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GMIC2018:現在要將AI玩起來才能迎來發展

4月27日消息,GMIC2018大會進入第二天的日程,上午的“AI的晶片與演算法”圓桌對話上,高通公司全球技術副總裁李維興、GTI首席科學家楊林做了精彩分享。楊林表示,現在要將AI“玩”起來,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AI的晶片與演算法”圓桌對話,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學院機器學習系主任TomMitchell主持,對於“AI晶片的發展的現狀”的提問,GTOI首席科學家楊林表示,他們開發了一款可以通過USB連接的硬體,可以用於AI計算。他認為,我們現在需要將AI“玩”起來,這樣才能迎來發展。

“人工智慧現在已經進入到產業化階段。從研發到產業化階段是需要幾個新的平臺,也需要一個新的做法”,楊林說。

高通李維興則認為手機等移動平臺在發展AI技術上有著很大的機會,手機晶片產量更大、成本更低、集成程度也更高。

“AI從語音,到無線互聯網,到現在大家APP的使用方式的影響,改變了大家的上網習慣,改變了大家消費的習慣。同時AI又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種使用方式,

它將整個CPU、GPU、DIC,或者特殊為了AI設計的硬體的需求激發起來。透過一個高度集成,快速反覆運算的規模經濟將這個東西帶起來“,李維興表示。

對於將來AI應用前景的問題,GTOI首席科學家楊林重申了自己“把AI玩起來”的主張,他認為通過AI硬體,我們可以開發出各種有用的產品,從學生到退休人員,都可以參與到AI的開發中來。

“今年的主流移動平臺可以提供0.1T的通用算力,

這是不夠用於大規模AI計算的,所以要在雲端算,手機上應用。但是,中國手機總體閒置算力是非常龐大的,約合800台神威·太湖之光的算力。我們未來可以通過網路,將這些算力利用起來“,楊林表示。

高通李維興則表示,AI的使用場景是非常豐富的,隨著移動平臺的發展,手機與汽車都將成為AI的一個終端。場景上也會是雲上計算和硬體終端來應用。

李維興指出,“高通認為在終端側也有做訓練和推理的需要。

因為有非常多的個人資料,這時候在手機側,透過使用者資料去做訓練,才能夠好好的把它用起來。當然,這個還有所謂低時延的需求。實際上大家都在往5G方向走,他可實現高速互聯,延遲也可以被忽略掉。另一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可靠性。萬一停電了,我講的不是手機停電,而是網路上停電,或者其他理由造成的,這個時候在本地端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

至於AI技術的不確定性問題。楊林指出,“我這個人是比較樂觀的,所以我認為可能會比大家現在想像的AI的普及會更快,而且最後的結果會更好這個工作誰來做,就是全民做,不是某一個大公司”。

李維興則表示,“我覺得這裡其實有些東西是確定的,包括通信網路往前反覆運算,然後計算能力基本上就是Moslow越來越小,代表計算能力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