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追逐“帶電”的時代 車展新能源車推薦

[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在汽車“四化”浪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品牌與汽車橫空出世。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新能源車所占參展車輛的比重明顯增加,各式各樣的新能源品牌讓人眼花繚亂。

面對即將到來的電動化時代,你是否該考慮換掉手中老舊的燃油車了呢?面對這麼多新能源車,大家是不是又犯了選擇困難症呢?

本文向大家推薦7款車展上亮相的新能源汽車,它們都在車展上上市或即將上市,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都具備哪些特點,

找出符合您需求的車型吧。

聆風是世界上累計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本屆車展上,新一代聆風亮相,它的外形變得更加流暢動感,車身尺寸略有增加。家族特徵明顯的外觀設計,讓它的外形變得不那麼另類了。

聆風的內飾設計相對傳統,

不過明顯的功能分區和按鍵設置倒也易於上手。實拍車型為海外的右舵版本。

三輻式方向盤採用平底式設計,造型看起來頗具動感,其中右側的藍色PILOT按鍵可以啟動ProPILOT駕駛輔助系統,它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單車道行駛時實現加速、刹車和轉向等操作。

聆風的空間表現達到了主流家轎的水準,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一拳零四指的距離,頭部空間尤為突出。

體驗者坐進後排後,頭部空間三指,腿部空間一拳兩指。這樣的空間表現達到了同級主流車型的水準。

後排地台中央有一個較大的凸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第三排中央乘客的舒適性打了折扣。

聆風的行李廂內部受到電池組的影響,兩側具有明顯的凸起,不過它的內部還是很規整的,裝載空間也足夠家用,與燃油車相差不大。

新一代聆風的電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10kW(150Ps),最大扭矩320Nm,與老款車型相比有較大提升,同時這樣的動力參數也優於大部分同級別家轎。聆風所搭載的40kWh鋰離子電池組讓它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了378km。

聆風采用了一款電子擋杆,造型小巧精緻。它已被運用到日產諸多新能源車型上。

車型總結:聆風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款關注度非常高的車型,本次全面升級讓它在動力和續航里程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時它搭載的ProPILOT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實現在高速公路上的半自動駕駛,是其一大亮點。新車將於年內正式上市,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東風日產軒逸EV

軒逸EV在本屆車展上正式發佈,新車同樣將在年內上市。新車在燃油車的基礎上換裝了一套純電動動力系統,車頭logo處設有快充和慢充介面,車尾底部則配有擴散器,優化了空氣動力學效果。

軒逸EV的內飾方面延續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項目,中控屏取消了實體按鍵,科技感得到了提升,儀錶盤採用與聆風相同的液晶+機械組合,換擋機構也換成了新型的電子擋杆。

三輻式方向盤造型動感,並用藍色縫線點綴,彰顯出了新能源車的身份。同時,實拍車型還配備了低速蜂鳴、方向盤加熱等功能。

儀錶盤採用了與聆風相同的樣式,左側為液晶儀錶右側為機械時速表。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三指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擁有兩指空間剩餘,腿部空間為兩拳。可見軒逸EV的後排腿部空間還是非常出色的。

軒逸EV的後排地台擁有較大凸起,這是一個減分項。

軒逸EV的行李廂內部空間受到一定的侵佔,不過整體還算規整,裝載能力依舊可以滿足大部分家庭使用。

軒逸EV搭載一台最大功率為80kW(109Ps)的電動機,最大續航里程將達到300km以上。

精緻的藍色電子擋杆也被運用到了軒逸EV上。

車型小結:汽車電動化在國內已然發展成為一股浪潮,許多廠商也都在原有燃油車的基礎上開發了其純電動版,不過目前國內在售的純電動緊湊型合資車數量較少,消費者在選擇上也受到了局限。軒逸EV比燃油版車型更加年輕時尚,在配置上也有所提升,它上市後將使消費者在此領域多了一個選擇。軒逸EV能否像它的燃油版那樣火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北汽新能源EU5

EU5是北汽新能源在本屆車展上帶來的重磅車型,官方定位是人工智慧轎車新典範,在人車智慧交互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現。巨大的C形日行燈是它前臉的點睛之筆,五輻輪圈造型複雜,細節上的考究也使它非常精緻。

