幫助中國的是巴西,

在對瓦良格進行改造之後,中國距離擁有一艘航母也為時不遠,很顯然在航母下水之前,中國必須訓練出一支熟練操作航母的隊伍,但這個問題並沒有難住中國,2009年中國與巴西簽署了協議,由巴西海軍説明中國在其航母上培訓相關人員,一年後一支中國人員踏上了聖保羅號航母,開始了相關的培訓和實際上艦訓練,而這為中國實際操作航母積累了不少經驗。

第三個國家恐怕很少人能想到,1982年馬島戰爭證明了航母的脆弱性,因此,澳大利亞決定將問題頻頻的墨爾本航母退役,並將航母的不少設備都進行了拆除,1984年墨爾本號被當做廢鐵賣給了中國,1985年5月21日墨爾本號被拖回了中國,雖然該航母上的不少設備都被拆除,但其升降機、蒸汽彈射器和飛行甲板都得以保留,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接觸到西方航母。墨爾本號被拖回廣州之後,中國海軍對其進行了部分分解,並利用其甲板進行了一系列航空兵試驗,而也為中國艦載機起降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說在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的情況下,不應忘了那些曾幫助過中國的國家。

第三個國家恐怕很少人能想到,1982年馬島戰爭證明了航母的脆弱性,因此,澳大利亞決定將問題頻頻的墨爾本航母退役,並將航母的不少設備都進行了拆除,1984年墨爾本號被當做廢鐵賣給了中國,1985年5月21日墨爾本號被拖回了中國,雖然該航母上的不少設備都被拆除,但其升降機、蒸汽彈射器和飛行甲板都得以保留,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接觸到西方航母。墨爾本號被拖回廣州之後,中國海軍對其進行了部分分解,並利用其甲板進行了一系列航空兵試驗,而也為中國艦載機起降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說在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的情況下,不應忘了那些曾幫助過中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