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的關鍵是穩中求進

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

在2018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

日產汽車攜首款專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電動車型軒逸·純電亮相,未來五年還將在中國市場投放20款電動化車型,並希望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的電動車領導品牌。對於未來發展和規劃,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就東風日產來講,2018年的關鍵是穩中求進,在保持銷售節奏、銷售團隊和銷售數量“穩”的前提下,提升新四化產品的占比,
考慮新能源車型比重,提高電動化車型、網聯化車型銷量。

部分大區試點職能下沉

南方日報:2018年,東風日產如何保持經銷商團隊活力和盈利能力?

陳昊:對於東風日產來講,2018年的關鍵是穩中求進,“穩”是為了更好的進,就是銷售節奏、銷售團隊、銷售的數量要穩。“進”講的是經營的品質要進,特別是現在新四化的情況下,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即使同樣銷量的情況下,

提升新四化產品的占比,這也是一種進。我們更要考慮的是新能源車型的比重,提高電動化車型、網聯化車型銷量。具體到行銷上,東風日產2017年銷量112萬輛,今年目標是117萬輛,我們對於完成任務是非常有信心的。

今年,我們的工作會更加精細,包括大區職能下沉等,多關注一些有潛力的區域、車型、專營店和銷售終端。當然,首要是要穩,關鍵是要確保這麼大的體量能夠穩健往前走。

在確保穩健的前提下,找一兩個區域做行銷責權利的下沉。

堅持領先半步策略

南方日報:軒逸·純電上市,對於東風日產意味著什麼?軒逸·純電的上市,東風日產在品牌產品提升上面,將來還要做哪些事情?

陳昊:軒逸·純電上市,意味著東風日產正式進入電動車時代。東風日產是國內合資主流汽車企業裡面,率先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可以說是先行者。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們堅持“領先半步”的策略,推出新能源車。品牌方面,我們積極導入日產智行科技,由年青向智慧進化。

南方日報:能不能講一講東風日產在新四化領域跟其他企業比優勢在哪裡?

陳昊:電動化方面,今天展臺上全部是新能源車,相當於我們的新能源戰略正式發佈。我認為,東風日產在主流合資企業裡面,電動車量產方面我們是一個先行者。軒逸·純電今年5月份開始預售,

消費者很快在專營店就能買到。

智慧網聯,我們也有別人不可比擬的優勢,我們有很多社會資源,在硬體技術上不存在問題。我們和東風啟辰的協同合作很順暢,將來會把一些東風啟辰成功的經驗應用于東風日產品牌上。我們正在探討共用化,主要是想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判斷主機廠如何做共用化,這是未來需要探討的話題。

從關注車到關注人

南方日報:您好像說過一句話,在轉型的時刻,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指南針比地圖有用,在轉型的這個變革的時代,在東風日產通往下一個15年的時間,你覺得怎麼尋找指南針?

陳昊:指南針是指未來的方向,地圖是指過去已經形成在這個地圖上尋找自己的位置。大家需要思考得超前一點,想想這個行業,或者說這個公司五年、十年以後是什麼樣,產品是什麼樣,我們消費者對我們產品期待是什麼樣,我們以什麼方式,把消費者所期待的產品給到他,這是我今天一直思考的問題。

東風日產本質上不是一個制造型的企業,應該是一個服務型的企業,我們生產的車的目的是賣車,我們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怎麼讓全價值鏈都為消費者服務,讓東風日產真正變成一個從關注車到關注人,更好為人提供服務的企業。

南方日報記者 邵玉梅 朱欽

實習生 羅俊琳

在轉型的時刻,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指南針比地圖有用,在轉型的這個變革的時代,在東風日產通往下一個15年的時間,你覺得怎麼尋找指南針?

陳昊:指南針是指未來的方向,地圖是指過去已經形成在這個地圖上尋找自己的位置。大家需要思考得超前一點,想想這個行業,或者說這個公司五年、十年以後是什麼樣,產品是什麼樣,我們消費者對我們產品期待是什麼樣,我們以什麼方式,把消費者所期待的產品給到他,這是我今天一直思考的問題。

東風日產本質上不是一個制造型的企業,應該是一個服務型的企業,我們生產的車的目的是賣車,我們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怎麼讓全價值鏈都為消費者服務,讓東風日產真正變成一個從關注車到關注人,更好為人提供服務的企業。

南方日報記者 邵玉梅 朱欽

實習生 羅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