EU5的內飾設計傳承了家族基因,與此前在售車型相比,它的內飾質感和用料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更加精緻的細節刻畫讓它的座艙氛圍更具品質。

方向盤採用了全新的樣式,下半部分頗具飛機推杆的既視感,造型不拘一格。皮質材質在三、九點位置採用大面積打孔處理,手感更佳。

體驗者身高175cm,由於展車未通電,所以不能調節座椅高度,圖示僅供參考。頭部空間剩餘三指。

體驗者坐進後排,腿部空間兩圈有餘,頭部空間依舊為三指。可見EU5的後排腿部空間還是非常寬敞的。

EU5的行李廂內部較為規整,在純電動車中,它的裝載表現較為優秀。此外,座艙內的儲物空間非常豐富,並在前排和後排多處配有USB介面,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EU5配備了一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60kW(218Ps),最大扭矩300Nm,並有兩種不同的電池容量。最大續航里程為450km,普通充滿電時間為10h。

換擋機構採用旋鈕式,無論在造型還是質感上,都優於北汽新能源目前在售的純電動車換擋旋鈕。

車型小結:EU5的出世,無疑給北汽新能源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前,北汽新能源EX系列純電SUV銷量火爆,而純電轎車各方面的表現則以實用為主。EU5則帶來了與此前產品完全不一樣的感官效果,不但設計新潮精緻,而且內飾做工和用料也都有了質的提升。它上市之後,讓喜歡轎車的消費者又多了一個選擇。

北汽新能源EX5

EX5前臉處的鍍鉻條造型剛勁有力,十分精緻。車頭兩側蜂窩狀的造型設計凸顯了北汽新能源全新的家族設計項目。總體上講,EX5的外形與此前北汽新能源的SUV相比更加精緻前衛,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

EX5的內飾採用了家族式設計,雙色搭配典雅端莊。淺色內飾材質凸顯了家用屬性,十分溫馨。鋼琴烤漆面板與琴鍵式的按鍵無論在視覺上還是使用上都非常凸顯質感。

方向盤採用三輻式設計,下方並做鏤空處理,造型年輕動感。兩側的皮質都做了打孔處理,手感不錯。多功能按鍵不同的操作方式讓駕駛員可以輕鬆實現盲操作。

由於展車不能通電,所以儀錶盤樣式不能得見。不過這也說明了EX5採用了一款全液晶儀錶盤。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四指的空間剩餘。

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四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後排空間腿部表現非常突出。

EX5的後排地台具有一定的隆起,不過高度並不高,對後排中部乘客的舒適度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此外,車內的USB介面眾多,儲物空間也非常豐富。

新車搭載一台代號為TZ220XS560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60kW(218Ps),最大續航里程為400km左右。

換擋機構採用傳統的擋杆式,在擋杆左上方還配有一個調節動能回收力度的按鍵。

車型小結:北汽新能源本次車展上亮相的EU5和EX5無疑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和產品總體品質。純電動車不再是粗糙簡單的代步工具了,它像燃油車一樣擁有前衛的設計,精緻的細節處理以及突出的質感。相信這兩款車上市後,能滿足對新能源車擁有更高要求的消費群體。

長城新能源歐拉IQ

本屆車展上,長城汽車全新新能源品牌歐拉首次亮相,其發佈了兩款R系列概念車以及一款iQ量產車,歐拉iQ定位跨界SUV,採用溜背式設計,預計將在今年7月底上市,售價在10萬元左右。

歐拉iQ的內飾採用極簡設計風格,米色與褐色配色簡約清新。貫穿式空調出風口富有個性,位於副駕前方的兩條灰色條紋調和了中控台的配色,更為其增添了一絲雅趣。織物座椅柔軟舒適,並且不失支撐性。

擋杆被放置在相對獨立中控區域上,簡潔的物理按鍵保證了使用的快捷與便利。而懸浮式中控台也為前排節省了許多空間,無論是儲物空間還是乘坐空間都得到了巧妙地釋放。

三輻式方向盤精緻耐看,兩側打孔的處理使使用手感更佳,多功能放方向盤集合了大部分控制按鍵,方便實用。

歐拉iQ配備了造型新穎的儀錶盤,藍色彰顯了新能源車的身份,兩側的銀色包邊不僅標注了刻度,還提升了儀錶盤整體的顏值。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歐拉iQ的前排並將座椅調至最低,頭部還有一拳的空間。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三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歐拉iQ的後排乘坐空間表現是其一大亮點。

