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的這種行為,是破壞還是創作,只在一念之間

嘉嘉又開始進行他的“創作”了。不過他進行“創作”的地方通常不會在爸爸為他準備的畫紙上,他喜歡拿著小刀在任何一個可以留下痕跡的地方搞“創作”。家裡的寫字臺、椅子、地板,

甚至牆壁上,到處都是他的“作品”。

網路配圖

爸爸很生氣,甚至有一種奪下孩子手裡的小刀重重扔在地上的衝動,但是看得出來,他正在努力壓制自己的怒氣。他走過去,看著趴在地板上正用心“創作”的兒子刀下的一幅“藍天白雲”,驚奇地發現事實上如果不是刻在了不恰當的地方,

兒子的作品其實還是有幾分觀賞性的。爸爸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兒子,我想帶你去一個地方。”

網路配圖

當嘉嘉出現在少年宮版畫教室門口的時候,他鬆開了一直牽著爸爸的手。看到教室裡的孩子們手拿刻刀專心創作的樣子,

任嘉的眼睛裡綻放出新奇與渴望的光芒。

一切都被爸爸看在眼裡,他對兒子說:“想加入他們嗎?”

“嗯!”嘉嘉用力點頭。

爸爸笑了,因為他知道,最重要的,並不是兒子以後都不會在家裡“搞破壞”,而是真正地開始創作了。

網路配圖

這是一個聰明的父親。

在關鍵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如果爸爸真的採用了“奪下刀重重扔在地上”的教導方式,只不過能抑制孩子一時的不當行為,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爸爸沒有發怒,而是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孩子的問題。他沒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而是試著從孩子的不當行為中尋找值得欣賞的地方,這是問題的突破口所在。

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識別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但爸爸的這種處理方式就很好地遵循了塑造孩子良好個性的一條重要的準則,就是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促進孩子潛能的發揮。

最後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交流育兒心得,文中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