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創造出“可程式設計”水滴 並移動和合併它們

螢幕在傳遞資訊方面非常有用。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員Udayan Umapathi開始在一個平靜的介面上工作,這個介面與我們周圍的物理元素有更密切的聯繫 - 使用水滴。Umapathi與他的同事們(包括工程師和交互設計師)一起,

為他的畢業論文作品創作了一個稱為Programmable Droplets(可程式設計水滴)的項目。

這個想法是精確控制水滴,沿著軌道移動它們,併合並它們或使它們變形。

這可以通過一種稱為電潤濕(electrowetting)的技術來實現,該技術允許使用電場來操縱電介質材料。

Umapathi解釋稱,當他帶領Neil Gernshenfeld教授參加 “ 資訊技術物理學 ”課程時,他首先研究了用於程式設計砂粒 的物理學,並且他們的討論導致了這種推論可能也適用于水的想法。

Umapathi自稱是一名實驗物理學家,他會如何使用這些可程式設計水滴呢?他解釋說,充分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的創造性藝術裝置有很大的空間:

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使用我們的系統創建動力學裝置的目標,

在這裡我們可以編排數百個甚至數千個水滴的運動。想像一下,數千個水滴在一起跳舞,難道不會讓人著迷嗎?

我有計劃與藝術家和魔術師合作創作裝置。通過這些裝置,我們不僅要傳達隱喻意義,還要引發觀眾的美感共鳴和驚歎。

水滴可以攜帶生物和化學物質。因此,如果您可以通過程式控制它們,您可以通過一段代碼執行化學和生物學實驗,而無需碰觸任何手動工具。

我們的工作在生命科學中找到了許多應用,特別是在生物技術領域。

Umapathi也熱衷於為人們創造交互模式:

如果你看過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最近的奇幻劇情電影《水形物語》(《 The Shape of Water》,你會記得有一個美麗的場景,艾麗莎用她的手指在玻璃上控制水滴。我們希望將技術發展到一定水準,以便這能夠成為現實,創造出這種奇幻場景。

除此之外,他解釋說,該小組還正在開發“生物學中的各種應用,以實現在合成生物學和藥物發現領域無法實現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