後排地台略微隆起,高度不高,可以接受。

歐拉iQ的行李廂門採用掀背式設計,開口巨大,並且內部非常平整,將蓋板揭開後,下方還有一個隱藏式儲物空間。裝載空間巨大且實用。

新車搭載來自柏格華納的電動機,最大功率120kW(163Ps),最大扭矩28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8s。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為350km。

新車採用電子擋杆作為換擋機構,在擋杆的下方還配有駕駛模式的選擇按鍵。

車型小結:長城汽車在本屆車展上發佈了其新能源品牌——歐拉,這也意味著長城汽車已經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歐拉iQ前衛的外形設計,和跨界SUV的身份相信會贏得不少年輕人的喜愛。而根據我在現場得知的10萬元左右的售價,相信它上市之後,將會對競品造成不小的衝擊。

比亞迪元EV360

元EV360採用了由比亞迪新任設計總監沃爾夫岡·約瑟夫·艾格親自操刀設計的Dragon Face家族式前臉,大嘴式進氣格柵與雙腰線設計,給予了它精壯大氣的感覺。

元EV360的內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多處藍色描邊點綴其中,調和了整體的配色。新車配有智慧網聯系統,同時,配合智慧語音交互系統,使用者可通過語音實現查詢資訊,控制車輛等功能,非常便利。

新車搭載三輻式平底方向盤,上面集合了包括多媒體、車輛資訊以及定速巡航等控制按鍵,而且車內所有物理按鍵上均採用中文標注。

炮筒式機械儀錶+液晶屏的設計比較傳統,對於一輛純電動車來講這樣的設計不免有些落伍了。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一拳的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剩餘三指,腿部空間剩餘一拳零三指。由此可見元EV360擁有較為寬敞的頭部空間,後排腿部空間達到了主流水準。

讓人驚喜的是,元EV360的後排地台為純平設計,這在很大程度上釋放了後排的乘坐空間,提升了舒適度。

元EV360的行李廂門為側向開啟,輕輕按壓行李廂門把手上的按鍵行李廂門便會自動彈開,開門按鍵很有質感。行李廂內部較為規整,可放倒的後排座椅可以進一步擴展其並不寬裕的空間。

新車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為70kW(95Ps)的電動機,最高續航里程為360km。

換擋機構採用電子擋杆,與目前市面上純電動車小巧精緻的換擋機構相比,它倒顯得有些笨拙了。

車型小結:比亞迪全新的家族式外觀設計,讓元EV360的顏值得到了實質性提升,這也有助於提升比亞迪未來的產品整體形象。此外,掌握了電動車核心技術的比亞迪,在電動機、電池以及配套技術上的提升,必讓其產品能夠擁有長足的競爭力。

謳歌CDX混動

CDX混動與燃油版車型在外觀上的差別不大,秉承了“AcuraPrecision Concept”設計理念,經典的五邊形家族式臉譜端莊犀利,獠牙式的大燈輪廓為其前臉注入了不可擋駕的氣勢。

CDX混動的內飾採用紅黑配色,簡潔的對稱式設計讓它免去了大量繁瑣的物理按鍵,同時又頗為和諧。座艙內大面積採用皮質包裹,伸手所能觸及的地方多為軟性材質,豪華感不言而喻。

三輻式方向盤同樣和諧美觀,向下延伸的銀色飾條前衛時尚,細膩的皮質包裹給人一種厚重的手感,凸顯了豪華氛圍。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四指的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仍為四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

CDX混動的後排中央地台幾乎沒有任何凸起,這對後排乘客來說可以極大地提高舒適性。

CDX混動的行李廂內部非常規整,較大的開口方便取拿物品。可放倒的後排座椅可以進一步擴展儲物空間。

CDX混動採用2.0L汽油發動機+電動機的動力組合,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07kW(145Ps)/6200rpm,最大扭矩175Nm/4000rpm,電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Ps),最大扭矩315Nm。

