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亞迪業績黃了!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就不能盈利嗎?

對二季度業績展望時,比亞迪預計今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區間為3-5億元,

對應的變動幅度為-82.59%至-70.98%。

比亞迪公司預計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延續一季度強勁的發展勢頭,銷量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受補貼退坡影響,包括電動大巴和新能源乘用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整體盈利較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自從09年以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大幅度的、長時間的補貼。由於補貼力度大,免搖號等便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開始不斷增長。

但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除去補貼,並沒有賺錢。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並沒有下降,並且始終沒有跟上傳統汽車的配套設施。一個充電樁的安裝費用,可以買一輛捷達。

即使這樣,新能源汽車還是沒有發展起來。除了北上廣深的電動車有一定數量。其他城市絲毫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花了這麼多錢,這麼長的時間,新能源汽車根本就沒有發展起來。

而且,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都存在騙補的現象,堅瑞沃能就因為沒有了補貼,業績立馬虧損30多億。珠海銀隆本身是做新能源客車,還曾獲得格力投資。

結果也是虧損十幾億,還有上百億資產面臨貶值。

因為這些新能源汽車,離開了補貼毫無競爭力。沒有了補貼,如果原價賣給客戶,根本沒人要。

比亞迪的業績暴降,也許是冰山一角,2018年,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可能會出現業績隱患,甚至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淘汰大量騙補企業。

新能源汽車的盈利這麼艱難,說明創新要接地氣,否則市場不會認可。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學習投資知識課,用經典的技巧,獲得穩定的盈利。