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奶昔”對抗印度營養不良問題

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兒童骨骼生長減慢,身高低於正常;嚴重時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受損,易患各種感染,

甚至會影響神經系統。營養不良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治癒發展中國家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至少100餐即食治療食物(RUTF)。這種食物由一家法國公司開發,是一種主要由奶粉、花生醬、油和糖等製成的糊狀物。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食物雖然有效,但存在幾個缺點。一方面,在印度,大多數貧困家庭無法負擔起每餐30盧比($0.47美元)的費用。

另外,在沒有清潔水源的情況下,很難咽下這種食物。 但主要的困難在於,這種專為為非洲兒童研發的食物對印度兒童而言是非常難吃的,印度兒童不願意吃下這種食物,而且只能完成所需部分的三分之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IT化學工程師Tonghan Gualong、 T Alan Hatton和化學工程系Ralph Landau教授正在開發一種更可口、更便宜和更少依賴水的替代品。他們表示,

納米級穩定乳狀液的進展使得可以生產出一種低粘度的食物,其可以被噴霧乾燥而形成粉末以用於儲存和運輸。它與本地食材和香料的組合也更加美味。

Gualong表示:“我們嘗試做出一種更像奶昔的食物。這是一種高能量組合,並使用鷹嘴豆等當地食品,甚至可以添加香料來製作不同的口味,我們發現孩子們真的喜歡可飲用的版本。”

目前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已經在孟買進行了一次試點示範,

其中使用噴霧乾燥和膠體磨機使得它們能夠穩定產品中乳狀液中的油滴,因此具有良好的保質期,同時將油和營養物質包封在固體內以產生乾粉。加入乾淨的水或牛奶即可沖泡食物,只需30秒的手動攪拌即可。牛奶是首選,因為牛作為一種有生命的篩檢程式,避免了危險或水污染。

麻省理工學院與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希望在進入大規模生產和行銷的最後階段之前解決最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