傳動系統匹配的是E-CVT電子無級變速箱,換擋機構為其家族標誌性的按鍵式換擋。

車型小結:混合動力系統對CDX的加持,毫無疑問地對其NVH表現的提升,以及車輛行駛品質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新車在安全與舒適配置、NVH方面的升級讓其在豪華感與整車品質上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編輯總結:從本屆車展上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大勢,各大廠商都在使盡渾身解數開發新能源產品,相信不久的未來,中國的大街小巷將會滿是新能源汽車。本文推薦的7款車型均是本屆車展上市或是年內上市的新車,趕快挑選一款,追逐這個“帶電”的時代吧。

後排地台中央有一個較大的凸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第三排中央乘客的舒適性打了折扣。

聆風的行李廂內部受到電池組的影響,兩側具有明顯的凸起,不過它的內部還是很規整的,裝載空間也足夠家用,與燃油車相差不大。

新一代聆風的電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10kW(150Ps),最大扭矩320Nm,與老款車型相比有較大提升,同時這樣的動力參數也優於大部分同級別家轎。聆風所搭載的40kWh鋰離子電池組讓它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了378km。

聆風采用了一款電子擋杆,造型小巧精緻。它已被運用到日產諸多新能源車型上。

車型總結:聆風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款關注度非常高的車型,本次全面升級讓它在動力和續航里程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時它搭載的ProPILOT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實現在高速公路上的半自動駕駛,是其一大亮點。新車將於年內正式上市,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東風日產軒逸EV

軒逸EV在本屆車展上正式發佈,新車同樣將在年內上市。新車在燃油車的基礎上換裝了一套純電動動力系統,車頭logo處設有快充和慢充介面,車尾底部則配有擴散器,優化了空氣動力學效果。

軒逸EV的內飾方面延續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項目,中控屏取消了實體按鍵,科技感得到了提升,儀錶盤採用與聆風相同的液晶+機械組合,換擋機構也換成了新型的電子擋杆。

三輻式方向盤造型動感,並用藍色縫線點綴,彰顯出了新能源車的身份。同時,實拍車型還配備了低速蜂鳴、方向盤加熱等功能。

儀錶盤採用了與聆風相同的樣式,左側為液晶儀錶右側為機械時速表。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三指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擁有兩指空間剩餘,腿部空間為兩拳。可見軒逸EV的後排腿部空間還是非常出色的。

軒逸EV的後排地台擁有較大凸起,這是一個減分項。

軒逸EV的行李廂內部空間受到一定的侵佔,不過整體還算規整,裝載能力依舊可以滿足大部分家庭使用。

軒逸EV搭載一台最大功率為80kW(109Ps)的電動機,最大續航里程將達到300km以上。

精緻的藍色電子擋杆也被運用到了軒逸EV上。

車型小結:汽車電動化在國內已然發展成為一股浪潮,許多廠商也都在原有燃油車的基礎上開發了其純電動版,不過目前國內在售的純電動緊湊型合資車數量較少,消費者在選擇上也受到了局限。軒逸EV比燃油版車型更加年輕時尚,在配置上也有所提升,它上市後將使消費者在此領域多了一個選擇。軒逸EV能否像它的燃油版那樣火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北汽新能源EU5

EU5是北汽新能源在本屆車展上帶來的重磅車型,官方定位是人工智慧轎車新典範,在人車智慧交互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現。巨大的C形日行燈是它前臉的點睛之筆,五輻輪圈造型複雜,細節上的考究也使它非常精緻。

EU5的內飾設計傳承了家族基因,與此前在售車型相比,它的內飾質感和用料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更加精緻的細節刻畫讓它的座艙氛圍更具品質。

方向盤採用了全新的樣式,下半部分頗具飛機推杆的既視感,造型不拘一格。皮質材質在三、九點位置採用大面積打孔處理,手感更佳。

體驗者身高175cm,由於展車未通電,所以不能調節座椅高度,圖示僅供參考。頭部空間剩餘三指。

體驗者坐進後排,腿部空間兩圈有餘,頭部空間依舊為三指。可見EU5的後排腿部空間還是非常寬敞的。

EU5的行李廂內部較為規整,在純電動車中,它的裝載表現較為優秀。此外,座艙內的儲物空間非常豐富,並在前排和後排多處配有USB介面,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EU5配備了一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60kW(218Ps),最大扭矩300Nm,並有兩種不同的電池容量。最大續航里程為450km,普通充滿電時間為10h。

