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宮的文物是怎樣修復的?6月9日有望一睹為快!

2018年4月27日訊,上週末,故宮對文物醫院志願者進行了第二輪面試。目前,通過遴選的25位志願者“候選人”已進入崗前培訓。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親自為這些未來的志願者培訓授課。

單霽翔介紹,故宮文物醫院將採取預約參觀的形式,而第一個“開放日”預計定在今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

工作人員在故宮文物醫院內修復字畫。 新華社資料圖

單霽翔介紹,過去的故宮志願者多在單一展廳進行服務,除固定展覽外,

有些也涉及一些臨時展覽,“與常設展覽相比,臨時展覽的服務需要不斷深化講解詞,持續學習備課。”而文物醫院的志願服務較之更甚。“因為文物修復工作是一個日常性的工作,志願講解面對的是文物醫院中23個科研實驗室中修復的230類文物,這就比在一個展廳內介紹單一種類文物的內涵要擴大了許多。而新設備不斷購置則涉及科學技術的許多領域。要瞭解新技術對於文物修復的作用,
就涉及到了自然科學的領域。”單霽翔表示,對文物醫院志願者的培訓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是讓觀眾瞭解文物修復過程的科學性,讓人們看到文物是怎樣從‘蓬頭垢面’、需要保養,恢復到健康狀態的過程。”

故宮文物醫院成立於2016年12月29日,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修復保護機構。如今,23個科研實驗室、十餘個科技修復平臺已經正式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