換擋機構採用旋鈕式,無論在造型還是質感上,都優於北汽新能源目前在售的純電動車換擋旋鈕。

車型小結:EU5的出世,無疑給北汽新能源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前,北汽新能源EX系列純電SUV銷量火爆,而純電轎車各方面的表現則以實用為主。EU5則帶來了與此前產品完全不一樣的感官效果,不但設計新潮精緻,而且內飾做工和用料也都有了質的提升。它上市之後,讓喜歡轎車的消費者又多了一個選擇。

北汽新能源EX5

EX5前臉處的鍍鉻條造型剛勁有力,十分精緻。車頭兩側蜂窩狀的造型設計凸顯了北汽新能源全新的家族設計項目。總體上講,EX5的外形與此前北汽新能源的SUV相比更加精緻前衛,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

EX5的內飾採用了家族式設計,雙色搭配典雅端莊。淺色內飾材質凸顯了家用屬性,十分溫馨。鋼琴烤漆面板與琴鍵式的按鍵無論在視覺上還是使用上都非常凸顯質感。

方向盤採用三輻式設計,下方並做鏤空處理,造型年輕動感。兩側的皮質都做了打孔處理,手感不錯。多功能按鍵不同的操作方式讓駕駛員可以輕鬆實現盲操作。

由於展車不能通電,所以儀錶盤樣式不能得見。不過這也說明了EX5採用了一款全液晶儀錶盤。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四指的空間剩餘。

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四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後排空間腿部表現非常突出。

EX5的後排地台具有一定的隆起,不過高度並不高,對後排中部乘客的舒適度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此外,車內的USB介面眾多,儲物空間也非常豐富。

新車搭載一台代號為TZ220XS560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60kW(218Ps),最大續航里程為400km左右。

換擋機構採用傳統的擋杆式,在擋杆左上方還配有一個調節動能回收力度的按鍵。

車型小結:北汽新能源本次車展上亮相的EU5和EX5無疑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和產品總體品質。純電動車不再是粗糙簡單的代步工具了,它像燃油車一樣擁有前衛的設計,精緻的細節處理以及突出的質感。相信這兩款車上市後,能滿足對新能源車擁有更高要求的消費群體。

長城新能源歐拉IQ

本屆車展上,長城汽車全新新能源品牌歐拉首次亮相,其發佈了兩款R系列概念車以及一款iQ量產車,歐拉iQ定位跨界SUV,採用溜背式設計,預計將在今年7月底上市,售價在10萬元左右。

歐拉iQ的內飾採用極簡設計風格,米色與褐色配色簡約清新。貫穿式空調出風口富有個性,位於副駕前方的兩條灰色條紋調和了中控台的配色,更為其增添了一絲雅趣。織物座椅柔軟舒適,並且不失支撐性。

擋杆被放置在相對獨立中控區域上,簡潔的物理按鍵保證了使用的快捷與便利。而懸浮式中控台也為前排節省了許多空間,無論是儲物空間還是乘坐空間都得到了巧妙地釋放。

三輻式方向盤精緻耐看,兩側打孔的處理使使用手感更佳,多功能放方向盤集合了大部分控制按鍵,方便實用。

歐拉iQ配備了造型新穎的儀錶盤,藍色彰顯了新能源車的身份,兩側的銀色包邊不僅標注了刻度,還提升了儀錶盤整體的顏值。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歐拉iQ的前排並將座椅調至最低,頭部還有一拳的空間。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三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歐拉iQ的後排乘坐空間表現是其一大亮點。

後排地台略微隆起,高度不高,可以接受。

歐拉iQ的行李廂門採用掀背式設計,開口巨大,並且內部非常平整,將蓋板揭開後,下方還有一個隱藏式儲物空間。裝載空間巨大且實用。

新車搭載來自柏格華納的電動機,最大功率120kW(163Ps),最大扭矩28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8s。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為350km。

新車採用電子擋杆作為換擋機構,在擋杆的下方還配有駕駛模式的選擇按鍵。

車型小結:長城汽車在本屆車展上發佈了其新能源品牌——歐拉,這也意味著長城汽車已經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歐拉iQ前衛的外形設計,和跨界SUV的身份相信會贏得不少年輕人的喜愛。而根據我在現場得知的10萬元左右的售價,相信它上市之後,將會對競品造成不小的衝擊。

比亞迪元EV360

元EV360採用了由比亞迪新任設計總監沃爾夫岡·約瑟夫·艾格親自操刀設計的Dragon Face家族式前臉,大嘴式進氣格柵與雙腰線設計,給予了它精壯大氣的感覺。

元EV360的內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多處藍色描邊點綴其中,調和了整體的配色。新車配有智慧網聯系統,同時,配合智慧語音交互系統,使用者可通過語音實現查詢資訊,控制車輛等功能,非常便利。

新車搭載三輻式平底方向盤,上面集合了包括多媒體、車輛資訊以及定速巡航等控制按鍵,而且車內所有物理按鍵上均採用中文標注。

炮筒式機械儀錶+液晶屏的設計比較傳統,對於一輛純電動車來講這樣的設計不免有些落伍了。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一拳的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剩餘三指,腿部空間剩餘一拳零三指。由此可見元EV360擁有較為寬敞的頭部空間,後排腿部空間達到了主流水準。

讓人驚喜的是,元EV360的後排地台為純平設計,這在很大程度上釋放了後排的乘坐空間,提升了舒適度。

元EV360的行李廂門為側向開啟,輕輕按壓行李廂門把手上的按鍵行李廂門便會自動彈開,開門按鍵很有質感。行李廂內部較為規整,可放倒的後排座椅可以進一步擴展其並不寬裕的空間。

新車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為70kW(95Ps)的電動機,最高續航里程為360km。

換擋機構採用電子擋杆,與目前市面上純電動車小巧精緻的換擋機構相比,它倒顯得有些笨拙了。

車型小結:比亞迪全新的家族式外觀設計,讓元EV360的顏值得到了實質性提升,這也有助於提升比亞迪未來的產品整體形象。此外,掌握了電動車核心技術的比亞迪,在電動機、電池以及配套技術上的提升,必讓其產品能夠擁有長足的競爭力。

謳歌CDX混動

CDX混動與燃油版車型在外觀上的差別不大,秉承了“AcuraPrecision Concept”設計理念,經典的五邊形家族式臉譜端莊犀利,獠牙式的大燈輪廓為其前臉注入了不可擋駕的氣勢。

CDX混動的內飾採用紅黑配色,簡潔的對稱式設計讓它免去了大量繁瑣的物理按鍵,同時又頗為和諧。座艙內大面積採用皮質包裹,伸手所能觸及的地方多為軟性材質,豪華感不言而喻。

三輻式方向盤同樣和諧美觀,向下延伸的銀色飾條前衛時尚,細膩的皮質包裹給人一種厚重的手感,凸顯了豪華氛圍。

體驗者身高175cm,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四指的空間剩餘。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坐進後排,頭部空間仍為四指,腿部空間兩拳有餘。

CDX混動的後排中央地台幾乎沒有任何凸起,這對後排乘客來說可以極大地提高舒適性。

CDX混動的行李廂內部非常規整,較大的開口方便取拿物品。可放倒的後排座椅可以進一步擴展儲物空間。

CDX混動採用2.0L汽油發動機+電動機的動力組合,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07kW(145Ps)/6200rpm,最大扭矩175Nm/4000rpm,電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Ps),最大扭矩315Nm。

傳動系統匹配的是E-CVT電子無級變速箱,換擋機構為其家族標誌性的按鍵式換擋。

車型小結:混合動力系統對CDX的加持,毫無疑問地對其NVH表現的提升,以及車輛行駛品質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新車在安全與舒適配置、NVH方面的升級讓其在豪華感與整車品質上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編輯總結:從本屆車展上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大勢,各大廠商都在使盡渾身解數開發新能源產品,相信不久的未來,中國的大街小巷將會滿是新能源汽車。本文推薦的7款車型均是本屆車展上市或是年內上市的新車,趕快挑選一款,追逐這個“帶電”的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